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读了《母子鸟》一文。 这篇文章讲的是:在地球最北端的格陵兰岛上有二种鸟,假如你逮住了母鸟,用不了多长时间,它的孩子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飞来寻找它的母亲,不论你把母鸟藏到哪里,带到多远的地方;同样地,假如你逮住了雏鸟,它们的母亲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它的孩子,不论你把它的孩子带到哪里。岛上的人们把这种鸟叫做母子鸟。  相似文献   

2.
张为民同志:你好!《中华魂》编辑部把你的信转给了我,并邀我给你复信。这里提点看法供你参考吧,“指点迷津”是谈不上的。你所说的这篇访谈录我也见到,接读来信后又把它找了出来,作了一点研究。我以为,这篇文章确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下面,我就试着展开来分析一下,有不对的地方咱们进一步讨论。复信搅成一盆浆糊读了这篇文章,人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爱国主义被搅成了一盆浆糊,无从判断,无由识别,一句话,这里散布的是“爱国主义不可知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究竟怎样的民族主义才是积极的,究竟怎样才算爱国”的问题时,作者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欧阳 《新天地》2011,(2):25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一首《春日偶成》刚刚吟罢,一首《绝句》又以稚嫩的童音在客厅里回荡起来……这是我家诵诗擂台赛比赛的一个场景。退休在家,我订了很多报刊,其中有一份是辅导小孙子用的  相似文献   

4.
我坐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听见那熟悉的脚步声,娇妻慧娟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欣赏她新买的一套时装;我静静地躺在大床上,不时听到盥洗室里水声响,妻在门口盈盈地冲我笑着,身上还挂着水珠,散着沐浴露的芳香……慧娟,你还记得那位作画的大师给你的题诗吗?你别笑,我记得很清楚:“眼似秋水肌如云画师窥罢不丹青“。我还是要赞美你的样貌。你从不施粉,却总是粉光盈面,你从不修眉,而眉却形同造化,眼睫毛长得像是  相似文献   

5.
错用成语试看这两首山水诗,就可以管中窥豹,见其全部。(期刊) 说明:“以管窥豹,仅见一斑”是一句成语。用管子窥豹子,怎么能“见其全部”呢?恰恰搞反了。作者可能是想说:“从一粒砂子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这两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全部诗作。但这是就语法上说的。从意思上考察,这么说也有问题,不可能读了一两首诗就能“见其全部”。因为一两首诗是不可能概括和代表作者全部诗作的意思和风格的。要了解一个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必须尽可能多地读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6.
书田拾穗     
<正> 偶然翻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五年第五期的《一曲凄婉动人的悼歌——读<范爱农>》,其中引录鲁迅哀悼范爱农三首五律。我读着,觉得和自己记忆中的诗句次序大相龃龉,横读竖读,读不下去,不知道哪一句应连接哪一句,莫明其妙。北师大是名牌大学,他们的学报是名牌学报,因此我怀疑自己脑筋出了毛病,便拿出《鲁迅日记》来查对。原来,他们编排诗句次序的格式非常奇特,从未见过。为了让读者见识见识这种忽横忽竖的诗句排列法,现把该文中这三首诗按原有排列格式照录于下,并据《鲁迅日记》所录这三首诗句读次序,加注“①②③……”于每句之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诗经》里的五首所谓“东门”诗作了初步探索,认为其中的“东门”当指古时里居的东门,而不必拘泥于旧注一概释为城东门。一、“东门”诗概说在《诗经·国风》里有五首诗颇引人注目,即《郑风》的《东门之(土单)》、《出其东门》二首,《陈风》的《东门之粉》、《东门之池》、《东门之杨》三首。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8.
1993年在庐山与香港诗人王一挑先生相识后,他以《我心中的诗》相赠。在信手翻阅中一首题为《娘惹》的诗,攫取了我的目光,不由得读了起来:啊,你这源远流长的圣水河,两岸丛生着热带的异卉奇花,而那高如巨伞随风摇曳的柳树,为你消去赤日炎炎的盛夏……这不是在60年代我曾诵读过的诗么?当年这首诗的作者我已无从回忆,但这熟悉的旋律却拉近我和一挑的距离。原来我们早就相识?此后,每当他寄来新著我都悉心阅读,而且感受良深。眷眷情怀拳拳心曲读王一挑的诗,在我心中激起最强的波澜,是他那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眷眷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梯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很有趣,全文如下:"在楼梯/我低你一级/你高一级/瞬间/有多少话语/都未说出/我仰头看你/在沉默中/擦身而过/听得见对方的呼吸/突然/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回头一看/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这是一首哲理诗,让我感慨的是诗中描述的两个瞬间感觉,一是抬头时"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二是回头时"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楼梯,每栋楼房里都有,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要涉足。但对于这种熟悉的场景,诗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哲理,在这里,楼梯无疑有了更多的寄寓——是人生处在不同境遇和位置的象征。同一个人,因为位置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已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我小的时候最爱读“小人书”,什么《铁臂阿童木》、《封神榜》,比较严肃的有《第二次握手》,都让人爱不释手。古典四大名著里我最早接触的是《红楼梦》,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对一些琐碎的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也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隐约间,我还读出一种悲凉,当时刚上初中的我通过《红楼梦》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悲凉。后来,反复地读它,越读越觉得有味。在同学的推荐下还找来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评论读。后来断断续续地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惊喜地发现巴尔扎克也能把琐碎的生活场景再现得那么生动,有立体感。整个中学阶段,我课…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女诗人和歌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年),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发表了著名诗歌《你不要死去》。这首诗歌反战倾向比较明显,表现了作者的战争观。诗歌表达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吐露了普通平民切实的反战心情,是主题鲜明的反战诗作。与谢野晶子的诗作明白易懂,感情色彩浓厚,易引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这与她很高的文学素养有关。这首诗勇敢地向绝对主义的天皇发起挑战,反映了与谢野晶子那无所顾忌的自由与反抗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四个流血的年头,弥漫在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硝烟虽未淡溥,但在两个国家多难的人民的心头,都已滋长了厌战的情绪。1977年10月埃及总统夫人菁翰·隆达特从信堆中发现一个非同寻常的邮件,寄自以色列的海法市,寄信人是敌对国家的一位犹太妇女、大学教授,一位献身和平事业的著名诗人。 她不无感动地读着一首短诗《从海发靠近遥远的开罗》: 和你不同,亲爱的卡捷莉亚 阳光里童年的伴侣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秘密     
意外得到的这本《捣蛋鬼日记》,作者万巴是意大利著名儿童作家。万巴准确捕捉童年情绪、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又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看法,这一可贵特点在这本日记体的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口气读下去,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睡觉吧我的宝贝,小鸟儿早已回巢,花园里多么安静……这首好听的《摇篮曲》,妈妈哄你睡觉时,有没有在你耳边甜蜜地哼唱?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奥地利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父亲列  相似文献   

