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一周年,院书画研究组于六月十二日始举办书画展。 这次展览,共展出书法、国画、水彩画、素描等美术作品三十七件,其中大部分是我院师生员工的新作。 我省著名书画家、全国书法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分会秘书长由甲申,黑龙江省书法协会理事、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席陈鲁颉,市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书坛新秀张戈等同志的作品,应邀在这次展览中展出。  相似文献   

2.
印章是我国书法和雕刻艺术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又略有不同,故称为“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术中的孪生姐妹。篆刻是造型艺术,以汉字中的篆书作为主要造型依据,通过镌刻在事先准备的石头(载体)面上来展示美的这一形式称为印章艺术。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篆刻艺术大师,他饱览各家藏品,开阔视野、提高眼界、斟酌各种流派、接受各种提示,打开自己的思路,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价值。齐白石篆刻艺术堪称继吴昌硕后篆刻艺术的又一高峰,其印章艺术的美学思想总的分为书法美、章法美、刀法美、边款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中南论坛》2009,4(3):F0003-F0003
汤晶晶(1978-),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教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类书法大赛中展出并获奖,多幅作品被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相似文献   

4.
书法袁卫平     
1964年生于天津。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作品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大展、全国隶书大展、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扇面名家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览,并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械和各界知名人士收藏。  相似文献   

5.
《山西老年》2011,(3):38-38
袁浩基,1943年生,山西省水利厅原副厅长。2003年退休后,潜心学习书法、国画、篆刻、楹联。现为省书协会员、省关协会员、省楹联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在全国、全省展出。1983年至1989年曾在右玉县担任县委书记七年,为建国以来18任县委书记中的第12任。  相似文献   

6.
程振荣学习书法、篆刻纯属偶然,读中学时他受到同学的影响操刀弄石,不经意间激起兴趣,继而乐此不疲,心无旁鹜地全情投入,至今已超过三十年。他在学艺路上苦苦探求追寻,"非人磨墨墨磨人",近十年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入选了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  相似文献   

7.
篆刻需要脑、眼,手的全面配合,对健身健脑大有益处,李岚清同志就是从71岁开始学习篆刻的。同学习书法一样,学习篆刻也必须从临摹优秀的篆刻作品开始。临摹篆刻作品,必须精选范本。汉印是篆刻艺术的精华,初学者最好以临摹汉印为起步,总的要求是要获得形神俱似的艺术效果。一般来说有两种临摹方法:“蒙影法”、“双钩法”。  相似文献   

8.
1991年9月金秋,邹涛为了和已*在日本东海地区的中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娇妻团聚,来到了日本。从中国来到日本的艺术家,人数众多,蔚为大观,但真正获得成功,能执东瀛艺术之牛耳音,鲜有其人。邹涛是俯仰著5O00年文明的历史来到日本的,他把艺术大树的巨大根须仍然牢牢地扎在祖国的大地上。所以他身在东瀛,却时时西望中华。1992年他的作品继续在第五届中国书法篆刻作品中人选,并在第二届东京、北京书法联合展中展出。1994年他的作品又出展第三届中国篆刻艺术作品展、中国四川国际书法展。他在从事书画之馀,很用心於中日书法交流之事…  相似文献   

9.
沈子善(1899-1969),又名沈六峰,江苏六合人,生前为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主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他于现代书法教育极为投入,因而也是他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所在,兹从以下几方面分别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大型甲骨著录书的出版和甲骨文知识普及,在我国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甲骨“热”。不少书法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篆、隶,行、草,而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要求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促使不少书法家开始涉足甲骨文书法。因此,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甲骨书法篆刻家。甲骨文书法与篆刻,是我国墨苑里的一只新花。由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甲骨文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不嫌丑陋,愿在这里就甲骨文与甲骨书法谈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看法。不妥之处,切望指正。  相似文献   

11.
齐燕铭是我党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革命家和领导干部,他在文学戏剧、文物书法、金石篆刻以及经济研究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并卓然成家。他青年时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诗文研究,写有专著;他在延安时期编导了数出京剧,开创了京剧改革的新纪元,得到了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函的高度评价;他的书法篆刻谨严古朴而气势雄放,被方家视为精品;他长期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60年代又在文化部工作,成绩卓著。他是一位由普通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楷模与榜样。  相似文献   

12.
Sunnie  陈琦 《21世纪》2009,(6):30-31
慕名见到李燕生先生,是在好友的引荐下。 在京郊别墅区李燕生先生的家中,一身中式装束、轻身健步的李燕生像极了武林中的太极高手,但看他豪爽开朗的外表,真的很难把他与书法篆刻大师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游嘉瑞独创的寿山石微雕案头摩崖石刻,融诗文、书法、篆刻、微雕、奇石、赏石为一体,巧借寿山石之华采,使两者达到艺术和谐统一,再现了大自然扑朔迷离的万千气象,展示了微雕世界澄澈幽隐的门淘天地。  相似文献   

14.
在一幅幅带有浓重个人风格、体现杭州1特色的山水画、花鸟画及书法篆刻作品前,大批笔墨丹青的爱好者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5.
政治思想研究会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及时了解掌握社会舆情、推广调研成果应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的有效形式。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时期,也是各地市建设富裕和谐的苏南强市的关键时期,政研会工作更应围绕全市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16.
万然 《源流》2012,(3):74-75
在广东平远县,有这么一家人,父子四人都是艺术爱好者,而且在书法、篆刻和摄影上颇有建树。他们把客家文化人对现代艺术特质的感悟与客家民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以书画、篆刻、摄影等艺术形式为  相似文献   

17.
楷书对联“读心中名文,听本真妙曲”是王治国先生参加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的作品(原作是长达八尺的榜书巨联)。 王治国,字安轩。国家一级美术(书法)师,专业书画家。现  相似文献   

18.
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方寸之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蕴,并以极强的民族性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本文从赏析视角对其独特样式语言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10,(30):68-69
徐利明,1954年2月生于南京。现为文学博士;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文联特聘研究员和评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书法篆刻展赛和学术研讨会评委。  相似文献   

20.
结识徐雄关的几年以来,我一直是以崇敬的眼光看他的。一是他的勤奋,二是他的书艺。以徐雄关的年纪,书、画、印俱能,尤其书法篆刻达到如此之高度,以笔者陋见,在浙江也是很少见的。我每到一地,喜欢逛一些经营图书、文房四宝、地方风味之类的店铺。1997年秋,我初到椒江,在三味斋店堂中得见一幅篆刻作品,作品装裱精致,诗堂为篆书“耕石楼印痕”及几行行书题款,署“寒石雄关”。其篆刻不论刀法,还是布局都很显功力,书法更是磅礴、雄强,沉着而潇洒。店主说,这是椒江青年书协会长徐雄关的作品。从此,我与雄关相识,经常为书法而促膝长谈,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