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派”入是根据实际语言进行的。二是“入派三声”是否符合语言实际。主张《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的当然认为符合语言实际,主张有入声的则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怀疑。李新魁以为“入派三声”只是“‘广其押韵’、‘庶便学者’所采取的权宜措施”。  相似文献   

2.
“入派三声”论董绍克《中原音韵》一书的“入派三声”问题是音韵学界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一个老问题。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深入研究、探讨这一问题的真谛,但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为了有助于这一公案的解决,笔者也谈点个人看法。本文共论述以下三个问题。一、关于“...  相似文献   

3.
南北曲韵均“入派三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了.以南戏为例,《琵琶记》第三十出[红纳袄][前腔]以”在、瑞、台、灾、白”为韵;《荆钗记》第三十五出[步步娇]以“事、起、得、碎、时、礼、得、祭”为韵;《白兔记》(成化本)第十一出[锁甫枝]以“启、计、体、庇、吉”为韵;《拜月亭》第十出[番鼓儿]以“鄙,敌、避、迟、实”为韵;《杀狗记》第三十五出[秋月夜]以“去、露、妇、福、福”为韵.那么,南北曲韵的“入派三声”是否性质一样,完全相同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下.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叶前后的南曲韵书,一直相沿<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旧.这与有明一代南曲演唱用韵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王文璧<中州音韵>的"入作三声",实乃"唱作",而非"变作"三声,并不会磨灭所据方言语音中入声的实际存在.  相似文献   

5.
<中原音韵>两韵并收体现文白异读,文白差异促使白读音更快变化.入声韵的演化县不平衡的,元代"中原之音"的部分入声韵(白读音)已率先舒化.  相似文献   

6.
“入派三声”说是《中原音韵》(1324年)的作者周德清提出来的。可是自明、清以来,对此说的看法一直有争议,甚至到现在也未能够取得完全一致的见解。这里,有主张“中原之音”本有入声的,也有坚持当时入声已经消失的。本文想从略析周德清本人关于“入派三声”说的论述着眼,兼及稍晚于《中原音韵》时代的朝鲜语言学者申叔舟(1417—1475)关于当时中国北方话语音的描述,来表述一下自己对当时有无入声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原音韵》是一部曲韵著作,元代以来的文献大都记载是江西高安人周德清所著。但从明 代开始就有人怀疑《中原音韵》不是周德清独立创作的,而是在前人韵书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事实上, 从南宋以来就有北音韵书传世,周德清在创作《中原音韵》的过程中确曾参考过这类著作,周氏因某种原 因没有作出明晰说明,后人才怀疑周氏的著作权问题。然而细致分析周氏定本《中原音韵》,虽前有所承, 但《韵谱》中所有韵字都经过周氏的重新估量和安排,故《中原音韵》的著作权主要还应归之于周德清。  相似文献   

8.
今天冀鲁官话中的清入字大多归派阴平,但我们考察沾化方言的情况是清入字先归入上声,经过这一中转站之后才变为阴平,由此我们推断,冀鲁官话的清入归派的初始格局可能是与《中原音韵》吻合的,而且其他地方的情况也证实了我们的这一看法。再加上元代该区为元曲最活跃的演出地区,所以我们认为《中原音韵》的间架是以冀鲁官话的语音系统为蓝图的元曲演唱的部类轮廓,而那些可以充分发挥周德清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字的填入则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9.
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说的"王杨不分",在现代赣方言中有较多体现,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表明,这种现象并非当时赣方言的特征,而是近代汉语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收录了元周德清编撰的<中原音韵>一书,并进行了重新点校和整理,但是其中存在不少标校失误的地方.略举五则.  相似文献   

11.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说,引起后世许多争议.通现专家们的诸多讨论,多以此"入"为四声之一,又兼韵的性质为基础,论其怎样地派入平上去三声.笔者以为,汉语言入声不是一种声调而只有韵类的含义.周德清"入派三声"之说,其实质不在说明声调演变,而是详密地归纳整理了元初汉语共同语韵类演变的重大事实:入声韵变为阴声韵,汉语共同语的韵类由中古阴、阳、入鼎立的格局演变为阴、阳对立的格局.周德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元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一书,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它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北方戏曲语言的规范统一,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自其问世以来近七百年间,由于牵扯到如何看待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来源及其发展问题,有关《中原音韵》所代表音系的争论,也就从未止息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于《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争论,大致有三家意见: 一、《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大都话; 二、《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河洛音; 三、《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北方话。 认为代表大都话的有赵遐秋、曾庆瑞、宁继福先生。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大多数同志都认为是一种单一音系。但也有认为《中原音韵》音系不是单一音系的。如赵诚先生即对其中的鱼模韵是否符合语言实际提出质疑,汪寿明先生则从《中原音韵》是艺术音韵出发,指出它不可能是一地的语音系统,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汪氏没有指明《中原音韵》音系究竟综合了哪些内容。因此,这一认识尚有待深入。笔者是赞成《中原音韵》音系不是单一音系的看法的,曾  相似文献   

14.
南宋《九经直音》俗读“入注三声”问题李无未一《九经直音》是南宋宁宗时出现的一种主要采用直音方式为九部儒家经典著作注音的文献。它的作者为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孙奕。因为“取便童蒙”,其音注渗入了许多俗读成分,由此,它成为今人所关注的研究宋代语音的宝贵资...  相似文献   

15.
《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著作,由著名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对于研究元代汉语语音情况,比如元代的汉语共同语是否有入声等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曾撰文指出,《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是有入声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中入声的数量和韵尾问题,指出:第一,《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至少有三类入声,很可能有四类入声.第二,在《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的入声韵没有-p、-t、-k尾,只有-?尾.这个-?尾也已大为弱化,只剩下一种轻微的“唯闭”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中原音韵》与南曲的关系,是晚明曲学论争的一个焦点。相关研讨,既涉及具体的音韵学问题,也折射出明中叶以后某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s、ts'、s/和/tc、tc'、c/.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中原音韵》是一部元代的曲韵韵书,对后世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价值。有关《中原音韵》的音系特点,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汉语方言是研究古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通过方言材料可以推证古汉语的语言现象,使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关于《中原音韵》入声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在《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通语中入声是否存在。入声消失说是影响很大、争论也很多的一种观点。其中,宁继福先生《中原音韵表稿》的论述最为细致,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但是这些论证都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中古知庄章三系在城阳方言里合流为两组不同的声母,而《中原音韵》里来源于中古此三系的字的声母归类和城阳方言有着很强的一致性,表明《中原音韵》时代,知庄章三系声母的实际音值是合流为两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