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到大、从古到今,一直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熏染着。可有一位著名女作家此前却在感叹:如今想买到一本好书,太难了。她因此声明,自己现在只读旧书,而极少再去买新书了。书,还买不买了呢?这确实成了眼前摆在读书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车险险种篇     
《社区》2009,(9):28-29
买车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给车买保险,这也是车主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车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或是发生意外,给车买保险图的是买个踏实,买个放心。但有不少朋友抱怨,头一次给车上保险时搞不清楚状况,面对繁杂的险种还有各色的投保渠道,有些茫然,不清楚自己买的险种是否合适,付出的保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家中旧书报太多了,占去不少空间,于是大清理,把不必保留的全卖掉。面对三大麻袋旧书报,我只得去请了一辆三轮车帮忙运送。车来时,竟发现女儿从袋里掏出了部分书报并绑扎好,我奇怪地问“:为啥这样呀?”女儿回答说“:我要自己拿点去卖,要学会自己卖东西。”我不同意,女儿却非要留下。这时,三轮车师傅催了,我顾不上女儿,连拖带扛地把那三袋子旧书报装上了车。其实,我知道女儿的心思,她不是为了学卖东西,而是想弄几个属于自己的钱。女儿不大,才8岁多,但乱花钱的“工龄”却好几年了,她时常巧立名目要钱花。发现女儿的不当行为后,我立即告诫家人不…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孙女和同学参加"香山红叶观赏游",带回来5枚红叶,说是山底下买的,一块钱一枚。我听了孙女的话,去翻找我的旧书,在书柜最上层的《古文观止》中,找到了已经褪色的红叶。我拿给孙女看,告诉她这是60年前我回老家时亲手在香山摘来的。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天气特别晴朗。妈妈早早地去上班了,我也准备去学校。但一想到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就打算放学的时候给妈妈一个惊喜——买柬花送给妈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选择崇高     
陪朋友去商店买助力车,车的品牌很多,价格也不一。不少在造型、规格和颜色上看似相似的车,价钱却相差四、五倍。朋友说:同是车,一辆可以买那五辆,不如买五辆。于是,朋友就选了一种价格较低的车。 串亲访友,周末郊游,上班下班,刚买来的那阵子确实给朋友带来很多的方便,然而没过多久,那辆车就不再乖顺为她工作了。早上,正急着上班,却打不着火了,眼看着就  相似文献   

7.
买车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给车买保险,这也是车主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车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或是发生意外,给车买保险图的是买个踏实,买个放心。但有不少朋友抱怨,头一次给车上保险时搞不清楚状况,面对繁杂的险种还有各色的投保渠道,有些茫然,不清楚自己买的险种是否合适,付出的保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8.
马懋如 《中华魂》2012,(8):27-30
医界泰斗吴英恺教授离世已八年了,我不禁想起了十一年前,吴教授九十高寿时和他的一次交往——我们互赠礼品的一个故事。事情要从1999年我搬家说起。为搬家整理东西装箱,最多的东西是书和报刊资料,负荷太重,就做了一些精减。挑出了对自己用处不大的旧书,当破烂卖感到可惜,请来中国书店收购旧书的人,以便物尽其用。来者过目后,愿意收购的书不多,当时他告诉我,买旧书的很少,他也卖不出去,只好不收,劝我还是卖给收破烂的吧,这不就是焚书吗,实在不忍。面对即将成  相似文献   

9.
佚名 《21世纪》2010,(7):60-60
在台湾高雄郊区,有这样一个农民:他每天挑个担子去市场卖菜,一天大概能挣上六七十块钱。可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他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台湾每个月的初六和十六是拜土地神的日子,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拜土地神。很多公司的会计或者采购员会去菜市场买鱼、买肉、买水果拜土地神,每个月有两天。这时他灵机一动:老板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让她们上班,结果她们一个月要有两天出来买菜,这对公司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10.
女儿上初一后。最大的困扰就是班里大半同学家里都挺有钱的,而且更有好几个回学很爱吹嘘自己家里有钱,父亲开的什么车,姐姐买LV的包有几个等。这让自我感觉甚好的她有些自卑:因为我们家不过是普通工薪阶层,房子才买了没几年,而车,我可是坚决反对买。因为我与孩子爸都是上班族,并不太需要,供车花费又太大。  相似文献   

