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职业健康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是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职业健康权日益受到关注。尽管我国已付出很大努力,但职业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政府须强化监管职责,用人单位须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劳动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多管齐下,职业健康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又叫宇航员,在载人航天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国航天员的健康权保护急需加强。我国不仅缺乏航天员健康权保护的专项立法,而且长期以生理健康为主心理健康为辅。随着载人航天的迅速发展,我国不仅要在失重防护、保证太空行走安全以及女航天员的特殊措施等方面加强航天员生理健康的保障,而且要建立针对航天员的专项保险体系,解决航天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要着重加强航天员心理健康保护,以保障航天任务安全可靠。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更需要完善航天立法以加强对航天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劳动阶层的认知困难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命题。问题主要不仅仅是由于国家立法和文化方面的职能缺位,而是一个有着深刻的中国独特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从中短期和表象看是社会以及公权力时一个庞大劳动群体的责任关注以及道德保护,实质上却是一个涉及社会和谐稳步推进的问题。文章以从农民公起源、特点为基点论述了其社会事实属性以及立法立法难题,探讨分析了以地区立法作为主要保障和社会规制手段在国家-社会-地区这一目下的农民工保障模式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说明地区立法何以能有效地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的保证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这一特殊阶层的和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灰色地带就业的法律反思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建筑业农民工从业、互联网平台就业、超龄就业、家政从业、农村中的雇用等就业形态既不是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也不同于标准的劳务关系就业,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模糊地带,属于灰色地带就业。因为缺乏针对性的法律调整,灰色地带就业在司法实践中常被非此即彼地硬性视为具有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性质,结果导致劳动者权利保障不足,用人单位用工风险增加。灰色地带就业问题是在我国二元社会的土地保障背景下,劳动立法对就业消极"二元区分"产生的结果。应改变劳动立法的这种二元调整模式,重新考虑就业各方的核心利益和承受力,合理分配风险承担,做到既不失守于劳动关系核心的从属性标准,又适度打破劳动权利、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之间的对应捆绑,并对社会保险作灵活统筹安排,以建立对具体的、个性化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核心利益的层次化覆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保障"制民之产",落实土地"均"、"正",践行"薄其税敛",重视按"劳"各得其分,尝试"与民分货",倡导"取于民有制".保障"制民之产"是抓住了保障劳动正义的根本;落实土地"均"、"正"是践行劳动正义的基础;践行"薄其税敛"是落实劳动正义的重要举措;重视按"劳"各得其分是实践劳动正义的中心环节;尝试"与民分货"是推进劳动正义的必要补充;倡导"取于民有制"是改善劳动正义的重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劳动者对劳动资料的所有权、促进劳动者起点的公平、落实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正当占有权、尊重劳动者对公共产品的平等享受权、推进劳动者履行义务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权的立法问题,首先应该对这一问题所涉及到相关法律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并对立法保障低收入群体健康权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有具体的把握;其次应该明确立法时实体正义高于程序正义的价值追求,结合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健康权的规定,在总体上确立低收入群体健康权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校大学生兼职普遍,维权颇为艰难。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劳动立法至今没有对“劳动者”进行明确界定,导致保护不周。兼职大学生完全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理应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当务之急,可以司法解释或规章形式明确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性质,同时通过地方立法弥补不足。长久之计,则需完善劳动立法,扩张解释劳动者概念,对在不同劳动力配置模式下从事劳动给付的人,给予劳动者应该得到的法律保护,从而扩大法律保障非全日制劳动者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对平台的劳动关系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界定平台与平台劳动者的关系?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如何承担平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责任?文章梳理了平台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系统分析了平台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权、组织保护权、职业健康权和公平报酬权等方面的缺失;讨论了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以上权益,以及平台对不同类型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文章以典型的平台公司为案例,证明了互联网平台广泛存在着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且相当部分平台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后,文章提出了对我国互联网平台多元劳动关系的分类治理思路和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首次规定了劳务派遣制度,使劳动派遣复杂法律关系的调整有法可依,但由于立法准备不足,存在先天的制度缺陷。本文从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派遣中的合法权益人手。借鉴别国立法经验,从多方面探讨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进行探讨基础上,针对在理论与实务界产生激烈争论的《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评析、探讨,阐述《劳动合同法》是如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予以充分保护的。  相似文献   

11.
罢工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是一种国际立法惯例,在我国罢工还不是一种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劳动纠纷和罢工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笔者认为,以前将罢工权归属于政治权利的观念是错误的,它的实质是经济权利;罢工权立法不仅能保障劳动者的正当利益,同时也能限制罢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罢工权立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反对立法的理由而是要攻克的难题。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设立罢工权事实上已成为理论界与立法界面临的课题,迫切需要转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依法治校的内涵及其意义;探析了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认为维护功能是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由此出发可以看出现行工会法及相关法律在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工会处于两难境地,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过繁等。文章还提出了立法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确立与完善工会法法律责任,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1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建议加强民主立法,遵循市场规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制定《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严格限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的适用,以提升《劳动合同法》实施对社会影响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保障权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普遍性、法定性、非对等性和复合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我国非常重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公民社会保障的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构建中的国家责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性缺失的现状与国家责任的缺位渊源甚深。现代国家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之责有其应然性和必要性,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构建中,国家责任的具体承担应集中体现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及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关于社会保障权概念的几种观点,分析了界定社会保障权概念应当考虑的因素,即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目的、社会保障权的性质、社会保障权的结构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保障权是指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和全社会的力量,依靠用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形成的社会消费基金,而使任何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者其收入无法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时,通过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而享有的基本的生活权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实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但现实中劳动就业区别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二元化政策,使得各地在劳动法颁布施行后制定的旨在限制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就业的立法例阻碍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虽然2004年以来相继废止,但对其合法性以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城镇与农村人口二元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普选,一方面使政党融合于民主政制,提高其政治地位而又不破坏行政之政治中立,促使其加强理论规划、组织建设和文选造势,借助政治自由的环境以扩大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使政党以关注民生为核心理念,针对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基于香港的财政实力,成为社会保障"新政"的推动力。政党旨在提高社会福利支出的同时,推动制定既保护中上阶层利益,又倾向于低收入和劳工阶层的生存的立法和决策,并巩固和壮大中产阶级,避免"民主赤字",追求税负公平和多元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9.
就业权益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对于农民工来说,实现这一权益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参加生产而获得劳动报酬。然而,就是这一基本权益也容易遭到侵害。本文从近年来沿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现象分析中得到启发,提出构建以最大限度减轻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侵害、保障其“收入安全”为目标的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机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