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失业理论的回顾与我国就业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业问题和对策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本文简要回顾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发展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 ,直到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发展的逻辑框架 ,反思中国的对策 ,重点强调了中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 ,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宁 《学术论坛》2002,31(6):27-30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是 2 0世纪中国哲学论争的焦点问题之一。无论是回眸 2 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还是展望 2 1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走向 ,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审视都是不可忽缺的。关于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 ,科学是否具有人文价值 ,科学是否万能的 ,如何理解自由意志与因果律 ,这些问题将长久地引起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战后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福利国家体制。 70年代后期滞胀局面的出现使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作为对这种危机的应对 ,2 0世纪的最后 2 5年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新自由主义的“去国家化”改革。但是 ,这种改革并不能使资本主义走出危机。“9·1 1”事件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内外政策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这种政策调整可以被看作是各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 ,但也是西方主要国家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动向的延续。超越自由放任主义与干预主义成为一种时代要求。当代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自由主义、左翼批判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理论 ,都力图解释西方社会发展 ,指明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出路。揭示这些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我们可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化、“去国家化”的实质、作用及其限度 ,并指明国家在未来社会中将扮演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4.
徐海燕 《学术界》2022,(9):75-83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体系,是在权力的博弈视域下对公民权进行保障,提出有限政府、无为而治、权力制衡、代议制、宪政民主等系列制度建构主张,但在实践中问题重重,造成全球民主的滥觞。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以“权力整体观”为特征,以民主集中制、实现共产主义为原则,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民众权利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飞跃是以巴黎公社为蓝本进行观察总结的。第二次飞跃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出的,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标志,是全方位、全链条和全覆盖的民主。在价值目标、理论优势、实践绩效等方面形成严密的逻辑闭环,为构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公民资格的理想践行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诉求.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概念体系中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一国公民教育的重心必然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本文在对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公民资格中内外、权责、统分三种内在张力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现实予以分析,以期阐明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的总体特征以及公民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进而为明确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价值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期待视域”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从“期待视域”的视角出发,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积极探索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方法并促使学生“视野融合”,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8.
解构与重构:“后现代”视域下的当代大学师生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后现代"思想特质:倡导对话、多元性,强调民主平等,反对权威、中心主义,充满怀疑、批判与颠覆精神.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与他们进行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以及如何减少师生矛盾.大学师生交流应该建立在对双方个性、观念和思想的认识与评估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与理解对方,倡导对话、探讨和反思,树立开放性的、多元化的交流模式,进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9.
吴昕 《中州学刊》2022,(9):169-172
“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培训市场收紧,教育出版行业格局重塑。国家对教材教辅质量管控力度的变化,用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给教育出版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双减”视域下,教育出版应直面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的挑战,尽快转换角色,科学制定发展策略,做好出版产品多元化设计,推出优质图书,提高服务能力,重视人才建设,加速融合转型,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桑本谦 《文史哲》2005,2(5):143-150
社会秩序可以被区分为“自控型秩序”和“受控型秩序”。“自控型秩序”发端于一小撮个体之间缔结的初始契约,然后以这个初始契约为起点自然扩展为被众人遵守的普遍规则,因此,“自控型秩序”可以独立于公共权力而自发形成;而“受控型秩序”只能依靠公共权力来克服必然存在于众人约定中的“搭便车”现象和高昂交易费用。自控型秩序”是坚韧的,这种秩序可以在群体内部分有效,即便群体内的大多数人都不再遵守互不侵犯规则,群体内的少数人也有激励继续遵守这个规则;而“受控型秩序”却是脆弱的,离开了公共权力就会迅速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研究理论化趋势自1980年代以来日益显现,对应了文学研究在学科交叉和多元视角下的发展态势。本文以亚登书局的莎士比亚理论系列(Arden Shakespeare and Theory)中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莎士比亚与经济理论》为切入点,对其跨学科的莎学批评视角和观点进行分析与评述。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经历着各种经济转型和重大变化,而其中新经济语境下社会、心理、美学、伦理等方面的微妙变化让莎剧和经济学发生了批评的关联。莎剧创作、表演和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究其根本并非单纯的美学艺术事业,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梳理和厘清“经济”一词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莎士比亚影响的关系,莎士比亚时代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经济学转变,以及相关的重要观点和案例分析等一一被阐明。通过莎士比亚的创作和经济学视角的批评,我们能进一步领悟人类和金钱相互主客体转化的现象和进程,并深入观察和了解莎翁时代英国社会在心理、文化和社会上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凤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案例显示,人、物与时空整合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将民族特色地区的文化看作"文化空间",走旅游化生存的道路,形成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是对以凤凰县为代表的古城镇和传统村落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路径。形成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夏昊 《东岳论丛》2023,(2):158-166+192
法理学是一门将各个部门应用法学整合为完整统一有机体的法学学科,它拥有不同于后者的研究对象即形式客体。它关于法的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知识,是法的形而上学。法理学作为知识体系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这三个部分又可以被归结为关于法的理念的命题和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各个部门应用法学作为根据经验的杂多的特定实在法的知识体系在逻辑上必然与法理学三个构成部分的命题相关联。关于法的理念的命题不可能将关于法的一切知识或命题涵盖其下,因此,需要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将关于法的一切知识或命题统合起来。中国法理学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的研究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并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考察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对美国大学模式的移植,将有助于为当今中国大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秩序的出现,从而可以跳出单方主宰或文明对立的窠臼,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并逐步发展出一个共生、共治的全球治理体系。作为中国治理体系思想结晶的“中国之治”,成为传播中国形象和发出中国声音的内生动力与重要支点。在传播形态上,“中国之治”与政治传播、战略传播等紧密联系,对“中国之治”的解读与阐述不仅有助于深入思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也可为中华文明、国家形象研究开辟新的学术领地。具体来说,从国家形象传播角度观照“中国之治”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传播逻辑,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通达“共生”“共商”“共建”“共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亦有助于推动“中和”的中国国家形象与气质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17.
苏联的解体震惊了全世界。一个有着近七十年历史、与西方抗衡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什么在转瞬间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何在?这无疑是20世纪留给人们的"历史之谜"。对此,不少专家学者从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解读。张祥云教授的《兴衰之路:民族问题视域下的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