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集团是一些有着某种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们在公民和决策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利益传递机制。西方国家的政策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本质上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过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并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这对进一步疏通民众利益诉求的管道,提升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利益集团表现出明显的“自利性”的特征,因此,政府必须采取适当而又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2.
刘轩 《日本学刊》2007,(4):64-72
民营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革现存社会组织结构,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在推进民营化的政策过程中,由于特定制度环境的影响,政策过程可能会偏离政策自身的价值取向。战后日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虽然两次民营化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分割性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决策体制下,经过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博弈,使民营化偏离了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最终只是基本满足了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目前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颇为流行的“循序渐进”概念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体制转轨过程的各种问题,因为各种体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否则会出现体制“不协调成本”。文章提出了“平行推进”的概念,作为改革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它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某些体制的改革“超前”和“滞后”(瓶颈),都是无效率的。在所有领域(包括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都同时积极推进改革,同时考虑各种体制之间在转轨过程当中(也就是在没有彻底完成改革之前)的相互协调,应是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方法。  相似文献   

4.
社区自治中的利益博弈--以南京"中青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流 《社会》2004,(4):31-33
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小政府、大社会”政策的实施,使国家权力从社区中逐渐抽身而出,特别是90年代的住房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单位的诸多功能日益向社会转移,传统的“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社区自治被提上日程。社区自治可以简单理解为把社区建设成自给自足的实体,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本文关注的主要是政治层面。一般来说它具有内外两层含义:(1)对内部事务自主决定;(2)对外作为一个利益整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工作行政涵义的理解比较宽泛,往往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行政”、“社会福利行政”等几个概念替代使用。在关于社会工作行政的范围方面,也存在着从政策过程、或从政策构成、以及从政策层次等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的解说。笔者在对“社会行政”、“社会福利行政”和“社会工作行政”三个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社会工作行政涵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论外在制度创新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在制度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同利益集团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强势利益集团主导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重新界定社会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博弈乃至斗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更适合于分析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引起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初始条件、核心决策层的偏好与利益、利益集团的构成结构与力量对比、利益集团博弈方式、公共决策形式、形成公共社会决策力的共识与共有理念等六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庆宝 《社科纵横》2012,(11):13-14,27
“和谐社会”指社会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先进、社会系统和结构合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和衷共济、和谐推进、协调发展,社会成员各尽其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平等相待,相互配合的融合的社会生成状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和谐”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和谐”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状态的构建不同于自然界的纯粹自发的和谐状态,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学把社会成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动称作“社会流动”。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流动可分为“垂直流动”(一个人从地位较低的阶级或阶层转进到地位较高的阶级或阶层,或者相反)和“水平流动”(在同一地位的人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一生中的流动”(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地位的变化)和“代际流动”(两代人之间的流动)、以及“结构性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方面或社会方面的革命、变革引起的阶级阶层结构或人口地区分  相似文献   

9.
一、现实的问题在我们所经历的社会改革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是:受到批评或贬损的行为或现象在公众心目中反而身价更高,在现实中畅通无阻,而那些受到表扬或提倡的行为或现象反而遭到冷遇,寸步难行。换句话说,受到社会的规范评价肯定者总是难以得到利益的奖赏,而受到奖赏者却通常是遭到规范评价的否定。有人从公众的逆反心理角度来理解这种反常现象,这显然是把具有广泛社会涵义的现象还原到心理层次上;也有人从社会变革时期新旧体制交替之际“规范真空”的角度加以解释,却没有把这种“真空”的具体历史内容和过程揭示清楚;还有人侧重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越来越要求其成员是高质量的“社会人”。随着控制人口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能否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能否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使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则是维持代际关系、延续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创造力的过程。个人的社会化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童年社会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时期是人格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王彪 《社会工作》2011,(16):94-96
房价泡沫已成为当今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的住房问题在性质上不仅仅应该属于经济范畴,它更应该属于社会政策范畴。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语境中,运用社会学视野能更好理解我国经济腾飞的背后为什么还会围绕着住房引发一些列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也只有以社会政策的视域才能更清楚、理性的透视转型期房市改革路径中的各方力量博弈过程。在发展型社会政策和利益博弈两个时代特征下,聚焦房市泡沫困境,反思今后住房改革方向意义非常。  相似文献   

