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戴诗历代论者或认为近于盛唐,或认为近于贾岛。综合考察马戴与贾岛的交游情况,认为马戴与贾岛之交往重于情感而非诗歌艺术,其部分诗歌在结构和表现方式以及精神气韵方面近于盛唐诗,而部分诗歌中表现的清寒之境以清远润泽区别于贾岛之狭窄枯寂,虽苦吟,但深入程度不及贾岛,与贾岛一派看似相近而实则相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宋人对待唐诗的态度着手,对宋代唐诗学在宋代各期的不同表现以及宋代唐诗学的演进轨迹作了详细的探讨,主要从诗话的流传、宋人的选唐诗、宋人对唐诗别集的整理等角度作出了深入的论证,并在宋代唐诗学的层面分布与演进轨迹的棵索中去分析和总结宋代唐诗学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3.
前七子走上从格调入手的拟古之路 ,他们确立唐诗接受的范型、美学视角、方式方法、终极目标及相关原则 ,构成了格调论唐诗学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区的唐诗学传统发轫于宋代,确立于明代,并以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为标志.可以从三个方面梳理宋元闽中唐诗学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关系:首先在传播视野上,从闽中刻书这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其次从创作实践上,探求闽中诗学传统形成的道路;最后在理论体系上,分析闽中诗派对唐诗的分期及诗法盛唐的主张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唐诗研究的学术史 ,也就是“唐诗学”的学术史 ,可上溯到唐诗繁荣的本朝 ,下至于当今。对唐宋元明清至现当代唐诗学学术史作全面梳理 ,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盘点“家底” ,能够使人明了“唐诗学”已经走过的过程 ,发掘其宝贵的财富 ;更可以深化原有问题的研究和启示开辟未来研究的领域 ;在研究方法上推陈出新 ,融古贯今 ,更为科学。但是 ,以前还没有谁来完成这一全面而细致地清理唐诗学学术史的工作。宁波大学傅明善博士《宋代唐诗学》的出版 ,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他首先从一个朝代入手。正如傅璇琮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言 :“到目前为止 ,…  相似文献   

6.
词汇学中的离合词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歧见纷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动态现象当做了静态现象.语言中所以有离合问题,是因为修辞的需要.无论是离还是舍,都是修辞手法的具体体现.只有用修辞的眼光看离合问题,才能消除离合问题中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7.
唐诗学的研究形态多种多样,如诗话、诗选、注释、点评、编集、论诗诗、序跋、书信、碑铭等。诗话作为古代诗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样态,是诗人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实践方式。不仅如此,诗话也是唐诗晚清时期几种重要诗话中的唐诗学理论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唐诗学,从而从多方面丰富唐诗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唐诗学的百年行程,可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标界,将它大致区划为前后两个段落.前段为具有现代学术形态的唐诗学开始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后段则是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经历曲折变化并继续出新的时期.两个阶段之间有衔接,也有断裂,而贯通其间的主线依然是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唐诗学历史回顾和走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学史存在着史学和诗学的性质。史学的描述,既重静态又重动态,重视由小层面组成的大层面结构体,重视断代和历代唐诗学的联系,从社会、哲学、文艺等思潮,观照其成就、局限和原因。从唐诗学体现的诗学性质可划为十大范畴,有丰富的思想材料可以发掘,是深化唐诗学研究之路。建立文化唐诗学,是跨世纪唐诗学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400余首王维的诗歌中,被禅宗文献征引与运用的超过40首,这可以视为王维诗歌禅林接受的特殊形态。禅宗僧人将王维诗歌运用到佛经解说、公案颂古、上堂说法和诗文创作等场合,有着辅助佛禅理念解读、充当全新禅学文本和用于审美体验抒发的目的,同时,也为王维诗歌带来了新的阐释空间与传播形态。这种“引诗证禅”现象与僧人所编诗选、僧人所撰诗话和僧人所作诗歌共同构成了集“选-评-作-用”于一体的“禅林唐诗学”研究体系,能够进一步深化当前对于唐诗学史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权德舆作为中唐贞元、元和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文名人仕,人相出将,曾主盟文坛“余二十年”。然而其政绩掩盖了诗名,后世对其评价也不甚高。不过,这位曾知掌贡举,广泛参与多种文学活动,与古文运动有密切联系的文坛活跃分子,其诗歌创作,既有“盛唐余响”,亦有典型的中唐风貌,体现出“承中有变”的过渡诗风,对中唐文学观念的渐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选》所选边塞诗体现出魏晋刘宋一段历史时期边塞诗的发展轨迹。这一发展变化可从两个方面阐释:诗人主体由不具备边塞意识转向具备边塞意识;诗歌从建安军事诗衍变为刘宋边塞诗。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的诗作多为"直记其事"的"杜陵篇",而非意在言外的神韵诗;郑观应的以书写"诗史"自命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他熟稔于心的"神韵派"诗论存在多重差异与对立,这种对立并不意味着郑观应在诗学观上的自相矛盾,只是凸显了艺术理想与现实需要的差距。郑观应深知自己的诸多救世诗难称大雅之作,但出于"救国苦心",他还是要以诗的形式"大声疾呼",以达到启蒙醒世的功利目的。这正是少学老庄、"不愿封侯愿学仙"的郑观应的无奈,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他本可自度,却不满足于自度,他还要救世度人;他本可唯美,却不甘于唯美,他还要以诗劝世。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救亡压倒了审美。也就是说,郑观应出于"为人生"的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搁置了他的诗学理想,其仁心侠义,足当诗侠之誉。  相似文献   

