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女性剧作主体性与悲剧审美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探讨中国女性剧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建构完整的戏剧发展史观、扩展中国戏剧的研究空间意义重大.回顾女性剧作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困扰女性写作主体性艰难形成的压抑性因素,而这恰恰铸就了女性剧作独特的悲剧审美意识.这种悲剧审美体现了对女性弱势处境的体察、对文化传统强烈而压抑的情绪记忆,以及与时代环境碰撞时非她莫属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
先锋戏剧家张广天的剧作《圣人孔子》与《左岸》、《切.格瓦拉》一起被称为"理想主义三部曲",其戏剧艺术探索体现于幽灵化、论辩结构与意识形态混响;诗歌剧的交融与开放式的戏剧表演;自由的选择与理想的坚守三个方面。张广天的话剧总是直指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介入性、批判性与思想性,使得其剧作超越了写实与象征,直抵当代社会价值的冲突、混乱与破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著名戏剧家徐棻的作品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剧作在结尾的处理和表现手法上的变化,并通过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戏剧以及国外的戏剧相比较,从而试图揭示中国当代戏剧家在审美上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陌生化作为透视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审美视角,着重分析了剧作家在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处理戏剧创作中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以及运用创造性的艺术幻想突破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艺术界限,摆脱"文学反映自然"的美学思想,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神奇梦幻、虚拟与现实相融的艺术世界,使其剧作在西方现代派戏剧中独树一帜、魅力无比.  相似文献   

5.
王仁杰的剧作《节妇吟》和《董生与李氏》借鉴欧洲传统戏剧原则,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启蒙主义思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情画意与西方情节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6.
由于对"人"的重新肯定和张扬,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具有浓郁的"表现性"色彩.在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民族写意艺术精神同表现主义戏剧的表现性特质相互修正、交汇融合,内化于戏剧艺术创作之中.表现主义在当代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戏剧实体,它往往只是作为依附性的亚结构融化于现实主义戏剧之中.表现主义戏剧对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深刻的表现性艺术气质.在直觉想象与观念呈现的戏剧思维中,同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相比,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少了些抽象化和观念性特点,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象化方式.当代中国一些实验性话剧中,戏剧结构的基本构架被打破,而代之以一种表现主义戏剧中常见的意识流似的心理结构;同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一样,镜头化的叙事方式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获得了一种对人物心理揭示的独特表现视角,给予观众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7.
田汉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等,是其历史题材戏剧的巅峰之作。以往学界习惯从政治与时代视角切入研究,考察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外部关系及其深层互动,实际上无形中遮蔽了作品的内在意蕴与文化价值。从文化认同视角研究田汉新编历史剧,不但可以消除文学史、戏剧史对田汉新编历史剧的偏见,而且也为重新审视戏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地位开启全新的大门。田汉新编历史剧不但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因其诗人气质投射进剧作中显得独树一帜,为中国当代剧作家主体意识的构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著名戏剧家徐芬木的作品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剧作在结尾的处理和表现手法上的变化,并通过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戏剧以及国外的戏剧相比较,从而试图揭示中国当代戏剧家在审美上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纪蔚然的戏剧创作对于当代台湾剧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纪蔚然钟情"带刺的"戏剧而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创作精神,其创作关注"人"、关注"生命存在"的人生内涵挖掘,他从感受最深的社会人生经验中提炼重组而成的人物形象刻画,都赋予其剧作深沉的人道情怀和文学深度;纪蔚然采用传统的戏剧样式,透过情节铺排、性格刻画和人物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体验与独到发现,同时,其创作又充满实验性和探索性,这又使他的戏剧能够在艺术和娱乐的平衡中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创造。它们成就了纪蔚然个人的戏剧创作,又推动了当代台湾戏剧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生命。夏衍的剧作,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中独树一帜。夏衍善于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刻划来反映社会生活。他的准确凝练、质朴自然又充满激情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塑造剧作人物性格本色奠定了基础。强烈的艺术激情、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构成夏衍戏剧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国家精神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然而有着悠久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却不断地遭遇戏剧“困境”、“危机”、“出路”等问题的困扰。不管是剧目创作、舞台演出 ,还是理论批评 ,人们都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似乎不可逆转的态势的迫近 ,那就是作为曾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文艺样式的戏剧 ,正在逐渐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变迁的主潮中“淡出” ,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 ,从事戏剧研究、戏剧批评 ,特别是戏剧现状的批评与研究 ,就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而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12.
论三峡库区民间传统戏剧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库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与民族的灵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对促进库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库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艺术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跃部分,在库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艺术、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全社会所重视。因此,本文针对三峡库区民间非物质文化戏剧遗产保护现状,以及如何保护和开发好库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在促进库区社会和谐、民族文化自觉及价值认同中发挥巨大作用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茶馆》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峰,“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剧作构思闪光点.本文力图以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茶馆”这一浓缩着中国文化传统及生存方式的原型分析,阐释选择原型意象作为戏剧环境对戏剧主题显现、戏剧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安排等因素所呈现的魅力.同时从原型意象带来的假定性、剧场性要素的实现,揭示《茶馆》对中国话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追溯式"是戏剧创作的一种手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和中国戏剧大师曹禺都曾在自己戏剧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过这一手法,并使其成为自己戏剧艺术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剧作《俄狄浦斯王》、《群鬼》和《雷雨》堪称是这一手法的典范性作品,可看作中外戏剧文学历程中"追溯式"结构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奠定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基础。李渔是中国明末清初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他初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体系。李渔提出来的剧作立意追求新奇、戏剧情节强调虚构、戏剧语言突出机趣等观念,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思维特征。探讨李渔戏剧理论中的"陌生化"思维,在全面把握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推动中西艺术观念的深入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姚一苇剧作的主题特色是现代意识与传统精神的相互沟通.现代意识表现为对人的困境和人的存在的关注,传统精神主要表现为其剧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对理性世界的价值追求;现代意识与传统精神的相互沟通则表现为把传统精神渗入现代派戏剧和以现代意识观照传统题材.  相似文献   

17.
荒诞派是五十年代在戏剧领域兴起的一个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产生于法国,以后流行欧美各国,其影响至今未衰.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塞缪尔·贝克特、尤金·约奈斯库、让·捷尼和亚瑟·阿达莫夫等.这个流派开始时被称为"先锋派";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根据其思想和艺术特点,把它定名为"荒诞派";此外,根据这一派作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它也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流行歌曲成长于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上,体现着对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传统伦理道德、传统韵律诗词、古典文学意境和情调,以及对古典音乐戏剧艺术的传承,其中很多因素都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被当代的广大青年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现代"型话剧体式的主要特征,是抛开理性与逻辑的规范,以心理时空取代自然时空,在直觉、本能和潜意识的支配下,运用象征、隐喻和暗示的方法,结构戏剧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制造戏剧冲突,从而将剧作意蕴导向虚幻神秘的情绪和哲理层面,使剧作呈现极端个人化和无序化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20.
从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文化的系统认知着手,详细阐释了其民族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诠释、民族艺术符号的建筑转化、民族精神意蕴的深层演绎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民族文化在当代建筑形态创作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