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曾念长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2):60-64
文学生活既指文学专业从事者建立在文学活动之上的日常实践,也包括普罗大众与文学的日常接触。而文学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生活,更多指涉前者。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文学生活发生了两次中心的转移,而最近一次的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还在进行中。这种转移的重要后果就是导致文学场的裂变与隔离,当代中国文学场由此形成单位制文坛、市场制文坛和学院制文坛三元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樊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10-13
当代文学上承元杂剧余绪,创作了一些颇为优秀的作品,这既可见出当代文学与元代文学的历史联系,又为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3.
纪兰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从中国古代情变叙事文学中可以明显看出,空间转移是其情变的一个重要甚至直接的因素,因此构成情变文学的叙事动力。而返乡回家、进京或发迹他乡则成为两种主要的情变模式。导致情变的空间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纪兰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9-62
从中国古代情变叙事文学中可以明显看出,空间转移是其情变的一个重要甚至直接的因素,因此构成情变文学的叙事动力。而返乡回家、进京或发迹他乡则成为两种主要的情变模式。导致情变的空间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周维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17-22
新世纪,回眸延安文学研究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面对延安文学研究“黎明前的黑暗”和学界对“延安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理解混杂的事实,在前人学者延安文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当代延安文学研究的学理转变脉络,阐述延安文学学科规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兼谈“延安学”构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金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55-60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都是有着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文学史概念,不容混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章从澄清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澄清近年来一些研究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杨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86-90
以延安时期的报刊研究为切入点,从传播学视角进行探析,认为报刊在延安文学传播过程中的职能及其拓展表现在:议程设置与话语的构建,创作实践与批评的互动,受众培养与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定位,创作主体的聚合与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成等方面;强调回到历史叙事的现场,从文学作品传播的媒介及其规律入手,应成为延安文学研究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樊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70-75
文章通过对当代政治家、文学家关注明代历史、继承或改写明代文学遗产的成果的描述,揭示了当代政治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深刻而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周维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31-35
中国现代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作为长期存在的两种研究向度在近年来却遭遇危机.以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的形成为例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的形成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反映论"和"纯文学"积弊的结果,其出现的合理性在于其对"政治反映论"的批判性,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格局的偏狭,以及对延安文学作品超越价值的压抑,使其成为延安文学研究中新的意识形态.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形成过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出现隔离的本质对"文学性"理解的偏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从"价值论"向"发生论"的转变中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本朝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3-19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新中国不得不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行国家垄断,文学的生产资料也被国家行政部门所收编,实现有目的的调剂和配置。国家借助纵向管理模式,通过层层下放建构管理的等级制,文学刊物和文学传播日益被科层化和机构化。尽管此时也有人提出并尝试创办同人刊物,却很快就被扼杀了。文学生产资料的统管与控制使文学刊物出现了同质化和类型化倾向,缺乏自己的办刊特色和风格,从而也影响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1930年代证明五四“新文学”的合法性,《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编纂《文学论争集》时,通过否定“旧文学”来强化其“新文学”立场,但将学衡派这样的现代性矛盾统一体贬为“复古派”,暴露了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的排他性和策略性,《大系》也因此割裂了自己和传统的联系,窄化了“现代文学”观念,这种遮蔽和重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卫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50-54
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本是反对新文学的,由于朱自清的介入和时代的急剧变化,刊物逐步向新文学让步,最终被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欧阳文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6):67-69
"网络民主"是一种真正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民主,虽然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但与社会现实其实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对当代社会民主化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在网络民主的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主要表现在:其一,从创作主体看,文学走向了"泛话语权时代";其二,从创作内容看,由底层叙写的"底层文学"迅速崛起;其三,从文学接受看,形成了一种"交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45-52
文学教育是文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长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文学教育学科定位紊乱,工具论教育认知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致使当代文学教育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熏陶、思想引导和知识传播的多重属性,需要正视和探索文学教育的合理学科定位,促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切实可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长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77-183
"创意写作"不仅是教育改革话题,而且是文学创作话题,创意写作的兴起意味着当代文学热点的切换。从创作思潮演变和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世纪以来"创意写作"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的盛行具有一脉相承的关联:1.共同的与时俱进。"纯文学"划清了其与"左翼"革命功利主义文学观的界限,从而激发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活力;"创意写作"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2.相通的创新精神。"朦胧诗""实验剧""先锋小说"分别代表先锋派在诗歌、戏剧、小说领域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纯文学"说法流行时代的文学创新特征。"创意写作"将"创新""创造""创意"作为评价标准,创作者不用纠结作品的形式、归类、命名,从而将精力用于个人智慧、天赋、技能的发挥。3.强大的引领能力。"纯文学"概念为介绍和引进国外文学理论方法创造了条件,开拓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新局。"创意写作"正成为文创产业的一面旗帜,引领全产业链的文学与文化产品创作。 相似文献
16.
樊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22-30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与传统酒文化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两者在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酒与浪漫主义,酒与作家、革命家、农民、“愤怒青年”等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因缘。了解这些,既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人生观中的丰富意义,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性格中的温柔敦厚与挥洒真情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7.
顾凤威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62-66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人类文学创作主潮之一,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它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而对它的理论却有太多的争议。如何界定和评价它在当代文坛中的价值和向度仍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此提出自己若干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一步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永远跃动着伟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帅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76-80
在解放区文艺中赵树理被树为方向性的作家,原因在于赵树理创作的意识形态性.方向意味着一种确定的文学规范,由此当代文学规范开始了定型化的过程.建国后作家的身份发生了转型,作家被纳入政治体制成为新型文艺工作者.建国后对赵树理评价的演变,表明赵树理与当代文学规范的冲突.而冲突的实质则在于文艺战士和农民作家这两种身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王艳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6):37-40
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滥觞于延安文学时期。建国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唯一合法的文艺纲领,为了巩固文学的新规范,除了从政治文化上控制作家,把作家们纳入到体制内之外,还从文学选本上标示出文学创作的倾向。通过对作品不断经典化的过程,既对不符合新中国文学规范的某些现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否定.又对当代文学的创作进行了示范性引领。选本与经典在巩固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