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乳源瑶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过粤北乳源瑶山考察的民族学工作者,都知道那里的“东边瑶”妇女擅长刺绣;无论男女老少服饰上的花纹图案,均出自妇女之手。这些花纹图案,不但色彩艳丽,技巧别具一格,而且构思奇妙,涵义深刻,不愧为瑶族民间工艺珍品。本世纪四十年代,曾有学者对这些花纹图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他们的历史,经济、家族、生活诸方面,可说都有多少形迹留在里面”的推测,但未加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瑶族传统刺绣图案通过剪纸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瑶族刺绣图案在剪纸课程中的组合、创作方法及步骤,最终形成完整的美术作品;通过瑶绣图案剪纸,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刺绣的优美独特,并学习了家乡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移民会对自我身份进行建构,或认同于原族群身份,又或归属于新的身份。本文所研究的瑶族"尤勉"支系,从东南亚移民到美国后,仍认同于尤勉的身份,其表达身份认同最为显著的方式是延续尤勉的刺绣和传统服饰。通过这一方式,美国尤勉不但在新生活的社区中凸显了尤勉的身份,还与远在东南亚的跨国尤勉建立了族群认同维持的纽带。另外,尤勉刺绣与服饰仍在美国尤勉社会中存续的本质是其连接了跨国尤勉的精神与神灵世界。  相似文献   

4.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分布在我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和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较,它有着自己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宗教信仰、性格特征、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等,“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感的民族”。本文试图从瑶族图腾的产生、发展和衍化,探讨瑶族的审美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促进瑶族的学术研究,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繁荣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5.
瑶族的习俗     
1、历史 姓名和语言 自称“勉”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称为“瑶”。它的全名自称是“Iu Mlen”(瑶人)。名称的第一部分写作“Iu”或“Yu”,但发音是“Ee—ye”,有些人认为“瑶”可能是这个术语的误用。在越南他们常被认为是来自中国术语“野蛮人”的“蛮”。  相似文献   

6.
瑶族织锦     
瑶族织锦在瑶族发祥地之一的湖南省江永县(原名永明县)境内,至今仍保留和继承着许多传统民族工艺。瑶族织锦便是其中之一。瑶族织锦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洁白细致,且多织成各种花纹的瑶带、瑶巾,款式新颖美观,尤以“王”字格纹居多,间以花鸟人物,诗文佳句。这种工...  相似文献   

7.
8.
宁远瑶族     
地处湘南九嶷山下的宁远县,全县现有18个少数民族,16000多人,绝大多数是瑶族。宁远瑶族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由黄河流域越江南下,进居江南广大地区。始称南蛮。经过南北朝大动荡,大迁徙,崇信盘瓠的蛮人部落,逐渐徙入南岭一带,至隋唐,逐步形成瑶族共同体。宋、元、明、清时期,湘南萌诸岭,九嶷山一带成为瑶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瑶族是个多难民族,世代受歧视,受欺侮,这里受  相似文献   

9.
瑶族成人礼     
《中国民族》2007,(11):73-73
“度戒”是瑶族比较隆重的民间传统成年礼俗,是进行族史、族规、礼仪道德和戒律条文的一种传承教育。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度戒”的男子才能被承认是盘古王的子孙,才能记入家谱。才能受到族人的尊重。这种古老的传承文化至今还在云南瑶族地区沿袭。我们来到了金平县一个名叫保保寨的村子,来看瑶家男孩的成人礼俗。  相似文献   

10.
瑶族长鼓舞     
几对鬓插剑式雉鸡翎,穿着绣有几何纹花边的鲜艳瑶服,腰扎红绸,腿裹白绑,肩挂三尺长鼓的瑶族青年,时而腾空旋转,风驰电掣;时而着地扑虎,勇猛异常;时而双龙戏珠,妙趣横生;时而两虎相斗,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1.
刺绣艺术被誉为土族民间艺术中的明珠。土族妇女擅长刺绣 ,刺绣技艺的高低是土族人评价妇德的标志之一 ,民间相亲看女子往往是“一看茶饭、二看针线”。土族刺绣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多用在腰带、衣领、鞋面、烟袋、筒袖、针扎等衣物和装饰品上。图案结构匀称饱满、构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常用的绣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剁绣等 ,各种绣法风格迥异、姿采生动 ,如平绣造成的浅浮雕效果、锁绣形成的花边装饰效果、网绣造成的立体镂空效果使人惊叹不已。各类花卉和吉鸟瑞兽是土族传统刺绣图案的底本 ,其中代表性图案有“…  相似文献   

