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分析了英语软腭音化(Velarization)和清音化(Devoicing)两种辅音逆同化现象的制约条件。首先介绍了目前辅音逆同化的相关制约条件并对其进行层级排列:FAITH(onset)STAY(IV)As-sim(IV)RESIST(IV)。利用上述逆同化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分析发音位置逆同化的双唇音化(Bilabialization)、齿音化(Dentalization)和发音方式逆同化(assimilation of manner)时可行,即能成功筛选出优选项。但是利用上述制约条件评估发音位置逆同化中的软腭音化的两个例子(quite good/kwait ud/→/kwaik ud/,that case/e tkeis/→/e k keis/)以及清音化的两个例子(five past/faiv p ast/→/faif p ast/,has to/haz t/→/has t/)时,会出现问题,即STAY(IV)淘汰优选项。为此分别提出SAME(manner)和SAME(place)两个新的制约条件代替STAY(IV),并检验了其有效性;同时证明了位置忠实性制约条件的层级要高于其它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2.
优选论通过制约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仅可以说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同时还可以说明同一语言内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舌尖音的标记性比唇音和软腭音的标记性低,因此,英语中舌尖音经常被脱落的现象,也可以在优选论框架中用标记性层级关系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优选论的角度讨论疑问结构的生成过程。优选论框架下的疑问结构分析是优选句法的一个经典话题。文章从形态标记、焦点化以及经济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与以往分析所不同的限制条件来描写和解释wh疑问结构的生成过程及其差异,指出限制条件间是相互冲突的,层级排列是调解冲突的关键。优选论为描写语言系统不同的外化形式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优选论为框架研究了英语多元wh-问句中常见的三种移位不对称现象:主语-宾语不对称、附加语-宾语不对称和附加语-主语不对称。文章对Grimshaw所列的制约条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确立了wh-移位的制约条件以及层级排列。  相似文献   

5.
翻译策略选择是译者翻译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整合文化学派及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合理内核并借鉴“优选论”制约理念,通过综合分析,探讨老舍短篇小说主要译者,即海外著名翻译家王际真增译、改译、删译的归化翻译策略及粗言詈语的异化翻译策略,旨在归纳并分析其策略选择的真正制约因素。结果表明,译者翻译策略选择受到文本内及文本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具有层级性和动态性特点,尤其是制约因素层级排列的差异性形成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形式的发音严格受语音环境制约,从传统音系学理论角度来看,规则是不可违反的,目前难以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优选论中所设定的制约条件是一系列可违反的限制条件,对普遍制约条件进行层级排列后,可以从无限的候选项选出最和谐的输出项。本文将应用优选论来分析英语规则动词现单三形式的不同发音。  相似文献   

7.
管约论(Government-binding Theory)把涵盖多种语法特性,特别是时态、人称和数的抽象组构成分称作屈折成分,通常缩写为INFL。INFL的最大特点是不能独立存在,这个特点体现在优选论中就是限制条件+INFL。此限制条件在英语中的层级排列很高,根据优选论的原则,层级排列越高的限制条件越要优先满足,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与INFL有关的句法现象,包括INFL的下降式位移(lowering movement),助动词插入屈折投射(auxiliary insertion to D,和dc-支持(do-support)。  相似文献   

