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时下流行养猫养狗相比,北京人更喜欢种盆花,遛个鸟,养条鱼,斗个蛐蛐,他们隔三差五的会到花鸟鱼虫市场里逛逛,也许是为买点儿什么回家养着,也许只是为了跟同道中人切磋。  相似文献   

2.
据圈内人士估计,目前,活跃在北京的专门为各大摄制组召集群众演员的穴头不下数百人。他们以北影厂为主要活动基地,散布北京的各个角落,跟各大剧组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再顾虑自己是否需要子承父业,如今大多数人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工作。可仍然有很多人都做着跟父辈相似的工作,也有很多人身上保留着跟父母相近的喜好或者习惯。虽然子女们过着跟父母不同的生活,可他们身上却完好的保留下了来自家庭的印记。古老的传统和家族的技艺代代相传,又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4.
正时常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隔三差五教会他们使用最流行的科技产品,分享新知给他们听,让他们感觉自己心脏跳动得永远年轻、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好奇"的因子,永远跟得上这瞬息万变的时代……这也许,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方式。昨天我爸微信跟我视频,听到北京最近又开始雾霾的时候,他表示十分同情,当然也不无得意地对我说:"我在三亚蓝天白云,穿短  相似文献   

5.
兰陵 《女性大世界》2006,(3):138-139
女人无法理解男人说谎,就像男人无法解释女人善变一样。在女人眼里,说谎的男人品质往往值得怀疑。如果这个男人解释不清,较真的女人就会非常失望,事情就会演变的让人啼笑皆非。男人为什么撒谎,什么情况下会说谎?女性如何识别良性谎言,排除两性之间的感情故障?走进男人的谎言,解密男性世界的语言含义,了解他们跟女人的不同之处。也许,两个人的空间,就会多一份默契与体贴。  相似文献   

6.
梦想的勇气     
前几天.我跟几个正在念高三的北京中学生聊天。当谈到“理想”这个古老的话题时,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让我大吃一惊。我以为这些男孩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然而,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谈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云玉 《公共关系》2001,(2):71-71
留着长指甲的男同事是不是有点让人不舒服?一跟老婆通电话就没完没了的男人是不是挺招人烦?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事情在同屋的异性眼里也许并不一定美妙,所以作为职业女性还要多“检讨”自己,杜绝以下行为:  相似文献   

8.
4月1日是个日子。就像说某人是个人物。这一天是北京狗的节日。因为北京正在修改《限养法》,这一天把修改草案公布在首都之窗网站,征求市民的意见。此前北京的狗金贵呀。不是狗价,而是注册费。养一只狗,第一年交注册费5000元,以后每年2000元。注册费就是上户口。北京人新生儿上户口要工本费2.5元,于是狗比人贵2500倍。北京人想不通,北京人舍不得钱,于是十有八九就“黑”着养。白天猫在家里,早晚外出遛狗,4只眼(人2只,狗两只)四处寻摸,听到风吹草动撒腿就跑。有  相似文献   

9.
曾舞浪漫红尘中给阳光和细雨一个面子跟大家一样.这俩也常常锅碰铲,铲碰锅.吮着天下夫妻的必修课——一吵嘴。有一点也许跟大家不一样—一他们。食有禁忌。说出来你听听。他的禁忌是:阳光大好的日于.不吵.理由有三。其一:阳光大好的日子‘他要{KFI九G..大功...  相似文献   

10.
祝汉宾 《老年世界》2008,(18):23-23
孟立志、胡亮、德云泽、孟军、孟旭光,这5个人的名字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几乎无人不知,连他们的家人在当地也成了明星。因为他们作为国家队队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们是莫旗曲棍球向世界的又一次展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莫旗人,而且其中有4人为达斡尔族。他们代表着莫旗曲棍球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11.
一个煎蛋     
每天,她都要为自己和丈夫煎两个鸡蛋。那时天还没亮,夜空闪着稀疏的星——他们也许是这个城市里起床最早的人。丈夫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每天往返着一条固  相似文献   

12.
    
流苏 《女性大世界》2006,(4):129-129
男人和女人都爱吃藕。 从结婚的那天起,他们就经常买藕做了吃,两个人还常在一起研究藕的吃法,他们丰富的知识几乎可以编一本怎样做藕的书了。他们不光爱吃藕,也渐渐喜欢上了莲花,两个人在阳台上放了个大缸,专门养莲花。有人说,看人家夫妻活得多有情趣。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分开一会儿就觉得想念。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会说说得人笑,不会说说得人跳。跟人交谈,一不小心,便会让人不高兴,原因多是由于语言不得体造成的。现在,我们试将言语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提出来,以便绕过这些陷阱,踏上人际交往的坦途。不分场合说话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一些话私下说,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如果放到大庭广众中说,便会让人不舒服。如有一自以为跟对方关系不错的人,在大家正在讨论问题的间隙,十分关心地问人家是不是昨天家里又吵架了,脸上的伤是不是被妻子抓伤的。这话如果放在只有他们两人在场,对方也许不会生气,可周围都是同事,弄得这个人…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家里养过鸡,养过猪,也养过牛,但从来没有养过狗。好像是忽然之间,我们都长大了。家里盖起了院子,却是一个空空的院落。只有母亲一个人守着。父亲常年在外干活,有时要半个多月才能回来一趟。像住旅馆一样住上一夜,  相似文献   

15.
关尼亚 《老年世界》2006,(10):24-25
对待老人,应该是厚养薄葬,还是厚葬薄养?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在谈论着,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让人产生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程应峰 《老人世界》2013,(11):29-29
这是我一位患肺癌的同事,在临终前几天跟我说的一个故事: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老者问:“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答:“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7.
赵文静 《老年人》2008,(5):29-29
周末在家陪母亲看电视,一档关于美容的节目让母亲很是感慨,她说,看看现在的人多有福,多会享受,硬生生就把个四十几岁的人美得跟个三十岁的人一样。不像我们那会儿,风吹日晒的,三十不到却像个四十大几的人了。母亲跟我唠叨着,看得出,她是打心眼里羡慕。  相似文献   

18.
相信很多人看过王宝强主演的电影《盲井》。影片中王宝强所饰演的矿工生于农村,家境贫穷,更没上过学。像他这样的一批年轻人受到村里“大哥”的蛊惑,来到了一个小型煤矿当起了矿工。他们不但要冒着生命危险在井下作业,更要承受着矿主和工头无休止的压榨和欺骗。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又何谈有什么精神生活,也许只有一个深藏心底的梦来牵引着他们在荆棘中蹒跚……  相似文献   

19.
感恩节也是“扶贫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著名的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我们从电视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美国人过感恩节的热闹场面,也会看到布什总统赦免火鸡的有趣画面。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据说跟“五月花”号载着102名清教徒到达美同之后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们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北京人上海人东京人大阪人———日本青年访谈之六申小龙到过中国或对中国有所了解的日本人,都会惊异中国各地风土人情如此不同。而北京和上海,又是他们经常议论的两个城市。他们由这两个城市的异同,很自然地想到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异同,而议论的中心,则是这两对城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