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爱玲在上海沦陷区文坛的异军突起被人们誉为"横空出世",这"横空出世"与好莱坞电影有密切关系.至1930年代,观看好莱坞电影已成为上海市民难以或缺的文化生活方式.张爱玲的出现及时填补了抗战爆发后好莱坞电影退出上海后市民文化的空白;抗战胜利后好莱坞电影的卷土重来也使张氏失却原有的辉煌.张氏的创作之所以能替代好莱坞电影缺席后的位置,是因为其文本与好莱坞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张氏创作不同于五四文学的现代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唐国珺 《南方论刊》2014,(2):100-101,97
"好莱坞"是世界商业电影的代名词,相对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就明显具有艺术气质。经典好莱坞电影以高额的成本投入、新技术运用自成特色,引领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而法国"新浪潮"电影则努力保持着自己的美学特征,竭力将法国电影特色化,不断地拓宽着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表现空间。本文将对美国好莱坞电影和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至今,好莱坞的"中国热"经久不衰,中国故事、演员、功夫等元素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因素.这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也是伴随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华人/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增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好莱坞的中国形象仍有角色类型单一、角色地位轻微与角色形象负面等许多局限,显示在长期隔膜与偏见中所形成的好莱坞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非轻易能够改变.华人/华裔电影人要积极努力塑造多元化的银幕形象来改变这一现状,改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出现基督教福音派的宗教复兴,美国文化也逐渐趋向传统.在此背景之下,"福音电影"在好莱坞涌现,并且取得很大成功,显示了美国文化的最新趋势,以及好莱坞对文化转向做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8,(2):118-126
好莱坞从诞生之初就开始持续、大量地改编经典童话,形成了十分值得分析的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工业的代表,好莱坞经典童话改编电影压抑了存在于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乌托邦冲动,使得童话中的反抗性和代表希望的"尚未"被电影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对当下的确认所取代。不仅如此,好莱坞的经典童话改编电影还不断将童话中的幻想工具化,使之物质化为一种可以贩卖的商品,通过这一过程,一方面让人们借由电影占有幻想,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的虚构性使这种占有落空,从而激发人们的欲望。但好莱坞的童话电影中仍蕴藏着乌托邦精神,这种乌托邦精神既来自电影文本本身,也来自观看电影的受众。寻找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裂缝,重审视觉奇观中感官体验的价值,考量新媒体语境下观众的能动接受等方式有利于重审好莱坞童话改编电影的价值,发掘其中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6.
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是现代女性的永恒主题.南茜·弗雷泽在《公共领域的跨国化》一书中,从她的再分配—承认—代表权的三维正义理论出发,批判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未能有效地将女性公共领域理论建构其中,解蔽了传统的"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结构,重释了"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跨国公共领域"等概念,指出了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和发展的路径是女性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跨国公共领域,将女性从单一的女性发展空间发展至多元的、综合性的具有自由流动精神的跨国公共领域,提出应当强化女性的政治代表权,让女性在政治维度获得充分发展,进而有步骤、有理路地实现再分配的经济维度和承认的文化维度的充分发展.弗雷泽重构了女权主义的"宏大叙事",从理论上挚画了全球化时代女性公共领域的解放和发展的图式,开拓了西方左翼女权主义的研究视域,但是,理论的预设性也决定了她的实践方案只能停留于言词中,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分析女权主义的种种问题,才能在追求全球正义中找到女性解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的同窗学姐盛英曾经主编了一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筚路蓝缕,用洋洋80万言梳理了一个世纪里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评介了120多位女性作家,在推进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方面功不可没.该著<导言>在论述"历史分期"时,虽然明确地将"世纪初到'五四'",定为"女性意识觉醒,女性文学勃然崛起时期",但由于学界长期将"近代"与"现代""分而治之",当一时用"20世纪"将两者统观之时,就往往会顾此失彼.当时,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研究还未引起整个学界的真正关注,几无积累.即使对如秋瑾、徐自华、陈撷芬、王妙如等少数女性作家有所顾及的话,那多数也是未曾用性别文学的视角来加以观照的.  相似文献   

8.
《家庭科技》2007,(3):44-44
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以后,往往喜欢"扎堆儿",连吃饭和上厕所也要一起去.于是,有人讽刺那些喜欢"扎堆儿"的女性,将她们看成办公室的"是非地、传染源".但专家认为,这样贬低"扎堆儿"现象是不妥的,女性无论在职场内还是职场外,不妨多扎扎堆儿.  相似文献   

