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和结构,从科技资源配置强度、配置结构、配置成效、配置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客观赋权,并建立模糊综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能力的综合分析,找出科技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上的优劣,为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组织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的视角,构建了基于BSC的组织健康评价模型.强调组织的健康不能只单纯追求短期财务健康,还需关注推动组织经济效益的外部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创新等非财务绩效维度的相关健康指标.文章从BSC四个维度构建了组织健康的KPI评价体系,从而为立体测度组织健康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结构角度对华北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评价,运用2000~2008年的数据对华北地区科技资源的投入及产出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区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得出结论,以期对该地区科技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关注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传播推广和科技成果与农业实际生产的结合,在这一研究视角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第二次中国农业普查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吉林省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水平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吉林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长处和短板。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设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子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四个方面,选择12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对中部六省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各省配置效率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科技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研究河北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首先要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是由各种科技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构成的。其中,科技投入指标是指科技活动所需的各种投入要素,它是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8.
科技活动评价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科技活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技活动的动力与目的,提出了对科技活动的评价及分析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多个城市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各部门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基于创新指标设计原则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地区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通过构建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命名主因子,构造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对28个样本地区进行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最后评价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陕西省发展为科技强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家喜  杨东 《统计与决策》2016,(20):102-105
为探究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文章应用DEA中的BCC模型,基于截面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运行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基于1999-2013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运行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成果对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制订合理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区域低碳发展能力的内涵,综述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详述了指标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一套含有三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低碳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效率角度入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及省域三个层次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从科技投入冗余量的角度解释了三个层次配置效率形成的主要原因;给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培养中西部地区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强化企业主导地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卢冶飞  董盛 《浙江统计》2005,(8):12-14,66
一、科技综合能力的界定 科技综合能力是科技实力(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投入,持续创新产出)、科技竞争力的综合.科技实力是指科学、技术与创新活动的资源总量、科技转换效率及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体现了从认识自然或社会发展规律开始,提出利用这些规律的新概念新思想,直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总体能力.它不仅取决于区域内的科技实力,更重要地取决于创新环境的营造,是本地区的政府和经济单位所能调动全球一切可用的科技实力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而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则体现为对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的力度.科技竞争力是提升科技实力、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及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崛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已形成共识。文章为了分析与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现状,找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气象科技项目应用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效度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项目类型的差异,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这三类项目分别进行了权重的征询,运用改进的等级锚定法对指标进行测量和标准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决定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文章采用DEA的传统CCR模型与交叉效率模型对我国三大城市群2013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城市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区域分布状态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但城市群内部差异明显,表现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从资源配置交叉效率看,城市间友好型联动效应均大于对抗型联动效应;“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动效应明显好于外部联动效应,“长三角”城市群内外部联动效应差别不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外部联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6年江苏省各市的科技统计数据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市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为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的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国家(或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建立了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方法,并提出了监测评价的程序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