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载,鸦片以药材纳税报关进口,约始于明万历年间。然其泛滥猖獗,实在清代后期。清廷为根除鸦片流毒,于1800年下诏停止进口鸦片,并累谕各地方官查拿鸦片走私、擅种罂粟及吸食鸦片者。但终因吏治败坏,颓风难挽,禁烟法令形同具文。1835年,外国鸦片向中国输入多达三万余箱。不少地区罂粟田连阡陌,而且开设烟馆和吸食鸦片者大都逍遥法外。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对禁烟持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要求变通解禁,放松限制;有人认为应  相似文献   

2.
清朝鸦片走私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后逐年猖獗。清政府反鸦片走私斗争和鸦片走私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到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异常激烈。以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为导火线,使这场反鸦片走私斗争,最后走向了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接连失败,使其无力继续进行反鸦片走私个争。清朝反鸦片走私斗争,最终以悲壮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鸦片走私组织的研究 ,阐明了清代禁烟时期的鸦片走私状况 ,试图说明在清代禁烟时期鸦片走私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1923-1937年山东权利归还中国期间,日本并未停止毒化山东的活动,只是方式由公开进口毒品和实行鸦片专卖制度转为走私进口和秘密贩运制售毒品.在日本驻济南总领事和警察的纵容包庇下,日本侨民以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在山东各地大肆贩运制售毒品,严重地毒化着山东社会,给山东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陈化成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中殉国的民族英雄。陈化成升任福建水师提督之时,正值东南沿海鸦片走私猖獗。陈化成与林则徐一样,对鸦片毒品深恶痛绝。他积极支持林则徐禁烟,多次阻截英军的鸦片走私船,打击了鸦片走私贩的嚣张气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陈化成临危受命,调任江南提督,驻守吴淞炮台。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1842年6月16日),集聚于  相似文献   

6.
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走私贩子为躲避关卡检查,挖空心思藏匿鸦片。水上走私的贩子常把鸦片藏在定制的船蒿里,随船经水路运往各地。  相似文献   

7.
广州湾是法国在东亚鸦片贸易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在有名无实的"自由港"制度下,鸦片贸易实为鸦片走私;随着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政府的鸦片专控方式从专营转变为专卖,鸦片走私逐步从商贾走私走向官方走私。官方的长期隐性或直接的参与是广州湾毒品走私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毒品走私严重地扭曲了广州湾的经济体系,也是法国在东亚殖民大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鸦片是危害近代中国人的一大毒瘤,而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则是这一毒品的保护伞。本文通过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的鸦片走私情况,英国政府对鸦片走私认识的转变过程,以及鸦片贸易对英印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从英国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确立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的原因和目的,因此就从侧面说明,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起了主要作用,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浙江鸦片问题凸显。台州、温州等地种植罂粟和售卖鸦片,宁波、杭州、嘉兴等地鸦片走私猖獗,外国鸦片和本地烟土在浙江境内蔓延。地方官员面对外国烟贩、外省烟贩、本省烟贩、吸食者和盗匪游民等利益群体,积极调整措施,虽未能彻底遏制烟毒蔓延,却也提供了难得的禁毒经验。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制造的伪满洲国,是此后日本发动一系列扩大侵略战争的桥头堡和发源地,也是众多大规模殖民、奴化政策的实验场,在鸦片政策上也是如此。伪满洲国的财政制度乃至鸦片专卖制,都是在日本大藏省派出官僚的指挥和参与下制定的。整个伪满洲国的制度体系都采用了日本的模式。在统治区内大肆收购民间鸦片甚至强制掠夺,冒险到华北、西北各地以及国外采购走私鸦片,管理日朝侨民贩毒问题以及对上瘾者登录等,都表明在伪满洲国财政体系中,实施鸦片专卖制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政策。该文主要依据日文相关资料对日本当局控制下的伪满洲国贩毒事实进行分析,揭示其实质是日本为满足侵华需要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规模巨大的国家贩毒。  相似文献   

11.
略论曾国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庆年间(1796—1820),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与接踵而来的天理教农民革命风暴,如同滚滚惊雷,震撼着清封建王朝。英国侵略者对华的鸦片走私,变本加厉,特别是到了道光(1821—1851)初年,一道走私鸦片的黑流,滔滔不绝地涌进中国,与此同时,英国兵船不断在广州海域进行武装挑衅,英国侵略者并唆使张格尔在新疆发动武装叛乱,祖国的西北边陲也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不仅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期,也是英国国内鸦片消费迅猛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家都与鸦片有着不可或分的关系.文章以最著名的瘾君子之一柯勒律治为例,解读其作品与鸦片的关系以及鸦片意象的隐喻涵义.在诗人的笔下,鸦片对身心的负面作用被弱化,相反,鸦片成为浪漫想象的源泉与诗情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烟台开埠以后,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成为白银外流一大漏卮.直至清亡,受到山东经济结构调整和清政府政策的影响,鸦片贸易经历了从疯狂进口到逐渐萎缩的过程.本文以东海关原始档案为依据,揭示了鸦片生产贸易在烟台口岸及腹地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嘉道年间鸦片走私中的港脚商人张增瑞港脚商人是指十七世纪末叶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得到东印度公司允准经营对华贸易的商人,英文称之为countrymerchant。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和贸易额的增大,逐渐摆脱了东印度公司的控制,在对华贸易方面,极力从事鸦...  相似文献   

15.
论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日中战争(1937——1945)、太平洋战争等侵略战争中,鸦片政策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日本的鸦片政策始于其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所采用的鸦片专卖制度①。若以此为第一阶段,而将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出现的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作为第二阶段,那末通过这个准备阶段,而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全面开展时期,则处于第三阶段。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鸦片政策产生的条件和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  相似文献   

16.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和供应国。2010年鸦片种植量较2009年没有变化,但产量大幅降低,鸦片的市场价格则增长很快。阿富汗南部和西部是鸦片种植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塔利班和一些极端、恐怖组织最活跃、安全状况最弱的地方。阿富汗毒品问题受极端组织、腐败和部族势力的多重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仍将是阿富汗重建的重要障碍,并将继续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强国际合作是目前最有效的禁毒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39年,清政府实行严禁鸦片的政策,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的大门,保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后,鸦片危害愈演愈烈,成为近代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就鸦片战争后到1919年的外国鸦片问题、国内种植罂粟问题以及清政府和民国初年的鸦片政策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 ,外国毒品商在华肆无忌惮地走私鸦片 ,他们不仅公开贩卖鸦片、毒品 ,甚至还在租界或租借地内就地制造毒品。外商之所以敢无视中国法令 ,则主要因其有治外法权为护符。正因为此 ,中国人民所以一直把反对外国对华毒品贸易与废除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一八四○年六月,英国政府以保护可耻的鸦片走私为直接原因,挑起了早有蓄谋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遭到失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了一段被侵略、被欺侮的辛酸历史.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竟然惨败于一个远涉重洋、孤军深入、兵源和给养的补充都很困难的英国侵略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此,过去有不少著作曾进行过论述.但是,对鸦片战争失败与清朝吏治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却很少论及.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专家和同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和走私废物罪,使我国打击与境外废物有关的刑事犯罪活动有了法律根据.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三个罪名仍有较多不同的认识.分析与废物有关犯罪,尤其是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之构成特征,并对三种犯罪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现行刑法相关规定存在一些不足,应对症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