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极化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果发现全国尺度上地市间的差距在拉大,经济极化程度加剧;其次利用Gini系数来计算1994~2004年我国的不均衡程度,用核密度参数法、Wolfson指数来计算极化情况,分析了各省的经济不均衡和极化程度,发现西部省份的经济不均衡程度与极化程度并存,中部省份的不均衡和极化程度相对较弱,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了两个极端;再次分析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最后在截面数据上研究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的关系,发现各省Gini系数同人均GDP呈现近似三次多项式的分布.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异质性,文章使用2004—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时序数据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GDP的空间格局特征、时序演变、空间集聚和时序轨迹类型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资源型城市GDP整体呈现“东部和中部高、西部和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间相对差异呈缩减趋势。(2)GDP的时序演变呈现向中等和中低水平类型转移的趋同趋势,空间上GDP发展水平表现出集聚特点,热点区一直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冷点区由西部向东北地区转移。(3)通过资源型城市GDP时序轨迹聚类发现,“稳定上升且增长率高”的类型主要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区,“稳定上升但增长率低”或波动增长的类型在西部地区比较普遍,“上升—下降—平稳”的类型主要在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周宏  胡亚权 《统计研究》2010,27(5):48-52
本文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初始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均GDP增长率有促进作用;但是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又有阻碍作用。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Malmquist-DEA模型对中国劳均GDP增长率进行了分解,然后对中国经济进行了绝对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东部、中部两大俱乐部收敛;东部劳均GDP在1978~1990年收敛主要源于生产率收敛;中部劳均GDP在1978~2008年收敛主要源于劳均资本收敛;纯技术效率收敛、发散分别是1978~1990年东部生产率收敛、1990~2008年全国生产率发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泰尔熵标准提出以GDP为权重反映碳生产率差异的方法,从我国三大区域视角研究碳生产率差异的演变规律,通过调整碳生产率测算公式,构建经济贡献度和碳排放贡献度指标,从省际视角寻找区域内部造成碳生产率差异化的主导因素,分析碳生产率的增长源泉.结果表明,2000-2014年区域内差异是我.国碳生产率总差异的主要来源,缺少经济发展龙头以及山西省碳排放量超标是造成东部和中部碳生产率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西部各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山西省减排效果明显是造成中部反超西部,跃居为第二大碳生产率地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中国各省、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文章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加入了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强度以及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重点考虑促进各省、市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波动周期分析及长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DP增长率曲线和萨缪尔森模型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特征,并计算了该周期的长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存在着6年左右的小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趋缓,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杨梅 《统计与决策》2012,(16):140-143
文章利用两部门理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省级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7~2010年中部地区各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旅游业发展通过直接效应和对其他非旅游部门的溢出效应推动经济发展。为实现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文章提出了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省际旅游合作与分工,以整合区域旅游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滔 《浙江统计》2004,(7):39-39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扭转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GDP增长率徘徊在7%~8%之间的局面,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GDP增长率达到9.1%,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末全国能耗状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瑜 《统计与决策》2008,(3):98-100
文章采用IPAT模型,在分析全国31个省(区、市)2005年能耗状况基础上,以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控制变量,计算并分析了相关能耗指标,指出全国及各省市保持GDP稳步增长情况下的最优年均降耗比例,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部地区六省为横截面单元,以各省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时间序列数据组成综列数据,通过单位根和综列协整检验,检验中部六省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贷款之间的关系,短期动态调整分析也表明信贷存在发散效应并对各省影响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存在货币政策的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C-D生产函数的有效劳动模型和经济学的生产者均衡理论,构建了计量地区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和GDP潜在增长率的数据模型.选取江苏省1978~200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作为样本空间,利用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Kuosmanen、Kortelainen(2005)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测算了5个环境压力指标下的中国区域工业的最优工业相对生态效率,接着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的工业生态效率普遍偏低,区域差异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地理位置对生态效率的改善有积极正向作用,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和对外经济不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吸收FDI相对规模的测度与分析:1992-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DI/GDP、FDI流入存量/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FDI流入存量/GDP四个指标全面分析1992—2005年我国吸收FDI的相对规模,结果显示,无论是FDI流量还是FDI存量,我国吸收FDI的相对规模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近年来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说明外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力正在下降。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FDI相对规模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呈现明显负相关。因此,关于我国吸收FDI规模过大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GDP增长率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相对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来说,中国似乎更多的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我国西部11个省份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各省CO2排放量与GDP、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GDP和能源强度对西部11个省份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人口对内蒙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四川、贵州、甘肃、宁夏和内蒙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建议: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人口;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等.  相似文献   

17.
罗岚  邓玲 《统计与决策》2012,(10):99-101
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拟合各省"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拐点,并利用Arc GIS平台讨论地区分布及差异,结论如下: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到达和将到达拐点的省份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入EKC曲线右半段的省份则相对较少且较晚;"三废"已到达和将到达拐点的省份分布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地应实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萍  张道宏 《统计研究》2004,21(12):18-5
一、问题提出快速增长掩盖下的地区经济差距。自 1978年改革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2 0 0 3年人均GDP已达到 10 90美元 ,超出了 80 0美元的小康水平。但平均数掩盖了地区经济差距和收入差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 ,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从  相似文献   

19.
国内生产总值(G D P)核算能够提供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等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其中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因而它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在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进行国际比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和《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等文章中,我曾经对GDP的上述作用进行过阐述。本文结合一些新的情况,对G D P谈几点新的思考。科学发展观与GDP核算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