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登临权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主权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利,而登临权的实施过程中又很容易出现被滥用的情况.2003年美国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使海上登临权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针对防扩散安全倡议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这一倡议的提出对登临权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做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海洋法》教学的特征,以"翻转课堂"理念重建教学结构,运用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完成了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主要目的是实现《海洋法》教学从知识灌输、以教定学的传统模式向基于信息化环境的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海洋环境的保护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但我国目前的海洋法相关法律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做好海洋法的立法工作是一项必要和紧迫的任务,应通过制定完善的海洋法法律体系以及相关的政策来为蓝色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和保障。在立法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海洋法法律体系来为海洋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建立立法协调机制,解决单行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建立相应的评估和鉴定机制等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极法律问题:适用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基础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的法律问题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北极地区战略部署和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以海洋法视角关注北极地区法律问题成为可能,但首先亟须解决适用海洋法的基础性法律问题,即北极地区法律体系是否适用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合理性思考。本文在阐述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北极法律体系对便利国际交通原则、公平利用海洋资源原则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三大海洋法基本原则的适用可行性,从而为从海洋法视角下解决北极的海洋法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国际法发展史上最丰硕的成果莫过于1982年签署的《海洋法公约》。尽管它还没有正式生效,但已是举世公认的“海洋大宪章”。近几年来,有关海洋法公约本身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同时,海洋法公约在其谈判、起草和签署各阶段促进了条约制度的全新发展。这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谈判表决制度;2.保留制度;3.强行法制度。因此,如果把海洋法公约同条约法制度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或是通过探讨条约法制度的发展规律来研究海洋法公约,便有可能获取一些仅局限于研究海洋法公约而不可能发掘的新东西。  相似文献   

6.
论解决南海争端的国际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重要的海上地位而越来越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进一步复杂化、国际化的南海争端已经逐渐陷入了既打不得,又谈不拢,更拖不起的被动局面.我国基于先占原则而取得的南海主权是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判例的规定相一致的.在寻求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积极促成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双边或多边条约的签订;以国际海洋法庭为平台,有效利用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以历史性水域法则为突破口,寻求国际海洋法的承认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设了专属经济区,这是不同于领海或公海的特殊海域,说明海洋权益的多元化及其扩张成为国际海洋法的现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和性质的表述并不明确,沿海国和航行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义务划分及法律解释,一直存有分歧。海洋自由是国际海洋法的支柱性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构建的国际海洋秩序,应认可航行自由的价值排序高于海洋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航行国可以完全不尊重沿海国的利益和主张,沿海国主张对专属经济区拥有主权,以及航行国主张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如公海一样的自由航行,都趋于片面。双方不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列举规定以外扩大解释对于专属经济区的权利。现代国际海洋法理论的演化及更多的国家实践,会推动专属经济区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依靠相应法律的保障,近年来,各地区对于涉农法律的出台也不在少数.但在战略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涉农法律体系仍不完善,立法工作上依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相应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为保证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决策的成功实现,需要农事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结合国外相应立法经验,从而贴合时代发展实现政...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底区域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思想,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与海洋大国的多年对抗中,继专属经济区之后,对新海洋法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发达的海洋大国,特别是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海底采矿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主张按"海洋自由"的原则开发深海海床的资源,使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对一切国家和个人开放.它们还认为,现行国际法已足以调整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区域的利用和开发,不需要制定任何新的海洋法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历史性权利主张遭受南海争端国以及欧美学者的挑战。这些学者认为,《海洋法公约》只有限地讨论了历史性海湾及历史性所有权,中国的主张不符合《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而从历史性权利及一般性海洋法规则的发展历程来看,历史性权利对《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历史性权利对国家海洋管辖权的扩展、海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基线制度的发展方面。