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远古婚姻神话虽然十分复杂 ,但其叙事模式却主要有三 :“龙配龙 ,凤配凤”模式 ;“龙配凤”模式 ;“美女配龙凤”模式。它们不仅客观记录了中国原始先民的婚姻演变史和氏族形成史、宗教观念和女子地位的演变史 ,而且也真实记录了远古诸氏族不断融合、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龙的形成是历史的选择,龙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历史不可更改,“弃龙”并不可行。“人龙”是中国龙的本质,是中国龙文化的最高境界,弘扬中国“人龙”精神,赋之以新的文化元素,创制中国龙之新形象,实乃有力回击“弃龙”之文化思潮、保护民族精神遗产和创新中国龙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龙,华夏民族的象征。5000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它被诗吟过,被歌唱过。尽管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能够破译龙的密码,可是我们依然追求和向往着它。古之“叶公好龙”的典故,让我们遗憾不已,但今日“与龙共舞’的画家魏振武却让我们无须再去石雕、石刻、彩绘里苦苦寻觅龙的踪迹,从他笔下的水墨画中,我们就可一睹龙的风采。那摇头摆尾的龙,那气势磅礴的龙,那色彩斑斓的龙,那戏珠玩耍的龙………在他的笔下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画家魏振武对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形象非常喜爱,从70年代起,他就开始潜心研究古今中外有关龙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探讨的龙雏型,是指从广义上讲的“龙文化雏型”,也称早期龙崇拜。任何文化必生根于民族的土壤之中,中华民族就是滋生龙文化的土壤。而中华民族是以夏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夏族便是崇龙之族,因此,龙文化的渊源与夏族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提到的夏族,也非狭隘意义上的一个“夏部族”,而是从广义上讲的作为民族融合共同体的“诸夏”,即华夏族。夏王朝立国之前,夏族的起源与发展,是原始社会晚期许多氏族部落  相似文献   

5.
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胥氏在历史传说中是伏羲氏的母亲。其实,华胥氏是氏族或部落之名,“华胥氏”就是“花须氏”,亦即“花芯氏”,即崇拜“花芯”的氏族部落。该氏族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始祖之一;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彩陶以“花叶”纹为主,应是华胥氏族的主要后裔;甘肃秦安大地湾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中,出土的“华胥氏”女神像说明该类文化居民也是华胥氏后裔,为“华胥氏”是华夏民族的共祖提供了依据;蓝田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胥氏后裔的繁育之所。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超越了《公羊传》统一历法的意义,赋予了国家政权统一和国家意识形态统一的含义,亦即政治上的一统和思想文化上的一统。“大一统”思想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是在民族心理的深层建构起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养成的一种民族心理与感情,是团结、凝聚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汉语“龙”的英译历史至少已有200年,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对应的英语专名。从借词角度,梳理“龙”的英译现状及其含义,可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文化输出和接纳这一对矛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舞龙运动源于上古的祈龙求雨,到汉代,成为一种大型的娱乐欢庆节目,唐宋时期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日欢庆习俗,并逐渐脱离了“祭祀求雨”的意味,而演变成民间一种重要的节日娱乐狂欢活动。舞龙运动是华夏民族龙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一运动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传统文化中和谐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龙母”或“孽龙”、“秃尾巴龙”的传说故事,早在东晋陶潜《搜神后记》中即有论述,一千五百年来一直为中国民众所津津乐道。孽龙为家庭、社会所不容,不得不远出闯荡江湖以求生存,却又眷恋故土家园,不忘生母养育之恩,满怀乡情与亲情,成为一个古老怪异又有着深邃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舞龙运动源于上古的祈龙求雨,到汉代,成为一种大型的娱乐欢庆节目,唐宋时期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日欢庆习俗,并逐渐脱离了“祭祀求雨”的意味,而演变成民间一种重要的节日娱乐狂欢活动。舞龙运动是华夏民族龙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一运动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传统文化中和谐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光 《阅读与作文》2009,(10):71-71
上海某大学教授不久前发表的一番“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言论,让“龙”这个字眼一夜间成了热门话题。这位教授“废龙”的主要论据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那么,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动物,西方的龙为何会落得如此恶名,而中国的龙又是如何演变为吉祥兽的呢?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3,(6)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是中国的象征,华夏民族一直把龙作为吉祥之物,代表理想,寄予希望。"望子成龙",作为父母亲来说,是对子女美好前程的一种寄托,希望子女有出息、有作为,能真正成"龙"、成"凤"。于是,自古以来"训子篇"、"诫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图腾到国家形象,中国“龙”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也在世界格局和文化体系的扭转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对龙的解读纯属一个历史的误解,也是产生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一种跨文化沟通的结果。无论当时是否促进了文化间的理解和互动,今天的中国龙在经历天朝帝国、殖民主义、民族独立和民族觉醒的阶段后,开始由西方的文化解读转变到让西方按照中国的文化语境去认知,这不仅是龙的文化蕴涵的变化,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形象改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鸡鸣驿怀古     
凤桐 《社区》2008,(20):38-39
有这样一句话:“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二百年历史看北京,一千年历史看西安,两千年历史看涿鹿。”河北涿鹿是当年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没有青山翠谷开阔你的眼界,而那些黄色的夯土、灰色的陶片讲述的华夏民族的历史渊源,却足以震撼我们的心胸。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近日在一次研讨会上语出惊人。他说,“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因此,考虑到“龙”的局限性,吴友富建议,必须重构国家形象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义现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原因是对语义源流分析不够。被诸说忽略的初始符“口”,即有都邑义;分化字“邑”语义过多,国都义又造“或”来承担;“或”借用为或然之或,国都义又累增符造了“国”字。因此,“中国”的初始义是“国都之中”,由此再引出表国家、华夏民族、黄河流域一带、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人、全中国地域、华夏民族等含义。  相似文献   

17.
纸扎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其与华夏民族的民风民俗紧密相连。纸扎文化缘起于原始宗教的巫术祭祀活动,后随着汉代纸张的发明与普及,实体纸扎逐渐产生,并在宋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今,仍有多个地域存在着纸扎文化。总体来说,民俗纸扎是古老的华夏民族民风民俗的延续与展现,是“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赵策《触龙说赵太后》原为《触詟说赵太后》。据《史记·赵世家》和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策纵横家书》中“触龙言愿见太后”句,改“触詟”为“触龙”。《触龙说赵太后》作为历史文献,被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分别全文(仅改动几个字)引入他们的历史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历代的古文编选家也把它编入古文选集。历代学者对它作了有益的研究,是一篇定评的佳作。但是,对这篇优秀的历史记事散文的主题,仍有不同看法。笔者仅就这个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中地域历史文脉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中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出发 ,分析了西岳华山、西镇吴山、黄帝陵、历代帝陵及古都等要素之间的势位 ,重新认识了关中地域历史文脉所展示出的华夏民族古老的生命文化信仰、先民聚落结构及其所孕育的哲理观念。在此基础上 ,对关中的历史文脉作了进一步的研讨 ,提出了“祖陵·祖山·祖都”为一体的“祖地结构”说 ,明确了关中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万邦”一词 ,不仅是先秦时期的学者们论述国家演变的通行观念 ,也是那个时期国家与民族分布格局的真实状况。“万邦”时代的邦国既包括中原地区先进的华夏民族国家集团 ,也涵盖了边远地区“四夷”族的众多小邦国及部落联盟。从历史时期中国的地理范围出发 ,确定“万邦”时代的地位与价值 ,对于先秦时期政治地理与民族地理的研究 ,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以及探索历史时期中国国家与民族发展规律 ,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