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写进基本路线中,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提出过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写进基本路线中,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提出过的新思想、新论断。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义生 《金陵瞭望》2007,(19):35-35
南京劳保和就业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同时,南京还加大了对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通过着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大力提升了郊县公共事业,加速了农村和江北两区的发展。此外,南京的和谐社区建设始终居于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前列:2002年,南京成为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意见下发后,民政部贯彻落实意见的第一个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2007年,全国省会城市中,南京又第一个以市委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及评价细则…… 2007年2月,南京市统计局进行了一次“南京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百姓对南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感到满意。可见,把南京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已成为600多万南京市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对其"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存在状态及其运动特点的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谐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必然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能够消除一切剥削制度所固有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和谐成为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中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几千年的美好梦想。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把公平正义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上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人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两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倡导利益和谐尤为必要。因为,利益不仅是联结社会成员的纽带,而且利益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实现之间是否均衡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尺。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而言,致力于利益主观需求与客观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消解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它有哪些本质属性或特征?对此,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有明确回答。根据决定的有关论述,我们的粗浅体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公有、计划、商品三重本质属性有机统一的经济。它可以用三个公式来表  相似文献   

10.
王荣珍 《南都学坛》2007,27(3):121-122
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立足于公平的基本理念和规则,才有可能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和谐。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分化等现象,特别是在社会转轨期,失业、官员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有不断加剧趋势。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培育中产阶层,优化社会结构形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民主政治;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法治观念,健全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务必顺应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欲深入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有必要对其基本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个提法是应该坚持,还是应该抛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对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 (一)政治的一般性概念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首先就有一个如何理解政治的一般性概念的问题。几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的疏导和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协调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发挥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作用,有效的制约公权以打造法治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权与私权和谐是促进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建设应把握的原则是社会公正。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都关注效率与公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学研究更多的是效率,社会学研究更多的是公平,二者的结合。比较完整和科学地探索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而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深入研究这一具体形式,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目标和途径进行了系统思考并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他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探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在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彼此和谐相处。因此,和谐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传统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道家和释家文化为两翼。儒、道、释三家在和谐思想方面,虽然有所差异、各有特色,但殊途同归,都是要达到和谐人生。它们都强调从自我的修炼做起,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智慧的人、快活的人、有趣的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从而提出了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同时,阐明了党内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