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行政权力的重新定位和划分问题,我国历次行政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以及"重塑政府"等三个交叉相继、和谐共生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贯统一、和谐递进的完整逻辑过程,并基本形成我国行政改革战略体系: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行政管理体制以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目标,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以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为诉求。未来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应继续以"重塑政府"为基本目标诉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行政是作为宏观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作为微观的文化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文化行政转型是指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行政转型的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行政转型的直接手段,而体制、机制创新是重建文化行政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创新,具有行政合同的属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和契约自由的客观要求。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必须革新承包经营关系,变行政合同为民事合同;变革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由直接行政干预转向宏观调控;司法介入承包经营关系,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质上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设计.本文以实现区域政府合作为着眼点和切入点,围绕主体、机制、模式、规范等行政管理体制基本构成要素,在深入解读区域政府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武陵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西部各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滞后的问题已是制约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上有大作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谐社会的构建,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创新,加快体制创新系统建设,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府预警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理论(续篇)》是在《政府理论》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政府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其理论创新之一就在于明确提出和论证了行政及行政管理、行政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政府治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强弱和兴衰,政府治理应该中国化、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道德化。该书的出版,必将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的理论资源,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提升我国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刘建辉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家社会高度合一的政府治理模式,革新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推进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提高社会自治能  相似文献   

8.
刍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而如何通过政府活动"合法地借助权力"来确保整个高等教育稳定、协调、高效地发展,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化模式,将高等教育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既是行政当局对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主要职责,也是实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级政府管理是整个政府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县级政府管理创新更具迫切性.国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我国县级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县级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理念与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现今中国高、尖、细 "金字塔"型行政级层次使得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政府职能转变迟迟不能到位;增加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极大地影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效!要顺利、有效地推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尤其是行政级次的优化设计势在必然!减少中间层次,扩大管理幅度,构建扁平化地方行政级次是我国地方行政级次改革的根本方向.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与其他改革措施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避免"形式上"的扁平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要处理好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科学地构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而学校内部的政治领导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等多元权力主体构成,使高校治理结构呈现出相当复杂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运行问题。通过对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提高学术权力、约束行政权力、优化高校管理制度和转变政府调控方式等四个方面,探究了促进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平衡运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管理过程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有别于企业、商业管理,也有别于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其管理过程所遵循的共性规律是“运行机制”。本文阐述高校管理过程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整体优化机制、效能机制,并结合实际例证说明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建立适宜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清晰地划定政府行为边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性制度环节。建立和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有助于廉洁政府、阳光政府建设,通过明确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推进的要求、建立行政机关权力清单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行政权力清单的持续性等手段,则有助于切实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有限政府要解决日益扩大的行政事务,必须借助于政府以外的力量,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于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种变革。政府职能内部市场化、政府职能非行政化、公用事业民营化、政府参与市场运作是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的突出表现。目的的公共政策性、手段的市场性、意思表示的政府主导性、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法律适用的综合性是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的主要特征。为使市场机制在行政权运行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优势,必须从适用范围、审查制度、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估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节约型政府中,信息化不仅是战术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路.针对中国政府行政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共享破除“孤岛效应”,打造阳光政府;技术上,有必要以顶层设计电子政务架构、再造政务流程、遏制政治腐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6.
区域行政协作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从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关系基本态势出发,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地方政府协作关系形成、区域行政协作多赢格局的内在动力、地方政府区域间协作的起点与关键,并运用健全需求表达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础等改革方式,以期重构区域行政协作体制。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角下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是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律信仰、强化程序意识;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提高立法质量、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严格行政执法,必须端正行政执法观念、转变行政执法职能、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建设法治政府的保障是完善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  相似文献   

18.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孕育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科学的执政理念之中.对于行政决策来说,法律制度的硬性约束固然重要,但是行政决策主体的政绩观软约束更为关键.科学的政绩考核办法、民主的行政决策氛围、优化的制度运作环境可以有力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把绩效管理系统导入行政管理实践,以克服政府失灵,改善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能。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以及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行政评价体系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换句话说,政府绩效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评价体系能否建构。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在行政实践活动中,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失误还相当严重,故建立、健全行政评价体系应是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行政评价也是国内行政学界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铁路产权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铁路改革的方向与进程,而从产权实物形态入手更有助于对该行业产权关系的深入了解。铁路产权关系的特殊性,具体可分为因相应时空尺度上运输产品完整性与企业经营边界矛盾所产生的内部财产共用性问题,和由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体制所导致的外部不当控制问题。运营调度指挥是铁路产权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政府责任对铁路产权关系也有影响。铁路产权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破除行政垄断,然后按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原则对铁路行业进行重组并建立相应的交易机制和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