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近诗美”的道路─—评《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吴晓东孙玉石先生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走的是一条“接近诗美”的道路。这体现为研究者始终坚持从“诗性”的意义上去洞见诗歌的艺术本质,从诗的发生学角度去体验诗人创作活动中艺术思维层次的深层心理动机。而这一切,都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死水》为例,展示、分析和充分肯定闻一多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音乐美”、“绘画美”的独特创新贡献,进而形成其诗歌全新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窦娥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古典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质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机制深刻地影响着戏曲作家的创作动机,规范着他们的创作手法,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中国古典悲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民族文化精神打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出色地运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抒唱了他们新的思想感情,为中国现代叙事长诗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长诗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均有高度的成就。本文仅就艺术特色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古典诗歌的早期典范之作,《楚辞》所开创的“屈骚”美学传统足以影响漫长的中国文艺发展史。对此,后世文论家和文学家不断加以阐释。文章结合历代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观点,对《楚辞》所开创的美学传统进行追溯和分析,指出它以丰富的理性精神开启了诸如爱国主义、悲士不遇等多个艺术母题,又以其带有浓郁的楚地特色的浪漫幻想,开启了托物寄兴的先河。这些审美特质使其绽放出与中原儒家文化既相近又相反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的绘画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努力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掀起了一阵"中国风"、"本土风"浪潮,把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与中国固有的风俗民情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潮。罗中立作为艺术家的代表,是当代艺术家的典范。其作品《父亲》传达出了强烈的中国标识和本土意识,后来的《春眠》《吹灯》等一系列极富创新思想的油画作品都表现出了中国的本土人质,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中国油画的当代化趋势,这与艺术家多年以来的"巴山情结"积淀和当代艺术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文中试图通过对罗中立先生绘画的内容、语言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油画本土性的特质和罗中立作为当代艺术先锋,其绘画所展现出来的当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7.
《老子》以其文学上的特异性和独创性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老子对意象化和形象化创作手法的创造运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创始的意义和地位。老子出神入化地运用朦胧手法创造朦胧美的艺术形象和境界,以洗炼的方式阐述哲理。《老子》的文学特质主要体现于其诗一般的艺术表现形式。《老子》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充分显示了以哲理为灵魂的“诗”的风采,其句法结构融合了南北诗歌风格、形式的传统和特点。可以说:一部《老子》,是哲理内容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整体描述”的方式,在中西诗学传统的理论背景上,考察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形态上的“风格化转变”:主体化艺术取向,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主体意象的主要营建样式(原创、变异和譬喻)的详尽归纳与分析,呈现出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朝向西方诗学的“异质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莲”活动在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古老活动的影响下,以“采莲”活动为主要对象的“采莲”诗词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大主题.纵观“采莲”诗词发展的过程,从屈原作品中类似“采莲”的作品到近代“新月派”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各个时期的“采莲”诗词在遵循文学传统惯例的基础上又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词艺术成就斐然的唐、宋,更是表现的明显,两个时期的采莲诗词在场景描写、抒情特色等方面均表现出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10.
艺术特质,是基于比较视域下的中西美学,兼及美学原理与艺术审美经验提出的一个文艺美学范畴。在艺术本质层面的,把握所有与艺术特点的一般性显现之间的那个层面即为艺术特质。在艺术特质视域下,对"和合"的精神本质、美学型态及其在中国古典诗学当中的诞育机制和展开方式给予了具体阐释。透过艺术特质这一视角来考察中国古典诗学当中的"和合",不但进一步拓展了当下有关古典诗学"异质性"的探讨,而且使艺术特质这一范畴的探究获得了文本阐释语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韦其麟的叙事长诗《百鸟衣》以思想家的敏锐和艺术家的精炼远远地超越了传说故事的艺术原型,以现代诗歌的艺术方式再造了民族的和艺术的神话。诗人创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诗歌意象群,既保持了艺术的和谐与朴素,又不失诗的语言机智。《百鸟衣》还充分地显示了叙事诗在抒情方面的艺术魅力。《百鸟衣》的艺术童真感是五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的某种具有共性的艺术现象。《百鸟衣》作为一个艺术文本已经固定,不同时代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意味,不同的审美水准的人也会悟到不同的意味。文本是固定的,批评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1938年,赛珍珠因《大地》三部曲“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大地》第一部中,“史”性和“诗”性的特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史”性使其拥有厚重的内容,“诗”性使其具备艺术魅力,二者的共同构成使作品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短篇小说《老光棍勃鲁姆菲尔德》的分析 ,说明它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品格都体现了卡夫卡“异化文学”的总体特质———运用现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异化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歌会”崛起于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诗坛。它一出现,便以其热烈奔放的诗风、通畅清新的格式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勇猛抨击和对反帝抗日斗争的热情抒写令唯美派风行一时的诗坛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并极大地影响了许多诗人的创作方向和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尽管这一诗派在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失之粗疏之不足。但它在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组织新诗歌运动及倡导和实践诗歌大众化等方面,对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已使它在现代诗歌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的奇峰——论艾青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青的诗论以形象精到的语言描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观作为诗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以真善美相统一为核心的"人民即诗神"的诗歌创作与诗歌评伦的美学主张,系统地以文艺美学来论述诗歌创作过程与诗美的特质,科学地揭示了诗歌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艾青诗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研究中占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以自己特有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取得了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史上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对于后世不断产生的历史演义小说(几乎可以沟通二十五史的一系列演义)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性和典范性的意义,正好象司马迂《史记》之于后世纪传体正史一样。《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因此,它首先是作者文艺观点,审美观点的体现,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前提。但是,由于它是一部历史小说,是通过对复杂纷繁的历史题材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它能将作者的内在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现代诗歌基于鲜明的时代特征,以精练的语言、自由的文风和深厚的意蕴赢得了师生的喜爱。现代诗歌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发散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有着极强教学价值。《黄河颂》是现代诗人光未然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是音乐《黄河大合唱》第二章的歌词,其文字通俗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莱蒙托夫的诗作《帆》和高尔基的《海燕之歌》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但这两部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成为同时代作品中的集大成者。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两首近现代诗歌作品的对比分析,力求探寻俄罗斯诗歌艺术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国内外文学界给予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书以很高的评价。大多数的评论者高度赞美了它的独特的艺术成就;然而,精美的艺术形式,总是为它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围城》尤其如此。本文意欲就其思想意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围城”象征传统文化自身形成的樊笼《围城《的作者在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部分人物的……基本根性”。“基本根性”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之特质,它是古老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夹杂着的糟粕遗传在中国人和中国社会身上的退化了的畸形神  相似文献   

20.
《路过合庄》是一部关于辽西的乡土小说。它探讨了具有现代性指征的"路"对小村庄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生活肇始,而最终投射于人的心理与观念。在表现上,这种影响不再是激烈的,而显得更加平和,它所激起的波澜在当下日常生活的维度里被淡化、消解。小说在具体的线索、结构及语言运用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作家也力图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