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与意志——论曹禺悲剧艺术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与文化、人与历史、人与自身三方面对曹禺的悲剧艺术进行考察。文章认为,曹禺的悲剧艺术提出了“人样地生活”这一最高的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曹禺力图达到人对文化理性与历史理性的超越: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谱写生命之诗;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谱写道德之诗。但是这种人生终极的追求在现实中常常落空,从而导致了曹禺悲剧艺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悲剧的历险——论曹禺悲剧艺术的发展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邃的悲剧意识铸就了曹禺悲剧艺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这种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样表现在曹禺悲剧文本的艺术范式与美学风格上。曹禺“人样生活”理想追求使其确立了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两种主视角 ,其悲剧艺术发展表现为 :从内在冲突向外在冲突转化 ,从“高调悲剧”走向“低调悲剧” ,从悲剧向喜剧偏移 ;从灵魂的戏剧走向生活的戏剧 ,由激越走向哀静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把中国现代戏剧史里的悲剧艺术比作一个山系,那么,曹禺和郭沫若就是这山系里巍然对峙、竞险斗奇的双峰。他们在选材眼光、人物旨趣、艺术精神、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颇为引人注目的区别对照。这类对照既饶有趣味,也极富意义,既泾渭分明,又经纬交错。 “现实中的小人物”和“历史上的英杰” 曹禺悲剧和郭沫若悲剧在表象层次的区别对照十分明显。曹禺悲剧题材无一例外地来自当代现实,它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中国社会,挨得紧密贴得着实,郭沫若悲剧却毫无二致地采自古代历史,它在遥远的历史生活领域里纵横驰骋。悲剧女神的锋利刻刀,在曹禺手中雕琢着背心旗袍、粗衣短褐的现代人物,在郭沫若手里则塑造出峨冠博带、佩剑陆离的古代英雄。郭沫若手中还多拿了一把历史女神的尖锐匕  相似文献   

4.
<雷雨>的创作意图是源于他对"命运"这一课题的探究.青年时代的曹禺始终被"到底是什么在制造着人间一幕幕悲剧"的思索折磨着.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雷雨>中人物的言行共同表明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正是人类对自身利益的过度执着引发了自身的悲剧,而这悲剧必将像大雷雨一样彻底洗涤人间的罪恶.  相似文献   