15.
读林坚、沈彦、陈华同志编著的《历代咏鸟诗品评》,不胜欣喜,偶得七绝一首。后自觉不足,又作了修改,并乘兴再赋一首,但仍感意犹未尽。诗词格律要求严格,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本着实事求是和虚心求教的精神,献给《盐城师专学报》,表示我对林坚、沈彦、陈华三同志的衷心祝贺,同时也就教于爱好诗词的老师、同学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散文,它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时的一番动人情景。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文字记叙,抒写出家人父子骨肉至情,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小有产者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伤感情绪。作者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写实”,才充分体现了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三味书屋     
《欲望船》 作者:吴长缨 出版:今日中国出版社 定价:16.OO元 人欲横流的躁动时 代,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欲 望工厂。 作者讲述了一些不 动听但让人印象深刻的 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发生 在你身边的一些灰色角 落里。作者在文中说:每个人都有权回忆,也喜欢回忆。但很多回忆都不能言传,只能意会。所以我写故事,写那些不能太坦白的往事,包括并不优美的隐密部分。 如果我们真能冷静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的四周,而对痛苦,我们就不会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如果我们能够艺术地对待一切,那我们就不会太绝望。 小说里有春夏秋冬,有鸟也有天空,和你的世界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人方于的诗集《玄英先生集》初编时为十卷,成书于其去世不久,录诗三百七十余首.宋以后有多种刻本、抄本,但其诗至宋代渐有散佚与误收,经宋、明、清几代学者的考订、辑补,现存最为完整的版本为清御定《全唐诗》本.《全唐诗》中所收方干诗作,除去已经前代学者考证为误收的十首外,其本集中重出一首,还有与贯休、戴叔伦、杜荀鹤重出而不能确定作者的五首,以及不能确定作者的一个断句,按目前考订成果,方干现存诗作三百四十首,断句五个.  相似文献   

19.
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辑的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之四《巴塘志略》中附有《巴塘竹枝词四十首》(以下简称《竹枝词》)。这些富有民歌色彩的诗作,以通俗的语言,轻快的音调,以及恰到好处的藏语译音,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巴塘社会的现实及时代风貌。《竹枝词》所反映的事实在《志略》中都有记载,但它所展示的巴塘藏族社会生活画面更加广阔,更加深刻。这四十首诗很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读起来深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人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弟弟,不知我走的时候,放在你床头的那封信,你究竟是漫不经心地看过便丢在一旁,还是在一丝丝愧疚的牵绊下,拿起床头的书,认真地读上几页?我已经远在北京,看不见此刻的你,是否又回到昔日散漫不羁的生活,怀着那么一点点的侥幸,继续在高考前的时间里清闲游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