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有其深刻实践背景的。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关注点投放在寻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目标的现实途径上,而不是一味地建构一种正义理论。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正是在对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现实社会实践的深刻剖析中,马克思展现了他的公平正义思想的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并由此使自己的正义理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尤其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正义原则和实践,并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表达了他的卓越的社会正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认真考察和反思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反差,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把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自己正义理论的主题,提出了用于制度的“两个正义原则”,体现了对“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热切关注。同时,罗尔斯还深刻全面地阐述了“形式的正义”、“实质的正义”、“程序的正义”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正义的探讨,避不开弱势群体保护问题,保护弱势群体是社会正义的实质要求.受制于强调自由的时代背景,休谟的互利正义观是将强势尽可能平稳地转化为利益.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意在消除社会任意性与自然方面偶然性的影响,以追求实质平等,但罗尔斯正义观中所暗含的相互性正义与其追求的公平正义是相互矛盾的.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意味着罗尔斯的正义形式是不稳定的,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休谟所遭受的诟病.巴利在前人正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公道的正义,这种“具备了保险游戏的结构”正义,确保了形式上的公道,使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进一步接近了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2012,(5):247
高兆明撰文《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指出,通过深入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语境,揭示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真实语义,认为"人民的正义"受到伤害是当代中国正义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人民的正义"是普遍、普通的正义(所谓普遍的正义,是指社会各阶层普遍认肯的正义;所谓普通的正义,是指更倾向于维护社会底层民众权益的正义)。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正义?我们必须正视并有理论勇气提出这一问题。党中央数年前就明确提出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区分了先验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正义观,他的重要思想贡献是系统回答了"在不预设一个先验的、完美的社会终极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增进社会福祉与公平正义"的重要问题。森发展出了能力视角的建构性方法,并开拓了通过对话达成交集共识的现实途径。"超越先验正义"这一方法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意义,对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之实现,也富于现实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邢贺超 《理论界》2015,(2):24-29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公正,罗尔斯提出的以"两个原则"为核心的正义理论,很好地回答了社会基本物品的公正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观念自身的局限、缺少制度安排等原因,一直未能付诸实践。当前,通过完善和保障制度正义、利用公共政策着力解决现实中的不公正问题,几千年来的公平正义中国梦具备了实现的基础。然而,唯有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才能逐步解决当前社会的不公正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公平正义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分配正义或经济正义问题上,当代西方流行着三种理论模式,即传统自由主义的自由正义论,社会主义的平等正义论,新自由主义的公平正义论。它们分别用自由、平等和公平来界定正义。其中,公平正义论的首席发言人当推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J·Rawls)。他于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被看作是20世纪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性巨制。此书把“正义”理解为“公平”,经过复杂的论证,提出一套包括基本原则和程序原则在内的正义原则体系。这套原则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基本制度,但它强调社会有责任通过再分配来照顾和改善“最不利者…  相似文献   

9.
庄静  范国庆  徐建 《理论界》2006,(5):35-3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也是一个分配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就实现分配正义的理论基础、分配正义的原则、目前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和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分配正义理论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收入分配体制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表明,党和政府对分配正义问题是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说明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渐进的,是根据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的.从现实看,在分配制度的设计中植入分配正义理念,以及构建公平正义型的分配格局等,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公平正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一些不公正的新老社会问题不断呈现出来,甚至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才会有和谐可言。本文拟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著名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家G.A.科恩以平等主义正义论质疑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正义论和罗尔斯的平等自由主义正义论,成为当代西方正义论研究中独树一帜的学术象征。《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辩护》可谓集中体现段忠桥教授20余年来研究科恩思想的力作,反映了他应用科恩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自觉意识,展现了理解科恩的中国视角。借鉴平等主义正义论的合理论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幸福中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3.
社会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价值,实现社会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问题.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正义问题做出正确的回应.公平正义是保证和支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普世价值,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和最高境界.透过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分析,尤其是基于阶级视角的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构建起适合这一伟大实践的新的正义理论。为此,必须厘清正义概念的内涵,以公平正义的视角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的正义思想资源并加以提升改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正义思想发展的历史之境观照和探索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从古至今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判断,正义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从现实出发,对哲学视域下的正义理论进行初步探究,并对马克思科学的社会正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坚持真正自由平等的正义原则。剖析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社会正义的一些困惑,使公平正义的理论更好地融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下中国公共政策差等正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等正义论是前工业社会维系等级制度与专制制度的重要理论支撑。当下中国公共政策领域差等正义之底色仍远未彻底祛除,在一些政策范围甚至有很大影响。公共政策的差等正义,是指决策者或执行者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背离其应恪守之公共性、公正性与公平性铁律,对不同群体或阶层、不同地区施行双重或多重标准。这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与对现代政治文明的玷污。揭露和批判公共政策差等正义的表现、成因及其危害,探讨治理之对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正义理论实现了政治哲学主题的转变,是政治哲学特别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全面复兴的标志。罗尔斯建构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功利主义的理论体系,把自由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自由主义的革命性跨越。在此从四个方面对罗尔斯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解读,分别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正义主题确立背景条件、正义二原则解读、评价与启示。认真研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制度伦理的实质就是通过揭示执政制度的伦理属性和功能,对执政制度进行伦理分析.这种伦理分析必定关涉制度安排中的正义问题,因此,制度正义问题也就成为其研究的主旨.公平正义和权利正义代表着当代在社会正义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观点,其分歧的背后隐含着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而和谐正义的提出有助于缓和、化解二者的矛盾,体现了制度正义在当下的走向.和谐正义不仅影响社会正义的诸形式,而且还统摄着执政制度伦理的基本论题.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社会科学》2008,3(1):104-1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尤其是财政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己任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寓正义于法之中,明确"公平通过政府",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下,从地区财政均衡与阶层收入平衡两个层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天然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之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财政法治的语境下,财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蕴含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