14.
诗是诗人自我审美沉思、追寻、创造的结晶.诗人的自我表现与张扬,是诗美创造的原动力.自我表现是人之天性;自我意识是自我表现的人格动力;自我表现是艺术规律.小我即大我,缘于文化基因的滋养,社会意识的印迹,人类情感的灌注,接受大众的代言人.诗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写人类之心.  相似文献   

15.
以唐末宋初盛行的唱和诗风为着眼点,解析唐末宋初诗歌中不断强化的交际功能以及愈加盛行的创作竞巧意识和娱乐风习,通过多方位的文化考察,探讨西昆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沙里淘金的眼光和态度对西昆体的佳作给予挖掘,力求对之作以全面、公正、审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冰心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无新意,但从译介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论证的却不多见.本文在论述泰戈尔对冰心诗歌创作的影响实质上是郑译泰诗的影响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阅读郑译本<飞鸟集>对冰心诗歌形式内容和语言意象的影响,并探讨了阅读译诗建立起来的翻译文学概念对冰心后来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柳宗元谪居心理空间与诗境构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谪居心态方面探讨柳宗元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主要对柳宗元谪居后与释门的交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探索了其山水诗的思想根源,同时通过与韦应物等诗人作品的比较,阐述其诗歌风格的独异性,从而较为准确与深刻地把握住柳宗元诗歌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群体研究具有个体研究不能取代的优点。晚唐五代诗格独特的著作群体对这一时期诗格独特风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著者身份的角度看,僧人是这一著作群体的主体,晚唐五代诗格显然受到佛教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从著者诗风的角度考察,晚唐五代诗格作者多为苦吟诗人,作诗重推敲重磨炼,受其影响,晚唐五代诗格论诗也以句法、磨炼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汪耀明 《南都学坛》2009,29(1):60-63
西汉辞赋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较少用理论阐述观点,而更多用创作表示见解。不少人写出许多形象生动、华实并茂、修辞出色、现实性强、以赋讽谏的优秀作品。这些辞赋创作反映了寓有时代气息的文学思想。它表明作家能够认识文学的形象性,争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追求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时代与生活,重视辞赋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释惠洪有世俗化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青中年时期,晚年却是真实的禅子.其诗世俗色彩颇浓,但禅佛色彩也很浓,其风格以清丽为主,兼有雄豪、凄清、空寂之色,其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诗风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