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它的分类是众多学者争议的焦点。取效行为作为言语行为分类的一种,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分类,就言语行为理论中取消行为的分类进行探讨,取效行为应该同时包括预期取效和实际取效。  相似文献   

2.
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合理界定和分类不仅可以解决其概念争议,还有利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鉴于此,在简要评述言后行为的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言后行为的分类必须以言后行为概念的合理界定为前提。接着在剖析"言语即行为"的观点内涵的基础上,将言后行为定义为说话人通过含有言外之意的言内行为对交际语境的影响和改变。最后在重新梳理言内行为三分法的基础上,把言后行为相应分类为发音言后行为、发语言后行为和发言言后行为,并进行必要的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汀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将日常行为学派的理论推向高峰,而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则进一步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他从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角度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为解释言外之意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认识方法.文章从言语行为的哲学渊源入手,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分类及其语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以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针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应重视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言语行为理论讨论的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的关系,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本文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Austin与Searle对言语行为的不同分类,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一些特殊的言语现象,并且从分析思维、个人主义、宗教信仰、风俗文化习惯这四个方面对言语行为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特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对语用行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以来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在人类认知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部分——语用行为——产生的哲学背景出发,通过对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语用行为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探讨,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研究语用行为的发展历程,指出对语用行为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所主张的意义的概念,推进了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并且对心智哲学、语用逻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分类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也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言语行为分类则是言语行为理论中最早为人们所关注和感兴趣的论题之一.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根据各自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言语行为作了种种分类尝试.这些尝试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言语行为本质属性的认识,为研究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及其习得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众多分类尝试中的几种主要分类理论的述评和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勾勒出言语行为分类理论研究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以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但又有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3个方面:哈贝马斯突破了奥斯汀与塞尔关于制度界限内的以言行事行为,提出了非制度界限内的言语行为,并研究了后者实现以言行事的效果必须要满足的语用前提;与奥斯汀和塞尔不同,哈贝马斯明确提出了3种不同的有效性要求;哈贝马斯在批判奥斯汀与塞尔对言语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本文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综述, 揭示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进而指出言语行为研究应转向言语事件研究,即以言语事件为单位,在言语事件中研究言语行为,并就如何在言语事件中研究言语行为,介绍了四种研究方法.这四种研究方法是社会语言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批评分析法及语用研究法.  相似文献   

10.
论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言语行为理论作了概述,介绍了A ustin及其学生Searle对言语的行为理论的贡献;并对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了在言语行为三大分类中“言内行为”中存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根源,最后指出了重视性别差异现象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礼貌言语行分为表面不礼貌言语行为、实质不礼貌言语行为、有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和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在此分类的基础上,运用索绪尔的"顺应理论"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和导致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认为,无论是哪一种不礼貌言语行为,都是说话人努力顺应交际需要的结果,不同在于有些不礼貌言语行为顺应了交际的需要,而有些不礼貌言语行为则没有真正做到顺应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帕瑟和桑伯格在脚本理论中首次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解释了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转喻思维机制。以话剧《雷雨》为例,通过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指令类言语行为中,交际者在现实生活中对转喻行为脚本的使用及转喻概念的行使并非一成不变,受到个人语用因素、认知因素、现时语境及指令类言语行为次分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作为交际单位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口语课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口语课会话环节中实施恰当的言语行为,能够提高留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了解这一理论的分类也有助于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口语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儿童言语行为体现了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一直被儿童心理学家和发展语用学家视为研究重点。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儿童的认知语用研究也日渐增多。根据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发展语用学的相关原理,对幼儿的请求言语行为作了分析,探讨了幼儿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模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请求言语行为的本质特征,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分类法,对直接请求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范畴化分析。研究发现从直接请求言语行为到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请求意图和原型等级逐渐降低,原型界限愈加模糊。有些请求言语行为需要通过复杂的推理才能把握其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提出了"言即行"的语言意义观。在此理论基础上,文章提出应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汉语自然真实会话为语料来源,对执行言语行为的语言及副语言手段、交际者识别言语行为的途径、对言语行为做出回应的方式以及语法结构与言语行为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从语言结构层面和社会层面对言语行为理论做出有益的补充,对交际者有关言语行为使用的交际能力做出具体的描述,对日常会话的有序性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解释框架,对医生和患者会话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比较与分析,进而揭示医院门诊医患会话中的权势关系。研究表明,在门诊医患会话交际中会呈现出一种权势关系,这种权势关系往往是不对等的。医生常用发问、阐述、指令类言语行为来询问患者或诊断病情,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体现权势的优越性,而处于权力弱势地位的患者却以应答、陈述、表达类言语行为来回应医生,以表示顺从与尊敬。  相似文献   

18.
取效行为是言语行为分类中的一个类别,是需要说者和听者互动的一种言语行为。在高语境文化中,话语中大部分的信息隐含在沟通接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在高语境文化中实现取效行为,注重言语行为的方式和修辞,运用言语行为中的语义照应,缩短言语行为中的文化背景距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批评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及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并对其应答模式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深化言语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意向联系着言语与现实世界,人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向,反映自己的意识活动。意向性首先是精神哲学研究最为深入的哲学概念,后来被语言哲学家用到语言哲学的研究之中。通过对于意向性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状况的介绍,分析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提出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理论得以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进而指出言语行为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