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者在赴美华盛顿州西雅图高中进行汉语语言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期间,体会到了美国外语教育在外语教学地位、课堂教学模式、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师培训等方面与中国外语教育的诸多异同,这些异同值得我们思考、借鉴.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科学分析,如对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政策、师资培训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将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三语人才的培养,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中国少数民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给地处中国与东盟经济圈几何中心地带的广西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南博会"落户南宁,更加使得广西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纽带.广西要迅速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做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参与和服务工作,全面促进广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一项自古有教育之始便随着社会、教育制度发展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越来越融入进教育各阶段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全科化、全覆盖化加深,对高校非政治类课程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中西方高校德育手段下的外语课堂德育效果来探寻拓宽高校外语专业德育手段的路径,以期为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以全科德育为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古材料及文献分析,认为古氐羌始居于中国西北,源于属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和相继发展的齐家文化的"西戎"民族集团,并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南下、西进、再南下,到达了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教育实习制度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当我国外语教育面临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的挑战时,外语教育实习也必然面临着改革。本文将结合世界教育实习的改革趋势,从多方面来阐述现有外语教育实习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国一直试图对日本的基础文化和渊源同其周围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并探究它们在历史上的联系。尤其近年来,由于围绕着所谓“照叶林文化”的各项研究,包括神话和民间传说等的比较研究的开展,各个研究领域对中国华南、西南地区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语言和种族相异的民族分布错综复杂。这些民族现在流传的文化,许多与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文化有密切联系。关于这一点,一些前辈早有论述。此外,在东南亚各地,根据迄今的实地考察和文献的研究成果已了解到该地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民族教育六十余年的文献来看,不同时期的民族教育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特征。其中,从经验描述式的实证研究到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的历程凸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民族教育的文献井喷式出现,主要出现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实践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视和自下而上的反馈。  相似文献   

8.
陈永碧 《民族论坛》2008,(10):28-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二、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李德成 《中国藏学》2024,(1):1-10+208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藏传佛教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政治条件以及自身矛盾性质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有了很大进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全面发展。通过观念认同、制度适应、生活融合等途径,当代藏传佛教在信仰层面、制度层面和生活层面进一步融合当代中国进步思想和中华文化观念,不断提升中国化水平。体现人民主体性思想,实现信仰清净化;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形成信仰自由局面;贯彻教派平等思想,实现教派和谐化;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形成依法治教格局;吸收当代人民民主思想,形成寺庙民主管理体制;借鉴现代生活方式,实现寺院生活社会化、现代化,标志着当代藏传佛教的中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种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其中,壮族土司制度源远流长,对壮族聚居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研究壮族史和广西地方史的重要内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女博士詹妮弗·托克(Jennifer Took)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区的部族首领:中华帝国晚期壮族首领在土司制度下的特权》[1]①就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壮族土司的一部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土司制度的基本观点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阳镇  李烜 《民族学刊》2016,7(4):11-21,92-95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have been two major topic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y are also two main ways to deepen foreign economic 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the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have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thnic areas of Guangxi. Guangxi is a frontier and coastal minority area, and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indow opening on to the ASEAN e-conomic sphere and economic hinterland. It has great power and vitalit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ASEAN economic sphere. However, Guangxi, if compared with domestic developed are-as, is a relatively backward region within China’s economy. Its level for utilizing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ags behind, and its foreign trade vol-ume has definitely lagged far behind that in the more developed coastal provinces. This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Guangxi, and i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re-alizing a “well -off” society in ethnic areas. In recent year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ing external dependency in ethnic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has kept steady. Thi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ethnic areas.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investment has also increased the speed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ability to absorb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is, in turn, has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However, the various regions in China have differences in their utilization of FDI and for-eign trade, so, effective an evaluation for exploring foreign trade and FDI has had a specific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ethnic areas, which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points f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 formulate economic policy.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exports, im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collected between 1990 and 2013 for Guan-gxi, an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econo-metric regression method,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uangxi.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经济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优势及面临的机遇,提出广西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桂北山区一个瑶族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本民族语言、社区内流通的语言种类,以及外来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情况进行叙述,试图对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外来语言的过程中,本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使用外来语言的意义等方面作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东盟的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与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有所不同,我国对东盟贸易以入超为主,而广西与东盟贸易则以出超为主,近年来发展进出口额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广西与东盟贸易尽管比过去已有较大发展,但在我国与东盟贸易中的比重还不大,发展速度也还有限,广西与东盟的人均贸易额还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较强的后劲,广西与全国对东盟贸易的差距将不断的缩小。  相似文献   

15.
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西北民族研究》2002,10(3):147-169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对西藏语言政策制定的影响 ,描述了西藏语言政策形成和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发达国家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起步较早,本文梳理国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现状,汲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经验和教训,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少聪 《民族研究》2003,(5):93-101
明中叶以降,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这些移民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海外华人族群.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在国外的发展.除了新加坡华人之外,其他地方的海外华人均处于少数民族的地位,成为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中国两岸三地民族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并从民族学的视角提出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洲语言数量繁多,使用程度不一,地位、功能不同。非洲各国由于受殖民时期语言政策的影响,通常将英语等原殖民国家语言定为官方语言,使本土语言受到不同程度的贬抑。多语使用引发的教育、经济、政治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已经成为非洲国家发展的障碍。目前,整合非洲语言并推行更灵活、更民主化的语言政策,将非洲语言作为教学工具和授课内容纳入非洲教育体系,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非洲语言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等措施,体现了非洲国家在应对语言问题方面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外边境毗邻城市的功能互动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沿边开放战略过程中,其所属的边境城市与毗邻周边国家的边境城市之间的功能互动,是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集中体现与关键所在。本文就此对于这种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的概念、形式、意义以及发展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归纳与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探讨了近百年来韩国华侨社会的形成、变迁及特征,从政府对华侨的关注及政策的改进、中韩民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加速发展、韩国华侨扩大对外交流的努力、华侨学校的再兴等方面阐述了中、韩建交后韩国华侨社会的变化,指出中、韩两国人民的相互移居对两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