8.
优选论通过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在各类语言的不同等级排列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优势使它成为普遍语法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被应用到包括句法在内的其它语言研究领域。运用优选论来解释汉语倒装句的生成原理,不仅可以为其筛选出最符合语法规则的优选项,还可以对其它候选项的语法偏离度进行排列,这是仅仅基于句法理论或其它的理论难以办到的。这体现了优选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我们为数学系办公室开发了电脑辅助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以INTEL 8086—2为核心、中文MS—DOS为操作系统的“华立”B16/ZH微机上利用BASIC语言和OFIS/POL制表软件(以下简称OP软件)实现的。该系统采用莱单技术和人机对话方式,操作简捷;采用汉字提示,易于使用;采用总线结构,易于扩充。 系统构成与设计思想 为使BASIC语言与OP软件有机结合,并简化操作,我们把所有程序串联在一个可自动执行的批处理文件中;所有BASIC程序均并联在一个BASIC主控程序中,而BASIC程序的各功能又并联在各自的子菜单中;OP软件本身的特点,使得建立在OP软件基础上的各文件相互并联。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语言材料的分析结果显示述宾式复合词离析的主要因素有:词的凝固性、词性、及物性和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这些因素在具体作用时又有层级上的强弱差异。词的凝固性作用最强,词性作用及及物性作用较强,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作用弱。当上一层的制约力量被突破时,下层因素的约束力就会突显,制约能力也会由弱变强。不同层级、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形成了离合词的具体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个思维和劳作的过程,译作则是这个思维和劳作的产物。在此过程中,视角应是多维的,除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之外,应该看到社会文化对于语言的制约和“投影”。日汉双语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以特殊词语为例进行考察,更显而易见。惯用语、谚语等特殊词语是大众口头创作的语言形式,这些特殊词语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反映在表达方式上,表达同一个事物,即指涉物相同的情况下,但双语呈现出的修辞中的喻体有所不同。追根溯源,这是社会文化对于语言的折射与制约。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在译文中将这个特点体现出来,不仅可使译文准确、生动,并能“移植”原语的意韵和美感。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是泛文化的,其语义表征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呈同构的层级网络模型.由于人类认知需求和能力影响的不同,这种语义层级网在不同语言文化中虽是同构的,但层级之间、同级之间又表现出种种差异,中英文"爱"之隐喻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当然,Fauconnier的多空间模式比Lakoff的双域映射模式更具解释力,但还应建构一个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动态投射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复合词的造词法可以将语言系统内不同层级的成分整合在一起.在词义完整性的制约下,这些异质的材料只有取得语素层级的地位时,才能完成造词任务.本文以复合造词这一动态过程为关注点,认为复合造词材料在成词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入一个"语素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语音实验证实在乌鲁木齐汉语方言中,轻声音节既不轻也不短。在乌汉话中,辨别轻声与非轻声主要是音高在起作用。乌汉话轻声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能引起前字变调。通过优选论分析,探讨影响乌汉话变调的7种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使乌汉话的轻声前字变调和轻声的调值得以在统一的模式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优选论框架下研究了英语多元wh-问句四种移位优先权现象。通过语料分析修改了G rim shaw对wh-移位研究中的两点不足,最终确立了wh-移位的五个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体系。研究表明,优选论能够为英语中四种优先权现象提供比较一致的解释,而且能使一元和多元wh-问句移位问题在优选论框架下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6.
标记是指某种事物的代号,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复杂的事物。为探讨不同标记对3-5岁幼儿数学语言理解的影响,选取某幼儿园160名3-5岁幼儿,随机分为空间标记组、序数标记组和颜色标记组,使用操作任务和《学前儿童数学语言评估》量表,测查幼儿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状况。结果表明:3-5岁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组间差异;序数标记组和空间标记组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得分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的得分呈中等程度相关,且这两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正确率高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与序数、空间相关题目的正确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将数学语言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为幼儿提供适宜且有层级的支架物、重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操作与表达。  相似文献   

17.
言语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环境与教育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城乡儿童在言语习惯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促成了城乡儿童言语能力的差别。研究通过对河北保定405名3—12岁儿童的访谈与结果分析,发现城市、县城、平原农村和山区农村儿童在言语能力与习惯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表达愿望、语言面貌、综合效果等方面的显著差异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儿童语言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城乡儿童的言语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音系学领域的优选论以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为中心,制约条件的多层面性使得优选论具有兼容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多种因素来分析语言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特殊疑问词移位和主谓倒装以及助动词do的运用进行优选论研究,来分析优选论在句法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比较标记理论是优选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进展之一,它将经典优选论中的标记性制约条件拆分为“新有标记性制约条件”与“旧有标记性制约条件”,并通过它们的不同等级排列来解决传统理论框架内很难解决的一些复杂的语音现象。本文将概述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并通过阿拉伯梅肯语和澳大利亚拉尔地尔语中的音变现象来探讨该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对汉语称赞语回应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优选论分析.认为,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是制约称赞语回应策略选择的重要条件,其中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属于忠实性制约条件,要求说话人的实际言语与客观事实或清楚表达交际意图所需要的话语数量或方式一致;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和一致准则属于标记性制约条件,它们对说话人的实际话语本身做出了"合格性"要求,这五个准则是影响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五个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的不同的层级排序是称赞语回应策略的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