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经典作家曾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劳动创造价值;另一种说法是劳动表现为价值。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人们经常提到的是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并难以取得共识。如果说劳动表现为价值,或许将有助于取得共识。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仅仅限定在商品价值上而不涉及其他学科的价值内容,即商品价值指的是在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这种共同东西就是一种能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经济学量。商品价值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学量,只是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这种量本身的性质和量度有不同的说明,从而对商品价值的定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整体创造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经济学认识的基础,我们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认识劳动,劳动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对立统一,具有整体性。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者的主体作用创造价值,而基本的事实是劳动客体在价值的创造中也发挥着作用,必须从劳动的整体性出发,认识劳动整体的创造价值的作用,科学的价值理论是劳动整体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了商榷和探讨。指出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形势,必须对日益增加的价值进行新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石化总厂聚脂车间的实证考察,阐明了新技术条件下,产品的价值中应包括科学转移价值,并直接以新创造的价值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论创造价值的劳动一般□赵海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究竟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整体看来可分成两大派别:一是窄派,提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二是宽派,坚持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5.
社会服务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亚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讲师)我国近几年来以社会服务劳动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否相悖?马克...  相似文献   

6.
<正> 传统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生产商品并创造价值,那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本上只是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研究价值形成问题,并且把劳动物化作为理论进一步展开的前提,这就导致了后人的一个误解,以为劳动的物化是形成价值的先决条件。其实,价值反映物化劳动,这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指出:“对于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象亚当·斯密那样按苏格兰的方  相似文献   

7.
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回答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 ,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研究的生产劳动 ,主要是指体力劳动。虽然马克思也曾提出和研究过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问题 ,但那只是作为对体力劳动研究的延伸来进行的。他所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而研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因而 ,我们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劳动学说 ,并摒弃最近数十年来形成的对生产劳动的传统而又片面的看法 ,从而重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研究和认识。一、正确把握我国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在本刊1981年第4期上发表了拙作《对价值量的计算及其有关理论问题》后,陈友龙同志就价值实体问题提出了商榷意见,读后我感到很高兴。通过对价值实体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为此,本文试就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源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由于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于是有人就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须修正。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在相同时间创造更高的价值,实际上是误解了马克思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思想.使其陷入"循环论证"的困境.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并不是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是生产力特别高的具体劳动;它不属于价值源泉的问题,而是属于劳动力价值的生产、再生产问题.与此同时,科技劳动也不是创造高价值的劳动,而是创造高使用价值的劳动,不能以科技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为依据来确定科技和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多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为中心,从抽象劳动、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总体劳动、有用劳动等方面,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有用劳动所对应的抽象劳动才能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实体,并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即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一结论,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质劳动"是一个揭示人类生产力发展机理的劳动概念,它赋予"劳动创造价值"全新的内涵.人类劳动分为低质劳动与高质劳动.高质劳动需要高智慧、高学识,它所创造的价值是低质劳动的倍数.但人类仅仅从事高质劳动并不能增创价值或社会财富.这是因为,相对低质劳动而言,高质劳动者需付出倍数的学习与实践成本,消耗倍数的社会财富.这样,高质劳动创造的高价值一旦减去高成本,社会价值总量未必增加.而当高质劳动者创造出先进设备之后,先进设备的操作者并不需要高智慧、高学识,他们从事的只是低质劳动,但创造的价值却与高质劳动者相同.所谓"超质劳动",就是指劳动者以低质劳动形态发挥了高质劳动功效,创造高价值的劳动.正是因为存在超质劳动,人类才能不断增创价值,使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倍增."超质劳动"概念对于科学阐释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不揣粗陋,对此发表几点探索性的意见,望同志们指正。一、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价值是物质产品的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如果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部门应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似乎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以此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能够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生产的自动化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无关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商品的这个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对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生产的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只是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劳动生产力只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与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  相似文献   

16.
试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仲伟富关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传统观点认为,生产价值的劳动仅限于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不存在生产劳动,因而也不创造价值。而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管理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管理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教授)我国经济学界一般承认,在公有制企业内,从事生产性管理的活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而对于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内,从事生产性经营管理的活动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则持否定的态度。这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卓炯经济理论贡献的评价问题──兼答胡培兆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于1990年发表的《卓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一文中,从 四个方面评价了卓炯的理论贡献,其中指出:卓炯于1961年率先提出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 济理论。胡培兆于1991年发表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一文,指名批评 李炳炎,认为卓炯并没有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认为是胡本人在1979年无锡会议上最 先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对卓炯的理论贡献作 了全面中肯的评价,详尽回答了对作者的质疑;论证了卓炯在60年代初率先提出并严密论 证了计划商品经济;指出卓炯在1979年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论文,进一步阐发了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思想,并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并对应如何对待剩余价值的问题表示了 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论争,实质上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我认为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对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的认识问题。物质资料生产,包含特殊的、社会的、历史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包含一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特殊都不能脱离一般而存在。不论是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黄平 《兰州学刊》2003,(4):43-4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惟一源泉 ,物化劳动只是借助于活劳动转移自身的价值 ,它本身不创造价值 ,增加价值量。科学技术是科学劳动的物化 ,属于物化劳动 ,不创造新价值 ,不是价值的源泉 ,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科学工作者的劳动即科技劳动作为活劳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不仅创造新价值 ,而且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