12.
瑶女挑起生活重担1999年9月23日,我顺着桂北的乡道沙石路继续西行,道路崎岖不平,吉普车只能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行驶,直到中午才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洞头镇。洞头镇明显比我刚离开的安太苗族乡要大一些,在街头偶尔能见到身着苗、瑶、侗民族服饰的人们。最近是农忙时节,上街赶场的人不多,沿街平房里的商铺格外冷清,偶有人下得山来,也多是妇女,她们带着山货,换了钱再去买些生活必需品,又匆匆赶回山里。我来到桥头的凉亭,看见七、八个瑶族女人,每人担了一担方形杉木来到乡木材收购站。其中有个15岁的小姑娘,也挑着一担比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广西)瑶学会、临湘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临湘市政协承办的“湖南临湘瑶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临湘召开。来自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和北京、武汉等地的瑶族专家和瑶族老干部共46人出席会议。会议对瑶族千家峒、漂洋过海、迁徙等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实地考察和论证,大家一致认为临湘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早期千家峒。2002年1月20日,临湘市政协收到中国(广西)瑶家会寄来的《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意见书指出:“龙窖山千家峒风光绮丽,生态环境良好,瑶族遗迹众多,规…  相似文献   

14.
当我第一次走进地处粤北青山绿水之间的乳源瑶族自治县时,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山上至今仍居住着一支古老的瑶族宗支———板瑶。此称谓是依据本族妇女的头饰特点而得名(即将头发挽于板上)。相传,板瑶的先民大约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湖南、福建等地迁徙而来。由于板瑶多是居在峡高谷深、森林密布的山上,天然屏障长期阻隔了与外界的沟通。因此,他们较完整地保存了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挑花刺绣,就是板瑶妇女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秉承传统,吸收自然界的诸多物像原素,创造性地延续了一种适合自身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的服饰挑花剌绣样式。在当地…  相似文献   

15.
瑶族的信歌     
瑶族的青年男女经过交往,如果情意相合,识字的就自己提笔,不识字的就请人代笔书写,写的是歌谣体的情歌,在瑶族民族间称为"信歌"。"信歌"的开头一段是开门见山,直抒心情;"白纸写书红纸封,请人送到妹家中,不信打开书信看,兄心一片在书中。"情意绵绵跃然纸上。有的夸耀赞美对方,以表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之意;有的表示了  相似文献   

16.
一、生儿育女以前瑶族人接生都在家中自己料理。除了靠一些祖传的野药、树根外,他们常祭奉祖先和神灵以祈求分娩和养育的顺利。瑶族有不同的支系,对怀孕的妇女(有时甚至对其家庭、丈夫)也有不同的禁忌,认为这  相似文献   

17.
他叫李波。五年前,他还是个开汽车的,在文艺界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位初学写作者。五年后的今天,他却已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几十万字的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鹰拳王全传》和长篇传记文学《老虎县长徐君虎》。中篇小说有《黄金梦》,《八峒烽烟》、《人皮鼓之谜》、《金峰女杰》等十二篇,报告文学《凌云志》、《白衣丹心》、《他为了农民致富》、《追解活化石之谜》等八篇。此外,还写了散文及新闻通讯等三十多万字。这速度是令人惊讶的。他描写大革命时期瑶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反动派作斗争的中篇小说《八峒烽烟》在湖南《文艺生活》发表后,有四家报刊转载,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两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时改名为《白眉王传奇》)后,已印了三次,累计印数已达  相似文献   

18.
盘阳河流域是桂西北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四个支系的瑶族在服饰上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宝贵遗产。盘阳河是红水河的一条支流,起源于广西桂西北部,由西到东贯穿整个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境,最后注入红水河,全长142.8公里。它是一条举世闻名的长  相似文献   

19.
元代,瑶族事迹已大量载于史籍中。其名除通作“瑶”外,尚有其它称谓: “莫瑶”。如《元史·余阙传》载:元统时,“会莫瑶蛮”反。按:莫瑶之名,由来最古,早在《梁书·张缵传》中已有文。 “山瑶”。如元人阳恪《平蛮记》载:黔中郡辰、澧二州蛮反,元当政者“起集山瑶、仡佬以为响导”(见《元文类》卷二七)。按:山瑶之名,宋已有之,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即有此称。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瑶族自治县,素有“世界瑶都”之称,县域内所居住的瑶族分为茶山瑶、盘瑶、山子瑶、花蓝瑶、坳瑶。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金秀瑶族的服饰文化较好地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服饰风貌各具特色。金秀瑶族头饰有圆、尖、翘、盘、叠等造型,衣分对襟、斜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裤则或长或短,配饰更为多样,无论是贴绣披肩、挑绣布帕、串珠流苏,还是绣花背袋、长柄砍刀,不同组配,精彩各异,构成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多样性的活态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