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1985~2010年我国宏观数据,利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消费函数,引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变量度量棘轮效应,以城乡居民拥有的平均资产度量财富效应,利用我国26年间的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人均税负与居民所拥有资产的宏观数据,对上述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长期来看存在棘轮效应和财富效应,但是财富效应较弱;从短期来看,棘轮效应依旧存在,但是财富效应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于人力而形成,主要包括蕴涵在人身上的各种知识、劳动技能、经验等,投资方式主要有:教育投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医疗保健投资、迁移投资等.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认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改善自身福利的重要性,加之这些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热情高涨.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文教娱乐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三类支出)的增长速度都比较快,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由1985年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1.3%增加到2003年的32.61%,年均增长1.59%;而农村居民则由1985年占生活消费支出的8%增加到2003年的24.02%,年均增长1.14%.尽管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都较快,但是它们的人力资本投资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下面以1990年以来的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数据为基础,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Azariadis和Drazen(1990)的人力资本门槛外部性理论研究发现,引入人力资本后两部门增长模型存在多重稳态均衡,人力资本积累跨越某一门槛值后经济体进入新的平衡增长路径.然而,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人力资本对FDI等单一影响的门槛效应的存在性,在经济增长框架下讨论中国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力资本门槛值,并考察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对物质资本、FDI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回报率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的门槛效应确实显著存在,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的门槛值达到9.75年,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后物质资本和FDI回报率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资本投入与就业增长:基于协整和VAR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我国1978~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中,物质资本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效应;在短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动率对就业规模变动率的影响均呈负效应。由此,推论出若干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能够克服解释变量与门限变量同时具有内生性的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东、中、西部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著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双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低于最小门限值的低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当人力资本积累介于最小与最大门限值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转正但并不显著;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高于最大门限值的高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造成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取决于各自人力资本积累处于何种区制类型。本文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蒿建华 《统计与决策》2012,(10):102-104
文章实证分析了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业生产率与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具有抑制作用但缺乏弹性,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对城乡收入比具有扩张作用却富有弹性,这是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重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舒元  才国伟 《统计研究》2007,24(9):23-2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变化规律,然后依此建立了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人力资本分布作为考察对象,重点阐述了市场和公共教育体制下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决定以及教育融资体制改革问题。人力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的产出弹性,内生决定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路径和市场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虚拟资本的不同形式可能对经济产生财富效应,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现代市场中典型的虚拟资本.文章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财富效应的主要表现,利用VAR模型对中国虚拟经济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测度,并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对财富效应出现的结构性关系和时滞影响等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财富效应但相对微弱,相对微弱的财富效应具有时滞性,不同资本形态的虚拟资本财富效应具有差异性三个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内生增长理论和消费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理论方法就教育、健康和养老政府投入的人力资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中国在教育、健康、养老三方面的财政投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其中,教育财政投入和养老财政投入更为有效地推动了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学术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是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异质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效应的分析,提出理论假说并用全国30个省份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不是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越高技术创新作用就越大,而是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越高,其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会显著影响到其周边区域发挥其创新和模仿的外溢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从而带来收益递增的持续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区域之间技术模仿的路径并没有唯一模式,有可能只模仿领先地区,也有可能是多边模仿地区,但不拘泥于趋同或者趋异。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分地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比例,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应加强地区经济互动,提升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使技术扩散效应发挥更为全面和深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关于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传导机制的研究已基本成熟,然而对于财富效应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缘何中国财富效应长期以来呈微弱性特征尚缺乏深入探讨。为打开以往研究中资本市场这一"黑盒"并进一步明晰该问题,在界定资本市场稳定性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财富效应强度的影响机理;选取1999—2008年季度数据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再检验,实证分析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强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扩大消费视角而提出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波     
我国经济初现“财富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收入和财富有明显增加,平均储蓄倾向从1979年的仅7.30提高到1996年的约26%。199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3163.8元。储蓄的增加使得家庭当期消费突破当期收入的限制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也从无到有稳定发展,1997年,我国股市总价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40,投资者达4000万之众。家庭金融资产特别是股票持有的增加,使家庭的部分财富随着股票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家庭消费也会随之调整。这是我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具体表现。如果借用美联署MeCluer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魏翔  王鹏飞 《统计研究》2023,(4):110-123
在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的现代经济体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依赖教育、医疗等传统投入,对闲暇时间中非正规教育的依赖亦日益增长。通过引入有效闲暇及其“玩中学效应”(Learning by Playing),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模型化构建,进而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扩展,更新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1995—2019年全球138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有效闲暇所引致的新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闲暇增加后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积极的关联路径:技术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带来的居民闲暇增加经过优化配置,能塑造新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有效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教育投入途径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本文对四川省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加以定量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分配不均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的下降的结论,试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找出其有效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罗丽英  彭璇 《统计与决策》2012,(20):112-115
文章就知识繁荣对对外贸易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知识繁荣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知识吸收能力的水平提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区域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知识吸收能力水平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1999-2007年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高等教育劳动力(接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贡献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逐步显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张颖  张伟进 《统计与决策》2017,(10):128-131
文章探讨了通货膨胀及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影响的问题.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通货膨胀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对总消费水平有正向作用,但同时会拉大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分位数协整回归模型显示通货膨胀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但对城镇居民具有财富效应.而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根源在教育。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描绘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和教育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并发现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对农业产值的拉动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引进、留住并用好农村高素质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钱雪亚  胡琼  邱靓 《统计研究》2016,(12):17-27
关于工资上涨的经济影响,相对于区域层面对低劳动成本优势的持续关注,面向企业的经验研究至今不多.本文从价格直接效应、雇佣规模效应、结构替代效应三方面分解工资水平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传导路径,运用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形成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模拟各路径上的实际影响.研究认为:工资作为劳动要素的价格,直接成本效应是普遍而显著的,但当前工资水平尚未对企业雇佣规模构成广泛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显著影响着企业是否能以资本和技术等替代劳动,形成结构替代效应化解直接成本压力.面向未来工资继续上涨的必然趋势,政府应着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以改善劳动供给,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以提升劳动要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