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奴与封建大家庭的衰落许建军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真实地再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官僚大家庭的末世景象.在导致这个封建大家庭衰败的种种因素中,家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红楼梦》所展示的多种矛盾关系中,主子和家奴之间既相依存又相对立的关系是很有...  相似文献   

2.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既是属于本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因而,它才能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创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传世之作,虽用汉文字写出,但它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在此,我们想就《红楼梦》对蒙古族文学发展所起的巨大影响,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与评价。 一、《红楼梦》与蒙古族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正> 现在,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把《红楼梦》看作现实主义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文学上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直观的感性形象真实地反映现实。但是,在文学的发展中,现实主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现实的认识和用文学的手段再现现实的能力的提高,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甚至同时代的作家,在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创作上,也往往有着各自的特点,不会是完全一致的。那么,《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具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红楼梦》研究者是应当作出明确的回答的。因为,搞清了这个问题,便有助于从创作方面说明《红楼梦》何以  相似文献   

4.
《<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简评龙翔古典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传》),通过一个两世姻缘、善恶相报故事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反常的夫妻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在我国古典“世情小说”中,它是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神怪、鬼魂的描写真可谓触目皆是,历代不绝。《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专门的神魔小说就不用提了,即便是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水浒》和《三国演义》中,也不乏神怪描写。《红楼梦》中有绛球仙子还泪说,有太虚幻境和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的世界观我们反对把红楼梦曲解为只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也反对把曹雪芹的世界观简单的说成完全等同红楼梦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因为前者的结果,就降低了红楼梦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使之成为自然主义的庸俗记录;后者的结果,就混淆了古典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方面的区别。自然,我们必须首先肯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全部形象都受作者的世界观的直接指导,但也不能不承认在阶级社会里出身剥削阶级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同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世界观是复杂矛盾的,从而他们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和他们的全部世界观,也就不能不或多或少的有所出入。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序”  相似文献   

7.
<正>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学派内部产生分化,在古典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新古典现实主义,它是在国际关系当中明确走向对外政策理论建构路径的一种新分析方法。由于近年来对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误解与质疑层出不穷,诺林·里普斯曼、斯蒂芬·洛贝尔和杰弗里·托利弗合著了《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试图澄清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对新古典现实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清代中叶,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三部古典长篇小说,即《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被称为南北双璧,而《歧路灯》却遭到了冷遇。后者经栾星同志花费十年时间的整理和校勘,终于在一九八○年十二月,由中州书画社出版,重新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的出版,立刻引起海内外学者广泛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古典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思想、艺术成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封建社会里小说发展的极峰。 但是,这部杰作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它从《金瓶梅》那里确实受惠良多。它既有抉择后的借鉴,更有扬弃后的升华。两书最大的共同点是:(一)都是写一个家庭的盛衰;(二)都描写了众多的女性。然而,我们读《红楼梦》,犹如欣赏一丛鲜花,品味一瓯香茗,思想感情会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而读《金瓶梅》,却象面对一潭死水,嗅到阵阵臭气,又象踯躅在  相似文献   

10.
纪秀明  汪智超 《云梦学刊》2005,26(6):134-137
在后殖民语境下,如何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坚持怎样的文化身份立场成为中国古典叙事小说翻译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西厢记》的翻译传播实践看,针对古典叙事文学的具体特征,翻译中的身份立场与具体翻译策略问题值得重视,古典叙事小说的翻译应当遵循适度、多元性原则和采取多种翻译策略糅合并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它给后代的长篇小说创作以巨大的影响。有些承受了它的淫词秽语更走入下流,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肉蒲团》等;有些则发扬了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逐步把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从《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红楼梦》,我们就可以约略看出  相似文献   

12.
以“梦”命名的《红楼梦》充满着对人物梦境的描写.这些梦境描写除了现实主义外,绝大多数是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独创性地再现人物心理的出色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一部《红楼梦》始于谈新闻庞维远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卓越的艺术技巧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出了灿烂的光彩。《红楼梦》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下经多年对这部巨著的反复阅读发现:一部《红楼梦》,始于谈新闻。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甄士隐...  相似文献   

14.
<正>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如王国维所说: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①显然,《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正是从它那感人的悲剧结构中产生的。因此,站在现实主义美学立场上,从悲剧角度探求《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通俗小说。它通过西门庆一家的兴衰故事,对十六世纪我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作了生动而逼真的描绘,塑造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活跃着的各色各样的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深刻地暴露了晚明时代我国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预示了这个社会业已腐朽的本质和必然崩溃的前景。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和成熟,它为以后出现象《红楼梦》那样更为圆熟的现实主义巨著准备了条件。因此,认真总结一下它所取得的成就,实事求是地指出它所存在的缺陷,对发展今天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许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里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恩格斯在谈现实主义的时候,把细节的真实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并列了起来,由此可见,细节的真实,在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塑造他的《红楼梦》中的一系列的典型形象时,对细节的真实,也表现了他高度的才华和卓越的技巧。《红楼梦》里许多典型人物之所以令人不可忘怀,与作者对这些典型形象的充分的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分不  相似文献   

17.
罗菲 《理论界》2009,(11):148-149
《红楼梦》中的人物用语是很讲究的,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曹雪芹的修辞观浸透了浓厚的伦理意识,即修辞要合礼,又要合义。通过对曹氏修辞伦理观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体认《红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精彩性,有助于深入认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看出时代对于语言修辞的模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的红学研究经历了前红学、旧红学、新红学和当代红学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众多的不同流派和学科分支。《红楼梦》是小说,是长篇小说,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用文学的研究方法而用经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历史的错位。《红楼梦》一切都写得明明白白,根本没有什么不解的谜的存在。把《红楼梦》看作小说,按小说的特点去研究。从理论系统说,它属于现代文艺学。文艺学的红学将红学研究从经学研究的迷途引向正途,极大地拓宽了红学研究的范围,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现代红学,从而使红学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袁世硕教授1929年生于山东兖州,1949年考入华东大学,1950年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52年以优异成绩被著名学者冯沅君教授提名留校任教。在冯教授精心指导下,深入研治元明清文学,初致力于戏曲,后偏重于小说。三十年来,发表了一批极富学术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袁世硕教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注重从纵横联系中,总结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规律。在《红楼梦》研究中,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红楼梦〉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一文,通过中国长篇小说演进轨迹的描摹,显示了《红楼梦》反映现实的特点,确定了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及其性质问题》一文,从作家与作品和社会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不朽之作,其回目的语言别具特色、异彩纷呈,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前56回回目中的修辞格及其在三个英译本中的翻译,从重复、对偶、隐喻、借代、委婉语等语义修辞格的视角研究原文修辞格在译文文本中"音形意"三美的再现情况,剖析译者的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旨在探寻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汉英翻译的可行性与翻译限度等问题,以期达到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