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时期,延安和共产党遭受着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在整个国统区,甚至在全世界,包括在海外华侨中间,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都被妖魔化了。事实上,这些具有强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正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勇敢顽强地战斗着,得到了根据地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但是,如何让全中国和全世界民众,尤其是海外华侨,都能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还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所从事的共产主义事业,使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大众化,粤港知识分子成了共产党广泛联系华南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桥梁,他们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大众化。立足于佛教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异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知识阶层的关键作用,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开放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简约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要多途径、多式样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要吸收心性理论,为民众提供实现身心和谐、安身立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汉俊不仅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也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宣传家、编辑家。李汉俊通过自己大量的编辑出版活动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着力改造《星期评论》,正视不同信仰者,积极筹备建党;努力翻译、校对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面向社会大众宣传唯物史观;创办《劳动界》周刊,联系工人的生产生活实际,通俗平实地宣传革命道理;主持《新青年》编辑部工作,面向进步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李汉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有益于新形势下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编辑出版事业,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以武装群众的重要前提和途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大众化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大众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俄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工人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水平,使其自觉地投入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于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理论界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潮.无论中国的革命历史还是建设实践都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在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阐述; 从学理支撑、语言表达、普及方式、实践结合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因此,以中国的风格、专业的人才、通俗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革命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斗争政策,而且还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经验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内容来看,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原则、路径等问题。研究已经全而展开,并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研究范围和视野有待扩展、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具备的现实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及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学界最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实现语言的通俗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评价机制建设;对大众进行细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文章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亲和性,建立一支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头部队,优化更新传播路径等五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把1921-1927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概括为“通俗化”、“具体化”和“群众化”.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体现为:实施主体的制度性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渗入社会革命舆论的主导话语体系;建立功能互补的多样化传播介质网,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教育策略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贵思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两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诠释其大众化内涵,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5.
就命题提出的时间而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命题的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内含有大众化的意蕴,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普及、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由群众掌握再用来指导实践的过程,而要想使这一过程能更好的进行,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后,这一问题随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一基础上从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进行阐述,用科学性、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来概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学者们分别从要素、过程、本质等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理论界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述评,以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