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宗教信仰日益呈现发展的态势,特别在西部地区。陇县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民俗传统文化、家庭因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社会上各种宗教活动、经济发展落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宗教信仰起到重要影响。对此,要加大教育力度,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庭—学校氛围,加强对宗教场所,尤其是民间宗教场所的管理,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受到国际国内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信仰宗教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地区调查研究,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状况,总结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以云南省西部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宗教的信仰和认识后,认为青少年信教有门类多、民族特点突出、传播形式多样、调适机制完备等特点;其原因是民族习惯与家庭亲友的影响、宗教文化与教义的吸引、心理需要等,并提出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宗教对青少年的影响日趋复杂,青少年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涵,分析学校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思想不仅深受"三个来源"或"三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其实,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马克思青少年时期,宗教作为一种西方文化根源和主要内容对其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这种宗教影响主要源于其家庭本身的犹太教传统和当时盛行的基督教社会背景。所以,正确认识宗教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众因素中,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家庭对儿童起很大作用,并终其一生。事实不然,青少年的同辈群体才是影响其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辈群体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对青少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民俗宗教生活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国家在场管理民俗宗教生活是权力深入微观层面的一种技术实践,意识形态、符号、行政权力网络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实现对民俗宗教生活管理目标的达成,基层管理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核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间接影响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活的裂变,使传统游戏衰落,以网络为主体的网络游戏成为主流,网络家庭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了青少年。网络家庭对青少年家庭观的主要影响在于家庭责任的淡薄、性观念的淡漠和人伦关系的淡出。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身心发育都有不良影响,这是一种对青少年不宜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亲子关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家庭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家庭沉默”并不全是消极的,只要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加以积极引导,完全可以克服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古希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古希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个人生活到城邦的集体生活,从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到经济领域,宗教到处都发挥着它的作用。在宗教与古希腊社会的关系中,宗教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