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经》的时间观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新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0-12
从《内经》时间观角度挖掘中医理论体系的深层成因 ,具有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时间观的全息性、标度性及顺时观念 ,使中医理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辩证性 ,同时认为标度时间观是难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关系的角度探讨《内经》的阴阳理论,认为《内经》将阴阳关系作为万物的本原,通过关系把握生命,使中医有了完整的理论范式,并走上了一条与西医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秋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05-206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吸收阴阳学说中的合理的辩证法内核基础上,走现代科学理论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徐锦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4-28
作为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内经》,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以医科学作为哲学论证的基础,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为中国哲学史上所罕见。`在阐述天人关系、形神关系、起病成因等方面超越了先秦哲学,而且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程度不同地吸收了其精华。《内经》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经》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施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锦中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75-177
探讨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辩证思维和它在医疗活动中被应用的辩证方法。认为《内经》从自然科学角度提出了阴阳动态均衡理论,并把这种理论运用于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人体阴阳及其诸要素的消长和转化,达到新的均衡,这对于思考和解决科学和社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汉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7-38
:2 0 0 0多年前《内经》对医学心理学作了丰富多彩的记述 ,本文就《内经》中有关医学心理学问题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5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内经》对医学心理学认识在世界医学心理学史中居最前列 ,认真整理和挖掘《内经》中有关医学心理学方面资料 ,对建树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中国医学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靖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21-25
"阴阳"物质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原始阴阳观念、气分阴阳观念和科学阴阳观念三个历史阶段,中国古代贤哲制造了土圭、阳燧等工具并进行了长期的高山探索,证明了阴阳现象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书》过度仪式"与早期道教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齐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62-67
早期道教的合气之术被当时修道者认为是长生、成仙之道,它所呈现出的女性观念也是道教最具有代表性且最具特色的内容.从<黄书>过度仪式的基本内容来看,女性参与过度仪式与男性进行的合作,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男性实现其长生成仙的理想,更是为了自己宗教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时机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中医学中的审时知机、按时针刺的针刺理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针法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和冬令进补、三九膏方等方法都是在《周易》时机观的影响下所建构的。《周易》哲学中审时度势、知时知机、因时变通的时机观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制定治疗法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广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5-77
讨论了《周易》阴阳气论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影响 ,认为“精气为物”思想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以阴阳论气思想对中医学“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 ,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孙广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1-13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12.
王普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196-198
中医理论中的医学心理思想源于《内经》理论。《内经》中的医学心理观念来自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对这一渊源关系作了揭示 ;并通过比较、分析 ,指出《内经》对当时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心身统一等观念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心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07-209,229
朴学作为清代的主导学术,影响了清代学术的方方面面,在它的影响下,清代《内经》的研究亦呈现出异于累代的风貌。其一,全面运用朴学的研究方法对《内经》文字进行校诂,推明古训,厘正文字;其二,朴学学者对传统文献典籍进行大规模整理,客观上促进了《内经》的刊印、流布,也带动了对《内经》的传系、版本方面的研究;其三,注重名物训诂,对《内经》中病名、术语进行考据与辨析。此外,朴学家重视实证,力戒空谈,扭转了以往不遵古训,擅意说经的流弊。 相似文献
14.
精气学说与《内经》中的医学心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文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193-195
论述了先秦时期哲学界对精气的认识及精气学说的形成 ,进而论证精气学说对《内经》的中医理论 ,尤其是对医学心理思想的影响。归纳了《内经》对精气学说的发展 ,提出《内经》将精气学说升华为“自然之气”、“人体之气”2个层次和“自然之气”、“生理之气”、“心理之气”3个类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其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当时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围绕人体生命的起源、健康、疾病、生死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也为后来中医学深入细致地认识人体以及诊治疾病奠定了基础.研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中医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孙广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98-200
讨论了道家崇阴思想的哲学渊源及其对中医藏象、养生理论构建的影响。指出道家的宇宙观可能是其崇阴思想产生的渊源;道家的崇阴思想对中医内阴外阳藏象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定思想基础的作用;道家的崇阴思想对中医保养阴气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颢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4个开设《内经》课程的班级,随机确定两个教学班级作为研究性教学实验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另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班级的学生对学习《内经选读》的兴趣普遍较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班相比,研究性教学班的同学课堂更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且能经常与教师探讨各种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研究证实研究性教学的模式适合《内经》课程的教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