从历史性权利对上述规则的产生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可以分析出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法规则的动态发展中,是对一般国际法规则在特殊情况下适用的确认。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断促进一般国际法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因此,虽然《海洋法公约》没有系统性规定历史性权利制度,但这并不能成为《海洋法公约》排除、摒弃或合并历史性权利的证据。历史性权利对《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和规则的促进作用,充分证明二者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欧共体、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关于倾销构成的一般条件、适用于不同经济制度国家的特殊条件;研究了这些国家反倾销法适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法律适用中的非关税壁垒倾向。针对酉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的"复关"应同步进行反倾销立法并提出了反倾销法的基本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中亚国家效仿世界各国的恐怖危机处理模式,形成了体系完整、及时高效的刑法、反恐法和单行法并举的反恐法律网络。在国家宪法、刑法和宗教法中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规定了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各种行为、非法宗教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和禁止方式,在国家实体法律中构造了反恐法律的体系。鉴于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危害,中亚国家以独立立法形式颁布了专门的反恐法律,从实体和程序上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罚的有关问题。反恐法具有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高度统一性、极端主义在法律上的定位、国际反恐公约的内容被国内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唐律疏议》司法伦理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唐律疏议>司法伦理思想的探讨--从深层去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内涵,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这有助于沟通现代西方法律和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理念,从而加速实现当今所移植法律本土化,进而实现本土法律的创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密集型农业模式使得金砖国家对于全球变暖表现得更为脆弱。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金砖国家的行动会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中国承受着国内能源短缺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双重压力。中国已经制定了若干关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并正在制定中国能源法。这些法律法规在节能降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解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将金砖国家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汇总进行研究将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代开展国际合作、重建能源法律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将其能源部门的相关政策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立场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一般均在物权编中对占有作出专章规定。罗马法上占有为一种事实,其构成要件有物质要件和精神要件;日耳曼法上的占有为权利;德国法兼采罗马法上与日耳曼法上占有的涵义,其影响及于瑞士、日本等国民法,并为我国近代民法的制定所接受。我国现行民事立法迄未建立明文的占有制度,《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对占有作出了详尽规定。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日益激烈,突出表现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上。在介绍国外海洋国家的海洋基本法以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学习其它海洋强国的海洋管理经验,建立维护海洋权益、海上安全的安全体系,在研究国际海洋法和其它国家海洋基本法的前提下,结合本国海洋实际,尽快出台我国的海洋基本法,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公民诉讼或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公民、环保团体、政府等任何社会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任何法律实体,为保护环境公益,针对环境破坏者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环境公民诉讼以公民环境权、环境公共信托、人民主权等理论为基础,在美国立法中逐步确立了公民诉讼条款。环境公民诉讼还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和充分的司法实践基础。我国应通过借鉴、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立法,修改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逐步构建环境公民诉讼原告适格制度。  相似文献   

18.
醉酒所致精神障碍,是一个遍及世界各国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关于醉酒状态下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有的国家刑法没有对之做出专门规定,而是将其作为自愿(故意或过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的情形之一,规定不免除或减轻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有些国家对此作了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9.
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各国对于私立学校的地位、性质、办学方式及其资产归属都较早的予以完善的立法.这在当今世界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私学发展水平的标志.国家对私立学校的资助通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化、条文化,大都采取扶持的政策,实行"公助私学"或"私校公助".各国对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和原则在法律中都有着明确的规定,鼓励私立学校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自由办学.我国民办学校的立法基础是所有权问题,我国现存相关法律对于民办教育机构所有权的规定比较含混甚至相互抵触.我们应该从我国现实出发,借鉴各国私校依法办学的理论和经验,对国家、社会与民办学校的法律关系作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约束太空武器化法律机制的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时期确立的太空法律机制无法约束破坏国际战略稳定与平衡的太空武器化.鉴于重新制定新太空法律遇到巨大阻力的现实,约束太空武器化的现实方法,就是采取渐进方式,用解决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方式来填补太空法律机制的漏洞.具体说,就是利用第二轨道外交,取得有关太空术语的共识,为制定新太空条约确立基础;维护并切实执行现有的太空法律机制;建立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活动的透明,与国家之间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