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尊老"列为家庭美德建设之首,不仅是基于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客观现实,而且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2.
百善孝为先     
《新天地》2007,(11)
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有位清瘦的花甲老人,手拉着满头银丝、双目失明的耄耋老太,在院中散步,那就是我的邻居老于和他的九旬老母。老太太患白内障、青光眼,多方求医无效,于88岁双目失明。老于怕老母寂寞,陪着唠嗑、读报纸、讲故事,与老人手拉手在院里  相似文献   

3.
百善孝为先     
前不久,一位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个星期天,她陪同女儿上街买鞋子。母女俩走进一家商店,妈妈看中一双旅游鞋,真皮的,款式也不错,标价98元,可女儿死活不肯要,非要买一双进口名牌的。妈妈拿在手里一看,一样的皮质,式样也好不到哪去,可是价钱足足抵得上之前的5双!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工资不高,实在舍不得花钱买这样的进口名牌鞋。女儿说,你去我们  相似文献   

4.
百善孝为先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他还有一个相当高的官位。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坐在樊迟的车上,告樊迟说:“孟孙(孟懿子的号)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的重建已成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也是我们对待和谐观念科学的、理性的态度。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及其行为规范,对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在当今社会,孝道观念淡薄甚至缺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传统孝道基础之上"新孝道"的提出,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孝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在青年群体中有着新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孝文化"的传承做出引导,对培养时代新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慧 《华人时刊》2012,(4):8-11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逐渐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日韩等地的"潮流"则成为不少青少年追逐的目标。然而就在近几年,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穿古服、读古籍、听戏剧、过民俗节……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传统文化知识并不丰厚,但却表现出一种捍卫传统文化的坚定心态。这是一批被称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终于让世人看到,传统文化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复活后的绚烂。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8)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可以依稀地看见。可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减少,他们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相似文献   

9.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中,传统孝文化由祭祀祖宗的宗教意义,发展到敬养祖亲的人伦意义,最后泛化为一切封建道德的基点和准则。传统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泛化的转换,从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和扭曲人性的思想武器。鲁迅解构了传统孝道泛化后的愚孝以及孝文化对女性和孩子的戕害,在解构批判的同时,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鲁迅的非孝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独具特色、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别的就是"孝"。中国传统孝文化本身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它对维护古代中国家庭和谐、国家和谐和社会的普遍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精华,消除其消极影响,使其在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过程中,仍然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基础和核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传统孝文化的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在新的时代,对传统孝观念的扬弃和对世界优秀伦理文明成果的整合,是传统孝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必然要求。因此,传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涵,加强现代孝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年论孝     
正又到一年团圆时,凝望无数整装待发的身影,在千里之遥的那一端,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企盼中度过的"俺爹、俺娘",他们鬓双白,容已老,一年年的孤单,只在这样流传千年的节日里郑重等待,等待那举家团圆的时刻。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在如今交通便利的年代里,时事的变迁已超乎当年圣贤们的想象,我们不必讨论是否子可远游,但远游之后,勿忘了回家的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对"孝"的赞美,对"孝"的提醒,对"孝"解说都不绝于耳,所以古人重孝。相比之下,新年代的"孝"的教育则只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一课带过,甚至一句带过。所以,总看到人到终老总伤悲的父亲母亲们……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根植于西方文化,在引入我国后,其本土化过程面临各种瓶颈与阻碍,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其本土化的过程步履维艰。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源头性意义的孝文化与社会工作之间则具有一定的适切性,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文化根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颜文姜以德报怨,以孝道侍公婆而演化为神的故事在博山代代相传,妇孺皆知。每年博山区都会举行热闹的庙会来纪念颜文姜。从颜文姜身上所体现的"孝"与"善"催生出了博山特有的乐善好施,崇尚孝道的淳朴民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地域性优秀的民俗受到破坏。颜文姜民俗的代代传承给我们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实学研究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在中央党校南院升平颐和论坛中心开讲。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应邀到场,作《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专题讲座。来自全国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近百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6.
    
单位浴室对外开放后,经常看到一对父子来洗澡。父亲可能有80多岁,儿子也有60出头了。父亲瘦高得有点佝偻,嘴里没有一颗牙,时不时流淌着口水。父亲患有中风,进出浴室都得搀扶。儿子侏儒,虽说脸色比起父亲有些红润,但满脸如风干核桃的皱纹足以看出他的精力也有限。然而每次前来洗澡,都是儿子骑着三轮车拉着父亲,而后帮他脱衣、搓洗、擦拭、穿衣……起初,浴室里的工作人员害怕老人有闪失,到时有理说不清,想拒绝他们来洗澡,然而,儿子一拍胸脯说,有我儿子在,你们怕什么。大家为儿子的举动所感动。渐渐人们习惯了,习惯了等他们洗完澡出来让出一条路,挑两双防滑的拖鞋给他们,更  相似文献   

17.
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唐代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孝文化的核心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唐统治者普及《孝经》、旌表孝行、奉行尊老国策、设立孝名科目以孝举人选官以及制订严密的法律条文,对各种不孝犯罪行为予以惩处遏制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运用。有唐一代封建统治相对稳定,社会秩序相对良好,与唐统治者注重"孝治"所形成的浓厚孝文化气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孝"意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原点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莫不发端于此。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伦理及政治功能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孝"的发生发展是民族心理中族类不朽精神的逐步张显过程,传统文化尤其是其分支民间文化中"无后为大"的孝意识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人超越死亡焦虑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妙联劝孝     
成春到 《老友》2010,(9):53-53
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共有10个女儿,都已出嫁,日子也都过得可以。但是,受俗念"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孝"伦理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一直是维护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社会规范.孝伦理基于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强调儿女应当"事亲"、"敬老"以回报父母,由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到蕴含其中的父母与儿女代际间的社会契约法律关系.而且,这一契约关系得到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强有力的保证.这一契约关系在古代传统社会里有其合理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仍有着符合时代需要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