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有关邓小平发展哲学研究的四个重大理论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索。作者认为:(1)邓小平发展哲学是对全球发展经验和发展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核心纲领,是当代化、中国化、实践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邓小平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合理性问题”;(3)“如何实现合理地发展”构成了其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她展现为八个方面、三大重点;(4)邓小平发展哲学在全球发展观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从两宋以来,中国先后有六次痛失完成社会变革、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今天正是一个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带领20世纪中国现代化起步的三位历史巨人。“三民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改造论和建设论)”,是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面主要理论旗帜。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邓小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也有毛泽东的奠基之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思维高度回答了三大课题: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体制现代化目标问题;中国现代化主体确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之所以能复兴于当代的最根本秘密,他的哲学智慧,在当代中国走上现代华新路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本质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民族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时代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找到了重要的发展动力;“要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方法论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创造性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创立了独特的行为方式;“三个是否有利于”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实践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指明了判断人们思想观声、和社会行为的评判标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既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的指南和活的灵魂;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构思,就是一部渗透着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历史杰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点,形成了“教育─人才─科技─经济”循环作用的辩证思想,即“教育─经济链”思想,并强调以教育为本,以经济建设为落脚点,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教育─经济链”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在如何区分姓“社”姓“资”的问题上,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抓本质─—从本质上区分;看主流─—从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上区分;重实践─—在实践中区分。  相似文献   

6.
突破传统观念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探索“三个面向”的体会李材耀(湛江师院附中524048)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表十周年了。十年前,惨遭“文革”摧残的景学校全面恢复“文革”前的各项改革试验,9月7日写信给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概念的3层涵义基础之上;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确定竞争性价格机制和创造公开公正竞争环境的完整体系;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表明: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目的论”)和检验实践的“价值标准”(“是非论”)在逻辑上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蕾港人干出来的。”─—邓小平—邓小平近三、四十年以来,香港经济腾飞举世瞩目:1947-1987的40年间,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实际增加10倍。英国花了两个世纪(1750─1950年)才取得同样的成绩;美国在1840-1960年的120年间,人均生产总值也只提高8倍左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佛利民曾说:香港只“用三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二百年的路程。”这是符合实际的。60年代后半期以来,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除很少年份外,每年增长率都超过两位数,其中1969年增长17.4%,1979年更增长对31…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式贯穿于他对中国社会的哲学思考中,并创造性地处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然”和“应然”、“系统”和“要素”、“规律”和“价值”三对哲学范畴的关系。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不仅形成新的时代精神,也给中国社会提供了思维方式变革的方向和示范。  相似文献   

10.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既是一种能够得到较好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启发与讨论式教学从“具体→抽象→思维中的具体”这一人的认识过程基本规律出发。对教学的思路、教学的设计、教学的过程进行统筹安排与协调,并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灵活应用,把握导入要奇(兴趣性)、点拨要精(科学性)、设问要巧(思维性)和小结精简(逻辑性)。  相似文献   

11.
和─中国人的最高审美准则叶桂桐美学观念以及审美准则等等,无疑是文学艺术的灵魂。美学原本属于哲学的范畴,因此,要谈及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以及最高审美准则,我们必须从中国古代的哲学入手。一、和─—中国人的最高审美准则(一)“和”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法则在中国古...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本文认为,可以把它概括为邓小平教育战略观,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即: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认识论基础;把发展教育摆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第一位,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中心点;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方针与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策略思想;强调各级党和政府要以战略眼光抓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国内“经济哲学”界说十九家关于经济哲学,国内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说法,其中包括界定经济哲学是——(一)哲学的分支学科,应归属于哲学(见《社会科学报》1994年8月18日曹立群文。以下不注者同此);(二)经济学的“元理论”,应归属于经济学;(三)元经...  相似文献   

14.
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点体会李进才本文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一重要论述的一些体会。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对我国教育发展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实践出发,首次用“半”字观概括邓小平的思维特色,并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思维的哲学基础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透视了中国人民认识观念的飞跃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康德哲学陷入不可知论的方法论根源及其启示田薇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位代表人物─—康德的哲学的主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他试图通过批判性地考察人的认识能力、界限和范围,来为科学知识(亦即“先天综合判断”)的成立提供普遍必然性的根据或条件。由此康德确立...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生成的“开山斧”,“实践──社会─—人”之间的内在的辩证关系是这一文化哲学的理论根基和理论特质。从“实践的批判”入手,探求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是:“人的感性活动”和人的“感性世界”;“人就是人的世界”和人与人的世界的关系;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教育理论富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从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时代特征(“四有”新人培养)、到现实选择(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反映了教育目标和行为的渐进嬗变过程。其核心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思想,为其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行为载体,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凸现。  相似文献   

19.
谈惊异(Wonder)─—哲学的开端与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旧形而上学认为惊异只存在于哲学的开端,哲学靠结束惊异而完成其目的─—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本文受海德格尔哲学的启发,认为人不仅在从无自我意识(不分主客)到有自我意识(能区分主客)的“中间状态”中能激起惊异,兴发诗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从主客二分到超主客二分、从有知识到超知识的时刻也会激起惊异,兴发诗兴。本文吸取了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主张打破西方旧传统,建立以超主客二分的主客融合为最高原则的哲学,把惊异和审美意识看成不仅仅是哲学的开端,而且是贯穿于哲学之始终的目的和任务。哲学本身应该是诗意的创造,哲学和人生本来是美妙的─—令人惊异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研究秩序·效率·人权:论邓小平理论的法价值意蕴(范慧)2001.1.5论邓小平的“富民”现代化发展战略(邓智旺)2001.1.9浅析邓小平著作中的逻辑特色(刘广志)2001.2.5论领导干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邵群群李红霞)2001.2.10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探析(黄世虎)2001.3.5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理论创新(管新华)2001.3.9创新思维的典范———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刍议(李书华)2001.4.5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坚持发展(陈季宁)2001.4.9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