11.
麦田 《社区》2013,(35):10-10
学校的旧书市场开张。一群爱书的孩子面对各类大部头或是可称得上“古董”的低价书籍,其场面之热烈、书架翻阅之凌乱已是不在话下。我去过北京的地坛书市,见到人们带着小拉车前去淘宝,自己却每次都因为是无意间走人而没做好道具、费用等战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穷人富马     
《人生与伴侣》2013,(12):40-40
朋友说,我们知道的一位画家发达了,标志性的事件是,他花了580万元买了一匹赛马。光听名字就很吓人,是西班牙的什么什么品种。而且这马只是养来玩的。你想想,买一匹赛马,还得搞一个马厩,雇一名马夫。这可不像买个车停在车库里。  相似文献   

13.
他们俩     
【明明是亲兄弟】 多年前,每年春节回老家陪奶奶过年,父亲总会去商场买一桶红星二锅头。那种10斤装的大桶,拎着上客车下客车,到了一个小城镇,还要倒一次车,非常麻烦。 但父亲总是不厌其烦,是每次回去必带的,其他都可忽略。 那酒,是带给大伯的。 小时候不晓得大伯比父亲大几岁,看上去,要大许多。他们的面貌倒是有几分相似,都是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的男子,气质却有天壤之别。父亲是武装部的干部,衣着得体、气宇轩昂。  相似文献   

14.
刘传珍 《社区》2005,(14):58-58
那是还用布票的年代,冬天特别冷,我的手冻了,脚冻了,特别是耳朵,裂了口子,钻心地疼。脚冻了,母亲给我们的鞋子里垫上温暖而舒适的干草;手冻了,母亲拆了旧衣服给我做护手的棉筒。耳朵怎么办呢?母亲下决心要给我买一顶栽绒棉帽。一顶棉帽对于一个穷人的家庭是奢侈的,母亲没有钱去买棉帽,这事就搁下来了,一直到冬天的又一次到来。其实,在一年当中,母亲并没有因为春天的来临,打消买帽子的愿望,相反,这个愿望却像一粒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种子,经春历夏,更加枝繁叶茂起来。一天,母亲把攒下的零零毛毛和借来的布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面带笑容,叫上…  相似文献   

15.
周小平 《北京纪事》2010,(5):99-101
以前,老百姓有相机的少,要照相就得去照相馆,很贵。记得照学生证用的普通一寸照片要4毛钱,可以买10个大馒头,照相是奢侈的“高档消费”。  相似文献   

16.
众生态     
她在城市里扎下了根,买了车买了房,兴冲冲地接他来。他已经退了休,背有些弯了,跟他说话要大一点声,每天午饭前要吃治糖尿病的药。她带他去专卖店买很贵的衣服,他穿在身上,东拉拉,西拽拽,他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能穿这么贵的衣服。他说:还是你们穿吧,我穿白瞎了。  相似文献   

17.
马戏票     
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说要带我去看马戏,我兴奋得跳了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去看马戏了,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排队买马戏票。  相似文献   

18.
邻居怕辣     
陈永江 《社区》2012,(33):40-41
周末,我和妻子去姑姑家吃饭。我们知道,姑姑腿脚不大好,特意拎了些菜去。但是,到了姑姑家,她却抱怨我们没有买那份特别辣的尖辣椒。  相似文献   

19.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章。历代以来,对其义之理解众说纷纭,分歧较大。历代学者如皇侃、苏轼、张栻、陈天祥、王夫之、杨树达、南怀瑾等对此均有各自的理解分析,共有四种意见: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比自己强或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道的人交友。实际上,"无友不如己者"应与前文"主忠信"联系起来考虑,是指不要与不能够像自己一样讲忠、信的人交友。  相似文献   

20.
邻居怕辣     
陈永江 《社区》2012,(22):40-41
周末,我和妻子去姑姑家吃饭。我们知道,姑姑腿脚不大好,特意拎了些菜去。但是,到了姑姑家,她却抱怨我们没有买那份特别辣的尖辣椒。我被弄糊涂了:姑姑是正宗的四川人,特别爱吃辣的,这我当然不会忘记。可是,以前每次来,她都特别嘱咐我:"千万不要买辣椒啊!"姑姑见我一副委屈的样子,笑了:"对,是我没说明白。是这样,这些天,隔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