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师人格的培养与师德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分析教师理想人格实现途径的基础上,提出要以教师理想人格的培养作为教师人格与师德建设的终极目标,要以理想人格培养的途径来统领整个教师人格的培养与师德的建设,从而最终实现教师理想人格与师德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受到必然来临的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非定向师范将成为师范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并促使师范人格转变、丰富、提升的重要契机与力量。而新教育观念的形成、非定向师范教育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参与、师范教育由数量向质量发展的契机及教育评估体系的市场机制取向将是具体而实际的促进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师好遇、人师难求的原因是经师只重知识论、认识论层面的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人师不仅注重知识论、认识论,更重视价值论和伦理学,看重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尤重将认识论转化为价值论、伦理学,在教育实践中致力于化理论为知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人格;经师只重学问之器,人师重视学问之道;与器相关的是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与道相关的是目的理性、价值理性与人文理性。人师对待学问和三尺讲坛的敬业程度应以学、会、工、巧、精、通、生、化、圣、神的十个逐级而上的境界为理想目标。本文分析了经师和人师的实质差异,阐述了当下中国社会教育伦理视域中的师德的现状和成因,论证了师德人格建构的方法论及其内涵、路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为.针对现有学生的思想特点,生活习性,心理情态,建立必要的高校文化体系,让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接轨,在高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出既具有健康思想,又具有健全人格,与社会同步,成熟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有利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归纳、分析,认为传统武术在传授武术技术的过程中较为重视以伦理型文化为主的道德人格塑造,为促进武术文化全球化发展、帮助广大习武者更快地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必须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习武者的健全人格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撞击融和 ,必然带来社会思潮的昂进与嬗变。二十世纪初与末东西方文化的两次论争 ,带来了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然而 ,对于“文化”这一概念 ,论争双方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界说与逻辑前提。文化之间的比较论争 ,由于民族文化所给定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行为预期与个性心理的不同 ,从而形成迥异的文化心态。重塑民族新的文化人格 ,端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取的文化态度 ,是消除学术争执与解决民族现实问题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侠士人格、名士人格、政治人格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庸小说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文化品位.认为金庸小说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这方面.而那些无视其文化品位而对之进行粗暴的否定,以及简单的拔高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苏轼的文化人格厚重丰满,内涵复杂,极具价值。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不仅是对苏轼高贵人格的尊重和欣赏,也对当今社会文化人格的建立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检视与发掘,对当代知识分子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余秋雨言说的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汲取了浙东地域文化的精神元素。讲究经世致用、追求实事实功是浙东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余秋雨的人生设计和生命选择中承袭了浙东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余秋雨对强健人格的看重和对知识分子驾驭现实人生能力的强调都具有浙东地域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意义清楚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对指导高校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适应、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适应、与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相适应和与加强现代化大学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结论/发现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努力加强传统师德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构建新时代的师德文化,将师德师风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宋人的书斋化生活方式成就了宋人独特的文化人格:清韵绝俗的精神高标,阴柔静弱、内敛沉潜的风神格调和忧乐互济、悲智双修的生命智慧,宋人的文化人格体现在宋人生活中从形上之道至形下之器的方方面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宋朝的时代走向呈相互生发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人的关系由于对道德存在成人之维和规范之维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成人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彼此同构,道德内在于人;在规范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之间既存在着“同一-内在”关系,也存在着“差异-外在”关系;成人道德与规范道德在人们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历史地表现出或相互一致或相互背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个性开发与现代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个性是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和独特个性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上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因此,着力弘扬和培育人的个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德育在培养人的个性中具有思想、环境、方法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保证作用。同时,现代德育应适应开发人的个性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型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在教师的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与调节作用。研究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一方面为创造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合唱指挥同音乐教师之间,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同,所面对的群体也不同,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应当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从艺术思想史的源流可以辨析出音乐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和非促进作用这两种关系;艺术与道德关系的哲学包括激进的道德论、激进的自律论、温和的自律论、温和的道德论;音乐与道德关系的哲学中有所指论、形式论、绝对表现论。分析后认为,音乐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不是一种实然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颇带空想色彩的政治理想外化成为一个比现实更美更自由的“未来现实” ,它是更具形上色彩的盛唐之音 ,是对现存的超越和展望 ,是在有限的实践当中对无限的执著追求 ,有着深刻的理想主义美学意蕴。李白儒家文化人格的形成深受孟子道德人格观念的影响 ,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独立的人格风范。李白的诗歌境界与艺术手法同孟子的人格审美观亦颇为契合。李白任侠的实践意义就在于 :主体渴望在践履的体验中摆脱庸常机械的循环生活模式 ,并在这一历程中升华到一个新的人性水平。李白仙道文化人格所洋溢的理想主义激情 ,来自于对十全十美尺度的自觉追求。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中 ,十全十美的尺度及其追求本身 ,作为有限历史中实践的无限指向升华为崇高的无限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观、教师现、师生关系观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学生是具有自主发展、勇于创新等多种特点的人,教师则承担着理念倡导、教书育人等多种社会角色,师生关系也相应表现出民主、友爱、合作等现代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