5.
曹禺在剧作中以变形的方式来思考宇宙间的“神秘力量”和人生困境 ,力求探寻、确认悲剧人生的意义。这有助于把中国现代悲剧意识和悲剧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本文从接受主体曹禺出发 ,分析他对奥尼尔悲剧观念的接受与变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杜庆华 《云梦学刊》2002,23(5):62-64
曹禺在剧作中以变形的方式来思考宇宙间的“神秘力量”和人生困境 ,力求探寻、确认悲剧人生的意义。从接受主体曹禺出发 ,分析他对奥尼尔悲剧观念的接受与变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探究了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无意识本能,展现了人类生命悲剧的必然性和多种心理体验,从而建立起其非理性主义的悲剧观。本文从原始资料出发,论述了弗氏悲剧论中悲剧的本质、悲剧的快感、悲剧的深层心理学和悲剧的乐观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曹禺悲剧作品的舞台面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悲剧作品创作成就的取得,与他对话剧舞台艺术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娴熟把握密切相关.在悲剧主人公情感的两度峰值中彰显悲剧的力度,善于利用不同角色类型来传递戏剧情境,在预感的"暗示"和伏笔的"显示"中激起观众的注意,用声音、光影和剧情中的"意外成分"等创造充满诱惑力的舞台艺术空间,这些都体现了曹禺悲剧作品的鲜明舞台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9.
曹禺以对中国妇女的人文关怀、同情与理解,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人格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笔下的女性与奥尼尔笔下的女性在对爱情的追求方面存在明显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这在蘩漪与爱碧、陈白露与安娜·克里斯蒂、花金子与露斯的比较中可见一斑.曹禺悲剧女性观的形成受奥尼尔、西方其他剧作家以及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曹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并以不同方式反 抗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为此围绕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成 因,分析了曹禺剧作对妇女解放道路所指明的方向,即由个体解放走上集体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卜生的戏剧思想及创作风格给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以巨大的启迪,直接影响了他的现实主义悲剧的创作.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真实反映现实,聚焦人性的弱点,展示普通人的家庭悲剧,将戏剧作品的背景放置于观众熟悉的环境中,关注妇女地位与婚姻问题以及运用追溯的手法架构剧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新文学史上,塑造寻求个性解放新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家,除了鲁迅、茅盾、丁玲外,就要算曹禺了。他塑造的蘩漪、陈白露、愫方等女性形象,以独具的艺术美而争妍于新文学园地。这些具有悲剧美的形象是通过她们对个性解放和美的追求与独特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强烈矛盾冲突,内心的无比痛苦及感情波涛的起伏而塑造出来的。她们的灵魂经历了从人间到地狱的广阔世界的悲剧旅程。曹禺以具有悲剧美的女性形象而发展了我国的悲剧艺术,并将悲剧的文学剧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向峰 《社会科学》2004,(6):110-115
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 ,结束了血亲婚姻之后 ,“恋母情结”已成为人类朦胧记忆中的有罪观念。但伦理名分的严格确立 ,使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与丈夫前妻之子的爱情关系 ,也成为非道德的畸型之恋。这种“亚恋母情结”或“亚恋子情结”的母题 ,在戏剧舞台上出现时 ,都成为纽结多种社会内容的悲剧冲突的焦点。文中以席勒、奥尼尔、曹禺的悲剧作品为对象 ,进行了论理性的比较分析与开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方悲剧的主体特征是刚性的 ,中国悲剧的主体特征是柔性的 ;西方悲剧艺术张扬悲剧主人公恶劣的情欲、片面的人格 ,以及由致命倾向产生的悲剧精神 ,中国悲剧艺术肯定悲剧主人公善良的道德、完美的人格以及圆融的境界。曹禺悲剧艺术透射出西方悲剧艺术的文化精神 ,给中国悲剧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雷雨》是青年曹禺苦闷与深邃的灵魂的投影,蕴藏其间的神话意识和现代性焦虑是剧作家对人生的的真切感受;《雷雨》表面上看是对封建社会和家庭的毁谤,实际上表达了现代人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中对自身生存悲剧的困惑和不安;而从更深层的意蕴而言,《雷雨》传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世界奥秘的追问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注,表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和挣扎,从而给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观众留下了一个永远"神秘的诱惑"。  相似文献   

17.
曹禺的悲剧观超越了具体的社会人生问题而直指人的生命本质,其悲悯的是在终极意义上人的渺小及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焦母是一个悲剧人物。她钟爱儿子,发展成“恋子情结”;她同时也是阴狠可怕,有着置仇人于死地的果决;她的结局又是悲惨的,确实让人同情。最让人叹息的是,她愈努力,灾难就愈严重,悲剧也就愈加速降临。人是如此可怜的动物。焦母其实也只是“狭之笼”中挣不脱的一只可怕、可怜、可叹的鸟儿。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5,(4):42-45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悲剧的理论,与之相比,对于悲剧美感来源的探讨是不足的。先贤时彦间有论述,但大多语焉不详。厘清西方悲剧学说中关于悲剧美感根源的论述,从悲剧艺术本身以及基于"生命一次性"的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悲剧美感的来源问题,能够使我们理性认识悲剧美感来源,反省当代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缺失,并唤起我们对悲剧美感培养和悲剧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曹禺作为现代戏剧家,被戏剧界冠以现代之名,但他却行古典之实。曹禺的童年记忆及其情感体验是古典的,深受古典的希腊悲剧及其命运观念影响,延续着中国戏曲的写意传统,虽然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但是充满着诗歌的意境。因而曹禺及其剧作并不承接五四传统和现代性追求,反而回荡着古典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蔚志建 《东岳论丛》2005,26(5):193-194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是围绕人类所受的痛苦并如何摆脱这种痛苦展开的。这种痛苦的摆脱是人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他认为,悲剧艺术暗示着人生的本来性质。悲剧冲突双方具有同一性,是同一个生命意志的显现。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是没有善恶分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