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结构竞争力:苏浙粤三省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结构所具有的量变和质变作用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即为企业结构竞争力.苏浙粤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不仅有来自于民营企业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上的差异,而且还有来自于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上的差异.本文构建了企业结构竞争力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浙江、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以及企业结构竞争力对其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区域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建构入手,对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文化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陕西、重庆的文化竞争力最强。聚类分析表明,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等地区文化竞争力内部结构相近,贵州、西藏单独为一类,其他地区为一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备受理论与政策方关注,但西部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选取2000~2010年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十二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区市在三次产业发展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各省应错位发展,构建各具优势、各有所长的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层面要改变经济政策"一刀切"的状况,对不同省区市实施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显著,西部地区面临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紧迫要求。理论与实践证明,走集群式的产业发展道路是缩小差距、培育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西北五省区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取代表区域竞争力特色的 37个指标 ,将西北五省区各自作为单独的行为主体 ,运用UMS———城市与规划模型系统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对其 1999年、2 0 0 0年、2 0 0 1年的区域竞争力分别进行测算 ,然后从排序结果的比较中分析说明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背景下 ,西北五省区的区域发展环境变化 ,提出了西北五省区未来各自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6.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不同,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力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河南省的竞争力排在东部发达省份之后,西部各省区之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大开发给河南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挑战。随着经济发展战略重心的西移,河南将在投资环境、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等方面受到来自西部的强有力竞争,如不抢抓机遇,竞争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区域竞争力。结构调整是提高河南省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对内对外开放是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新观念是增强河南竞争力的主观条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财政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距,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是党的十六大及“十五”计划所确定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我国成为WTO成员后,区域开发面对着向国内国外双重市场开放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实现西部开发目标的关键。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能力,既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也与其他要素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地方政府财政制度安排,可通过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健全地方财政职能、优先解决公共财政职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要素支持、建立开放条件下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支持体系等途径,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构建具有西部特色的对外开放竞争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1999—2004的统计数据对西部各省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对西部各省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排名,并对结果给出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评价区域经济竞争力,将为地区寻求发展、制定竞争战略和有效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在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组合的方法对中东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序,并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济区位熵和面板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区位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市场因素对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为此,应加强对西部区域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强西部区域人力资本投入,加快西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赵晓华 《学术探索》2001,3(2):24-26
中国东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投资和对外开放的地区倾斜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政策上对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是西部开发面临的机遇.但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成因在于东西部地区市场取向改革的差距,因此,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才能真正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增长源是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因,它可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增长及其形成环境、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来预测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略。  相似文献   

13.
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云南、广西和贵州三省区的工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整体而言,广西具有相对的优势,云南位于广西和贵州两省之间,贵州工业竞争力较差。分行业分析发现,各省区工业的不同行业的竞争力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体,三省区需明晰自身优势,错位竞争,实现互补发展,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西部12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0年西部12省市对外开放相关统计数据,利用12个评价指标对西部12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排名,并对结果做了简要分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比较及我国西部开发模式的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前十年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开发将从启动转向大规模的开发阶段 ,选择怎样的区域开发模式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西部地区地域广阔 ,虽然总体上比东部地区落后 ,但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有差异的 ,应当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对西部开发模式进行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西部村镇区域开发:多路径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调整,提出多路径发展战略的构想.建议在继续抓好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选择强化村镇区域开发的内源发展战略.通过村镇区域开发,弥补外向型经济战略不足,减小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和西部城乡经济差距,增强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相互融合发展,都市圈的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重点.在综合国内外都市圈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合力、硬实力及软实力三个方面,构建涵盖36个指标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据此对国内六大都市圈的竞争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东、中、西部地区都市圈的现状,分别探讨相应的竞争力提升战略,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琤 《社会科学》2006,(9):45-53
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区域资本形成机制的差异导致同样的投入率在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率不同;从金融结构差异来看,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金融二元结构”;从投融资方式的区域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的融资结构失衡是西部长期发展滞后的关键;金融制度安排的“东部偏向”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三者构成 ,不同区域在提升综合竞争力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路径 ,也将花费不同的时间。本文通过三维模型 ,分析出各种不同路径选择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并通过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相对最佳路径安排。最后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三者构成 ,不同区域在提升综合竞争力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路径 ,也将花费不同的时间。本文通过三维模型 ,分析出各种不同路径选择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并通过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相对最佳路径安排。最后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