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的混淆,从而出现将儒学等传统思想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方法论迷误,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易产生误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形态为本质属性。从政治经济基础、构建路径到最终价值取向等要素构成的基本逻辑构架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之下完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儒学等其他思想体系,后者充其量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明确这一点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与构建方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是基于不同尺度而划分的两种社会形态;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完美契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主义人格从抽象到具体由核心、层面与环节构成,核心是指社会个人相对于资本与权力的独立性,层面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由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人格构成,环节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的任何一个层面是由社会个人对其所在社会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等活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控制权、决策权等一些基本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5.
白立强 《南方论刊》2006,1(3):13-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概括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西方关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在我国新时期实践中的最新发展。邓小平分析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趋势的关系。找准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方位,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历史命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  相似文献   

7.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执政党的执政新理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是人类历史上先进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发展终点必将是共产主义社会:两者的目标都是建设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这个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同时,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是分不开的,因而该命题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无论是中国先人还是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根据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底蕴。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最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飞跃;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协调社会矛盾,抓住各种有利条件,开拓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传统文化中"和谐"理想的现代翻版,而是根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无论从理论内涵、生成语境还是从时代条件、社会形态特质来看,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和谐"理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这两种基本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建构和谐社会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本尺度。由此观之,前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真实的社会和谐状态,开启并推进现代性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亦复如是。和谐社会具有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共产主义实践,就是要解决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发而其自身不根除的社会冲突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本质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张国良  鲁雷 《理论界》2007,(8):66-67
合法性是民众对现存政治系统的基于内心自愿的认同和支持的能力和特性。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当前,我国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巩固执政基础,我们党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题,它对于整合我党执政的旧的合法性基础和开拓执政的新的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论题的提出成为我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又需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保障,还需要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作依据.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才能稳固,才能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又需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保障,还需要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作依据。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才能稳固,才能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阐释,并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中总结出其特点。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客观要求。最后本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德性基础。从发展角度看,德性发展与演进有独特规律:德性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德性的发展需要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借鉴;德性发展的根本在于道德建设创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德性的发展和演化规律,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巩固德性发展的根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握德性发展的方向;增强文明之间的时话,提高德性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曹延莉 《理论界》2009,(8):32-3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人、依靠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具有其突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价值。诚信伦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促进经济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生活保持活力和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二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空隙。和谐社会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深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0.
蔡德麟 《学术研究》2002,2(1):10-15
本文认为 ,深圳特区20多年来所实现的历史飞跃 ,是社会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 ,它真正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过渡 ,初步成功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思考探讨的空间。本文立足深圳实践对“生产力是否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形态的第一要素”等两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