9.
促进女性就业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责任就是为促进女性就业进行制度建设,保证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不让多雇女工的企业在经济上多受损失.政府在还没有完成搭建企业之间平等竞争的平台之前,将"歧视"女性的责任简单地推向企业是不公平的.政府进行制度建设可以做的工作包括:变企业生育为社会生育保险、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统筹安排、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岗位上增加女性就业的比例.论文还对"女性按比例就业"的提议进行了辨析和质疑.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视角下的唯美主义阅读,可能会导致<莎乐美>中一些重要意义的遮蔽;而女性主义解读的复归,特有助于对该剧的社会道德主题作更深入的揭示.在<莎乐美>中,王尔德通过对"水池囚禁"、"月亮笼罩"和"蛇吞飞鸟"等意象的塑造,对剧中人物在生理和两性上的双重倒转.以及阉割者与被阉割者身份的颠倒手法的运用,将传统建构在父权制基础上的菲勒斯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剧作家本人同性恋身份的女性气质和是时统治阶级的女性强力,也对这股解构之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在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上,将女性放在了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至上的美国电影愈加热衷于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来刺激观影者,但其电影叙事、主题关注、人物塑造等方面却呈现出由传统的技术崇拜向反技术崇拜的价值观转移。作为美国电影主要类型之一,灾难片在新世纪见证了“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的发轫和粉墨登场。以《后天》和《2012》为例来审视电影“反技术”叙事,从技术地位在电影文本内外的嬗变、电影文本技术“能指”符号以及电影场面调度来揭橥美国灾难片中所蕴含的技术价值观,进一步对“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加以界说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陈孟云 《学术探索》2012,(10):125-129
汉语配音译制片在20世纪末的中国曾掀起过一股热浪,尤其是以乔臻为代表的为外语片(《魂断蓝桥》、《亡命天涯》、《叶塞尼亚》等)作的汉语配音,通过汉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使外国电影人物获得灵魂的再塑,最终使这些国外影片成为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乔臻以独特的有声语言艺术魅力为外国电影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品位,使汉语有声语言与电影艺术形象完美结合,达到圆融无碍、浑然为一、整体和谐的至美之境。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乔臻配音艺术语言的创作过程,探讨老一辈艺术家如何在有声语言创造过程中把审美认知和独特的精气神融入电影艺术并实现对外国影片的审美超越,从而获得有声语言魅力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3.
和谐西藏建构中西藏电影的文化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引人注目,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里,西藏电影却因为边缘化和他者文化身份、民族化的定势显现和后殖民主义的"妖魔化"而陷入困境。本文认为,只有推进产业化和市场意识,强化民族性的深入挖掘,扩展与其他民族和西方电影文化的交流,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西藏电影。  相似文献   

14.
陈林侠 《社会科学》2007,(7):185-192
尽管大陆电影空间在《黄土地》等一批先锋之作中经历了从具实到抽象的过程,形成了扩张的文化隐喻,但是空间的传统经验却陷入了影像表达的悖论;游弋出大陆的香港电影始终将地域空间限定在城市想象的自我比附,或隐或显地出现了一种"双城"现象。张爱玲作品在香港颇受导演青睐,个中原因在于其作品铭记着"双城"(上海/香港)的空间体验。如果说大陆电影的空间有一种外向性,那么身处后现代文化中的台湾电影逐渐排除了整体的空间感,缩小地域、社会空间,出现了一种内倾的迹象。从深层的文化心理上说,这恰恰是两岸三地在西方文化触发后,民族文化记忆的不同苏醒。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形象一直是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外国人形象。对于日本人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现实中日本人的认知以及不同时代中日两国的关系。该文主要探究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影视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联姻消费市场的大陆喜剧电影在“笑果”制作上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之时,也使得其成为文化投资者们“圈钱”的“新舞台”。高票房收入的背后,暴露出了大陆喜剧电影在喜剧立足点飘忽不定、喜剧价值观模糊以及任由喜剧电影滑向低格的感性之乐等艺术症结。喜剧品格的萎缩及虚无主义狂欢的盛行,与喜剧思维的偏离、喜剧意义传达的随意与任性不无关系,加之商业美学放弃艺术的抵抗性原则让不少喜剧电影成了单一的浅层消费符码。健全的喜剧电影,不仅需要有理性的构思能力及艺术策略来呈现当下社会现实矛盾和人性自身缺陷所内蕴的喜剧性,而且也要在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中于人与社会之反常、不协调等所导致的可笑之处来实现对自我乃至现实的审视、批判和超越,这才是大陆喜剧电影应有的叙事伦理及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时代焦虑情绪的影响下,鲁迅所秉持的是一种空间文化史观,以虚构的"病例"与"灵魂"探索国民的历史病根、思考政治现实,是其表达思想的典型方式.影片《药》与《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病例"与"灵魂"进行再虚构以实现光影转世与跨界传播的同时,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通俗化特征.《药》中普通民众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阿Q正传》中王胡高于历史中间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均与真实的历史逻辑相悖逆.白举人与夏三爷的合二为一虽使得两部影片实现了情节弥合,但两部影片所传递的关于"革命"的观感截然不同,影片展现的思想呈断裂状态.语言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造就了鲁迅小说高度雅化的特征,电影以集体化创作与大众化受体为表征,高度通俗化的电影《药》与《阿Q正传》难以再现雅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电影艺术的特殊属性,无论从社会舆论角度,还是意识形态监控方面,都决定了电影审查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国电影的社会影响,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对国民政府时期遗留下的大批美国电影进行了审查。对美国电影的审查,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管控的重要内容,也折射出美国电影在华的命运变迁。尤其当时美国电影《社会中坚》在国内的宣传和公映,说明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对电影审查和市场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它不仅体现了人民政府在规范市场、统一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方面的碰撞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末以降“后技术时代”肇始,美国技术电影渐次呈现自我悖反的发展范式:一方面不断推进“技术化”,“前置”创新技术,追求观影体验“陌生化”;另一方面影片所操持的“意识形态腹术语”表面看来歧义丛生,撕碎暗箱秘密咬合的齿轮,便可窥见电影文本所呈现的诸多症候性因素赫然指向“技术异化”甚或“反技术”。技术作为美国电影“常数”在新世纪萦绕的“二项对立式”———崇拜和否定,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在新时期遭遇之新倾向。在观影体验“陌生化”和电影“文学性”诉求的互交中发轫的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动态自洽之产物,也是其实践对当代性进行影像书写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曾静 《学术探索》2013,(10):130-134
“少数民族电影”命题包含了世界电影、民族电影及少数民族电影的自我定位,也隐含了少数民族电影在当今电影产业结构中的边缘存在,及其自我表述的立足点,它是电影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须借助“深描”式的电影作品和不断积淀、创新的理论分析系统来持续建构,以获得世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彰显出其揭示具象的、多样的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