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艺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9-101
文章以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后行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为切入点,对电影《怪兽大学》当中的典型台词作分析,探讨这部经典动画电影中的言语行为现象,借此引起人们对交际中出现的言语行为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延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4):60-63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使语言具有了三种功能描:描述世界,创造世界与心智加工,纠正了传统的语言单一功能,进一步明确了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述评,并对该理论的价值与缺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景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1):1-4
集体意向性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基础是深化群众路线研究的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维度和视角.因此,从集体意向性角度解读群众路线建立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党的方针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基本依据;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集体意向性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彰显社会转型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任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6):58-62
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意向联系着言语与现实世界,人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向,反映自己的意识活动。意向性首先是精神哲学研究最为深入的哲学概念,后来被语言哲学家用到语言哲学的研究之中。通过对于意向性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状况的介绍,分析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提出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理论得以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进而指出言语行为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是诸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当代大学生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注重时代发展赋予大学生语言的文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景霞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74-77
胡塞尔、塞尔等的研究表明:意向性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人类心智对客观世界的"指向"或"关于";塞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产生依赖于意向性,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向性具有社会属性,集体意向性是意向性社会性的体现。徐盛桓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进一步证实语言和意向性的紧密联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例证分析,我们发现,集体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本挖掘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双怡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127-130
文本挖掘是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无结构的文本信息中发现潜在的、可能的数据模式、内在联系、规律、发展趋势等,抽取有效、新颖、有用、可理解的、散布在文本文件中的有价值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组织信息的过程.本文详细阐述了文本挖掘的过程、文本挖掘的功能以及文本挖掘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语用角度看语篇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4):100-103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 ,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连贯语用解释、语用推理与逻辑推理、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合作原则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系 ,从而揭示其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言外之意传达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用逻辑及其在计算机语言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曙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35-41
文章扼要阐明了语用逻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主要特点,并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侧重描述了计算机语言作为浯用语言的逻辑特征,包括对计算机语言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最后,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prolog语言中使用IL分析方法表明丁语用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本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63-65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文本意义一路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