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产的原创性、涵盖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元典",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自身发展上的道德个人主义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产的原创性、涵盖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元典”,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自身发展上的道德个人主义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华元典重史传统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诗》、《书》、《礼》、《易》、《春秋)等原创性典籍称之“中华元典”,试图探讨中华元典所包蕴的基本精神之一——迫先祖,重史范的传统。在中华元典系统中,其本根性不亚于“尊天”观念,而与人文传统密切相连的,是“敬祖”意识,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重史”传统。尊天、法祖,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元典精神的主动脉,显示了中国式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建中 《江海学刊》2014,(2):176-183
中华元典关键词以"词根"的方式沉潜,以"坐标"的方式呈现,以"转义"的方式再生,既是轴心期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语义根源,亦为中外文化和而不同的话语前提。因而,欲楬橥元典关键词的原创意蕴及现代价值,须从词根性、坐标性和转义性之考察开始。元典关键词之语义考察,一是以五经以及儒墨道法兵诸家文化元典为文本依据,诠释中华元典关键词的词根性(关键词的文化源起与辞源学释义);二是以历史时空为经纬,厘定中华元典关键词的坐标性(关键词如何标识不同时代的文化观念,如何贯通不同时代的文化命脉);三是以世界为视域,诠解中华元典关键词的转义性(关键词的赓续、新创以及语义再生等)。这种"原生—沿生—再生"的语义考察,可为推进中华元典研究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入思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华元典“人文性”的思考冯天瑜本文从比较文化学角度,讨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籍──《诗》、《书》、《札》、《易》、《春秋》、《老子》、《庄子》等元典的人文性。一、参照系;希伯莱元典和印度元典的“神文性”希伯莱元典《圣经》充满了对于彼岸世界的向往、追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易》、《诗》、《书》、《礼》、《春秋》等“五经”称为“中华文化元典”,其间包蕴的精神内核可称为“元典精神”。中华元典精神有多方面表现,笔者以为,“循天道,尚人文”是其基本路向。特论述如次。人类在跨入文明门槛的初级阶段,还保持着对自然母体的直接依附,从而形成起源决定论的哲学思考,正是在这种“推原思维”发达的时段,世界各主要文明民族纷纷制作的文化元典,提出了各自的宇宙生成模式和人类起源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中,透露出各民族运思方式的特征和走向。中华元典提出了卓尔不群的宇宙生成模式,显示了中华先民深邃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宇宙生成模式的显著特色便是:既不否定神创说,而神创说又没有获得充分  相似文献   

7.
马恒民  刘平昌  徐建华 《理论界》2007,42(10):128-13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思想资源借鉴来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具有超越传统与西方理论资源的优点,在道德自律以及艺术审美教育上都能够为当前高校师德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子作为"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他的伟大是同中华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孔子创建了一种以"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为中心的"道德性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范式,而孔子对于"性与天道"的形而上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建构。老子的伟大就在于"原创性"地建构了一种"性与天道"的形而上学,它同中华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普遍架构。老子和《易传》的辩证法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刚柔相济、能屈能伸、生生不息、永不穷竭的精神动力。老子所主张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也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增强了柔韧耐久性和博大宽容性。  相似文献   

9.
<正>探讨中国道德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不仅关涉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问题,更关涉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发展的方向问题。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近期天津市伦理学学会召开"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与创新"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此主题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一、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与创新是时代需求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漫长发展涵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既造就了中国灿烂的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从思维方式,价值形态,话语特征等层面论述《新青年》的新文化元典精神。文章认为: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启蒙思想,人的发现的价值形态,开放语态以及矫枉过正策略的话语特征,构成《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基本精神。文章进而分析了新文化元典精神对五四文学现代审美方式的影响。文章最后强调:《新青年》不是单一封闭式的、静态书斋型的纯学术理论,因此,当今学界不能简单地以某一后世学理概念和学术体式的范畴理路去“匡正”或“反思”,甚至“解构”《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时下古籍整理研究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空疏浮泛现象,有识之士早已啧有烦言。作为弘阐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必要步骤.古籍研究整理是与急功近利、蹈空躁竞无缘的,这里需要的是学养深厚、脚踏实地的学术实践运作。特别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元典,研究整理更需要严谨扎实的学风以为支撑。山东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刘运兴同志所著《诗义知新》一书,就是在珍爱祖国文化的前提下探幽发微、扬阐元典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先秦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不仅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基因。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传承以"孝道"、"诚信"、"仁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念,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中华民族主义》中所阐发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李大钊众多开拓性思想的杰出体现,也是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创作的,它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在世界诸问题中的重要位置,指出了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界定了民族主义的含义,倡导了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紧密结合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顺应了近现代民族主义勃兴与张扬的世界潮流,是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李大钊民族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冯天瑜先生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研讨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换的重要著作———《中华元典精神》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几年来好评不断。姜海先生的这篇迟到的评文(文见《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第3期)可谓独具特色。姜文称许了冯著对传统文化及其转换的理性态度后,对著中所论“元典”、“元典精神”及传统转换思路提出了质疑,从中不难窥见姜先生对冯著的揣摩之功及思维之勤。学术贵探讨,然而遗憾的是,姜先生在文中对困惑的表达,却令笔者更加困惑。为了祛除姜先生的困惑,笔者现就姜文发表一点拙见。一、角度的祛惑元典是“专制王权”的还是…  相似文献   

15.
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金 《理论界》2006,(4):61-62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是:重和谐,轻竞争和发展;重整体利益而漠视个人利益;重道义精神,轻功利主义。这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我们既要肯定它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又要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家以直觉体悟、意向体认的"悟道"思维觉解天道人德的思想特质,使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认知世界本体的"理性"思维及其知识体系,其致思方向集中于省思人生道德的心性觉悟。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天人合一的道德伦理中体悟生命的根本,以意象性的直觉领悟追求人生之道的义理,实现人格的完善。中国哲学以"道"作为中华民族生命精神的形上根据,悟觉明德修身、平治天下的德性精神,修养厚德自强、中道和乐的生命境界。这种"悟道"思维与"德性"追求的精神传统,积淀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源泉与文化根基,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复兴与发展独特而丰盈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伦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道德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以“人文化成”为元典的中华人文精神其基本用心是通过对人心的化育来达到天下的和谐,心为存在之本,乐为化育之用,艺术与道德的有机交融使中华人文精神带上了美育品格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的合理性,就在于与时偕行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以其伦理精神价值的具体合理性适应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的需要。中华伦理范畴在和合学"竖观"、"横观"、"合观"的视野下,其逻辑的结构性,思维的整体性,形态的动静性,历时同时态的融合性,内涵的生生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价值合理性也得到了完善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王吉鹏  王敏 《殷都学刊》2007,9(4):154-156
《尚书》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元典。深受古典文学浸润的鲁迅与《尚书》存在着难以割裂的或直接或隐晦的联系。首先,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从文学史学的角度对《尚书》进行了客观的考察和知识性的介绍;其次,鲁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六经"之一的儒家经典《尚书》自然被鲁迅信手拈来地用于多处作品之中;第三,《尚书》作为一部文化元典性著作,其中也包含了朴素的文艺观,它所提出的"诗言志"一说,对后代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鲁迅对该文艺观也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