12.
浅析日本《劳务派遣法》的沿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日本<劳务派遣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日本雇佣制度的影响.<劳务派遣法>从最初的立法到后来的大幅度修改,是立法者和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顺应了日本社会对雇佣制度的改革要求.据此形成的劳务派遣制度使日本传统雇佣制度即"终身雇佣制"得以维持的同时,促进了其向"组合雇佣制"的演进,也给日本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造成了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论民主与利益、利益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主的终极目的来说,利益满足是民主的根本动力;但从民主的产生、民主的实质和民主的活力源泉看,实际上真正对民主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是利益矛盾。一定的利益差别,必然造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任何阶级、阶层或集团都希望掌握国家权力,或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影响国家权力的行使。但只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及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民主政治制度,才为各种利益集团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提供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条件,而且利益集团与民主政治的确密切相关,并实际威为民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对民主政治的参与存在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不但有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也会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当企业改革大潮涌来的时候,承包租赁、优化劳动组合、分配机制的改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接连出台,使旧有的“大锅饭”体制被迅速冲破,这必然会对一些人的个人利益产生强烈的冲击。平安梦的破灭也导致了一部分人的心理严重失衡,强烈的传统“自卫”意识在一些人头脑中畸形地萌发了,即要奋起反击来保卫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18个年头了。十多年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既是一条渐进的量变的路,也是一条总体向前又偶有曲折的路。时至今日,我们的改革已有相当的量变的积累,但又仍未实现根本性的质的飞跃,这除了社会改革本身所具有的艰巨性特征外,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在改革思路、改革方案、改革措施的设计上缺乏哲学思考。往往是陷入单向、孤立思维,一厢情愿,形而上学。什么“一包就灵”、“一股(份制)就灵”、“一破(产)就灵”等等;还有的把人统统视为纯经济动物,人人唯利是图,唯钱是举,唯有用利益刺激…  相似文献   

16.
利益集团显性化引发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集团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益集团与一般利益群体不一样,它有明确的政治参与和政策游说行为,是一种意见表达的主体,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利益集团的出现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运行也存在着某些现实的或潜在的消极影响。对待利益集团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是保证其体制内倾向,避免其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面;其次是政府要保持超越性和公正性,避免陷入利益集团纷争;最后要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引导利益集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安锐 《唐都学刊》1997,13(1):19-22
我们国家把“抓大放小”作为今年企业改革的政策导向,是一种新的改革思路。然而,对“抓大放小”的理解存在歧义。本文就“抓大放小”的内含、实质,以及对实践的指导功能等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马克思的这段在他的全部人性论述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名言往往被理解得很狭窄,在不少场合甚至遭到误解。有三种常见的片面理解或误解:第一,把社会关系的总和归结为生产关系或阶级关系,把人的社会本质归结为阶级性,忽视了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本质的完整内容;第二,在谈到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本质的发展过程时,仅仅注意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提到福利,大多会想到“生活方面的利益,特指单位对职工,社会对民众的经济照顾”①和优惠。其实这只是社会福利的经济保障作用。社会福利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作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社会福利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通过实施福利政策或福利活动来满足社会公众心理和精神上的合理需求。狭义上,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通过实施福利政策或福利活动来满足社会弱势群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合理需求。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狭义上的作用,及实施社会福利对老、弱、病、残和精神障碍者等…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自利性与行政权力畸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光胜 《探求》2000,(4):48-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强市场、强政府”为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政府作为社会的一个利益集团,其固有的自利属性极易膨胀。如果对政府的自利性行为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一方面它将导致政府腐败,使行政权力在一些官僚手中发生畸变;另一方面又会极大地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时会导致政府丧失控制社会的能力。因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政府的自利性的关注,让政府的自利性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公共权力更好地为社会利益服务。 一、政府的自利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政府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