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地发展权、农地征用及征地补偿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地发展权是指所有权人将自己拥有的土地变更现有用途而获利的权利。农地征用补偿除了支付农地所有者传统的土地所有权价格之外,还应该对土地发展权给予补偿。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农地对于农民还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这决定了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必须有更宽广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闫恒 《中州学刊》2007,(2):36-40
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土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日益加重了自然、土地资源的负担,高速公路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搞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集约利用为前提,并要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1.南京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现状 南京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但城市道路适中,占用土地较少,并与绿化系统相融,改善了城市环境。经测算,1997年7月,南京市主城以内路宽12m以上的贯通性道路总长度为336.2m,总面积尾281902m~2,路网密度为138km/m~2,道路面积率为3.……  相似文献   

4.
对县城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近几年,广西隆安县经济发展迅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县城建设用地呈现粗放利用的趋势.为推动广西隆安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应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以及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同时,立足于内部挖潜,促进现有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城市自身地域的扩展。由于郊区土地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地价条件,使得城郊土地成为城市外延发展中土地利用的重点。了解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的类型及特点,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及集约利用对策,对于保护耕地、促进我国城市化建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集约利用城镇土地的科学内涵,不是在寻找最高集约度,而是要找寻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使城镇土地的经济效益与城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同时得到提高。我国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还不高,粗放利用土地的情况仍很普遍,应采取综合对策,加快集约利用城镇土地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在天津档案馆馆藏的房地契资料,以及地契资料所记载的土地买卖租当、价格等情况,分析了近代天津开埠前后土地在交易模式、地价、市场、交易区域以及规模等的变化和发展状况,阐释了开埠对天津的近代土地交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解读出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任何制度安排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离开制度目标讨论制度效率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能够有效实现其制度目标的制度安排才是有效率的。制度所內含的对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的激励兼容决定着制度效率。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尽管都能够基本实现其制度目标,但二者均存在效率损失。制度环境的变化与制度目标的转换,意味着"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农业多元经营"应该成为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论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基于农地征用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属性实际上构置了一个陷阱:人们只注意到表面的使用权,而背后的所有权却被掩盖了。在征地过程中,农民表面上只是卖掉了使用权,但实际上是连同所有权一起让渡了,这是一个极具欺骗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是明的,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是暗的,而拿走使用权就拿走了所有权才是最要命的。这正是农民失地贫困成为"三无"人员和"圈地运动"愈演愈烈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城建打捆项目融资与开发区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书辰  李军杰 《东岳论丛》2004,25(3):159-163
由于许多现行制度安排在内在逻辑与体制设计上同市场经济的运作机理相冲突 ,导致了一些在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演化成熟的经济模式移植到我国后很容易就会发生异化。按照这个思路来缕析开发区现象 ,可以看到开发区过度竞争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和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相悖 ,从而导致了开发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用中的利益分配与利益博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地征用过程中,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目前我国的农地征用在制度规定和实际运作中所存在着的错位与不合理,以及官本位格局下强政府─弱农民的力量对比态势是其主要根源。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培育由市场形成农地转让价格的市场环境,创建和扶持农民组织,增强农民的博弈能力,在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谈判协商机制,是避免零和博弈的结果,达到博弈均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与集约利用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并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政策,并指出未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素集约化、全面核算农用地价值、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编制集约型土地利用规划是未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绵阳市城市化进程和其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绵阳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从区域空间角度,建立了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宏观评价分析研究,为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土地储备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反映的表现形式,但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衡量失衡是该方面群体事件的诱因之一.文章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标准入手,分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衡量失衡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埃里克森多核心结构模式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理论支撑,在分析研究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和土地利用潜力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县域--都安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都安县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种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财政分权改革和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市场分权模式经历了中央集权、高度分权和中度分权三个阶段,各阶段土地市场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土地市场收益分配的动态博弈形成了不同的分权模式以及相应的土地市场收益分配格局.高度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上实现了均衡,也推动了土地市场化改革;中度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产生偏离,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地方政府,调整土地市场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陆雷 《东南学术》2008,(2):26-32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产权理论和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土地非农化时期乡村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与农村组织的内在关系做出尝试性的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提高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农民投资行为决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到了三次弱化,并且三次弱化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抑制了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从而导致我国对土地掠夺性经营,即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下降。同时,以我国晋西北地区xx县为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与农户长期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保德县农户的长期投资决策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度层面上,要尽快明晰农地产权主体,同时也要尽快制定合理和清晰的续期承包要求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