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主题公园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标志性产品,是旅游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文章基于城市视角,从主题公园的类型和特征入手,分析主题公园选址的特点和依据,研究主题公园选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题公园选址的"五大影响"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合理的选址是保证主题公园开发成功和促进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时间和空间为视角,明清时期兰州城市寺院可分为明代城内寺院、清代城内寺院和城外寺院三类,这三类寺院分布于今天兰州城市内外的各个区域,而它们的选址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口、地理、历史和风水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佛教信仰空间的城市寺院,其分布与选址具有明显的特征,从中也可窥见明清时期兰州城市信仰空间和职能的泛化与城市人口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建立了考虑覆盖率、总时间成本的多目标0~1整数模型和评价模型,并利用深度优先搜索法和模糊神经网络法来求解该模型。为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及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设计了算例实验,同时将多目标模型和单目标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多目标模型对选址方案的影响,并对选址方案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设施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洼地效应视角,以鸿轩集团和恒兴集团这两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案例,对洼地效应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决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所导致的区位优势差距是民营企业总部选址决策的外在动因,民营企业规模扩大以及经营领域扩张的需要是民营企业总部选址决策的内在动因.面临着总部选址问题的民营企业在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与小城市的洼地效应的权衡中艰难地进行总部选址决策,而权衡的标准则是民营企业特定优势与相关区位因素的匹配性以及民营企业特定优势的可转移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所关心的不外乎是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而本文讨论的主旨,则聚焦于在哪里生产?也就是要问:企业在哪里选址?企业在哪里进行相关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究竟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无疑,地理和区位已成为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选址是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行为。本文尝试用集聚经济理论探讨企业选址和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将企业选址指向性的内容拓宽到城市和区域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冷链物流中心选址是西北地区发展冷链物流的关键步骤,冷链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对物流行业响应国家"新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四级综合评估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训练对西北地区冷链物流中心的备选城市进行科学选址与验证分析,得到西北地区冷链物流中心的最优选址方案,并验证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为西北地区发展冷链物流提供科学的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快速物流配送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用户要求更加个性化的背景下,城市快速物流配送存在配送不及时、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城市快速物流的配送效率,将前置仓作为城市快速物流配送网络的末端节点,直接将仓库下沉至最终用户,缩短末端配送距离。在考虑前置仓配送服务范围的前提下,运用引入了道路非直线系数的K-means聚类方法对前置仓的选址构建聚类模型,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20软件对某市区范围内的前置仓选址进行实例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8.
中小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地质问题更加显现出来。地质环境制约着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发展,反过来城市的发展又进一步引发环境地质问题。如何严格地实施和执行环境地质法规和相关政策,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地质环境、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江州(重庆)城市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规划专业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对比秦汉时期江州(重庆)城市选址、营建中的一些现象,阐述了作者对当时有关城市性质及功能、选址及布局分区、城市规模及形制、营建方式、建筑艺术形象等有争论问题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为出发点,确定对大学园区选址有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价备选方案.各指标的权重可根据层次分析法加以确定,同时需要构建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并用于对是否适宜作为大学园区的选址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针对天津海河大学园区的选址问题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选址较为合理,评价结果较好,适宜作为大学园区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1.
风水在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风水意象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今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要求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反映。本文对古代风水文化、风水意象对古代城市的影响及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陕甘地区新建厅制城市的历史进程来看,清朝在内地的边缘地带置厅筑城一般是地域开发的结果,在边疆地区置厅筑城则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从城池选址的大位置角度来看,清代的交通路线与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厅城选址的重要因素。就小位置而言,因地方长官着重考虑政治、军事因素,城址大多面临诸多地理条件的不足,但得益于清代对上述地域开发的深入,大量的厅城城址沿用至今。对于清代的城市发展而言,厅城作为清代特有的建置城市类型,在城市体系构建和整体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煤场布局优化模型,把选址数学模型与多目标决策方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大型能源设施在布局问题上所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复杂性,既可用于确定现有城市老煤场的改造方案,也适用于新建煤场的选址决策,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详细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公路货运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集成的方法预测城市副中心公路货运需求量,构建适合城市副中心发展的三级公路货运服务网络布局体系,基于车辆配送方案和客户个性化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对三级末端货运服务网点选取进行选址决策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公路货运需求总量基本保持稳定,货运需求量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该区域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货运需求发生结构性转变;未来城市副中心将构建分层次的三级公路货运服务网络体系,末端货运服务网点将承载多种物流功能;基于双层规划选址模型可以很好地平衡各种因素的影响,布局技术方案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5.
公交换乘枢纽协调管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客运交通整体化的关键。为保证换乘枢纽的协调运行,必须保证三个方面的协调管理:规划协调(枢纽选址与城市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运行协调(单个及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环境协调(枢纽规模、等级与噪声、大气污染的协调等)。  相似文献   

16.
水体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功能为水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水体的水资源功能、交通运输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及旅游美学功能与城市形成发展类型的关系甚为密切。将水城分为沿江城市、运河城市、湖滨城市、沿海城市及综合型河口城市,通过研究不同的水体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动力机制,初步探究水环境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选址、职能结构、格局演变、空间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城市的发展与该地区水环境的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集聚有其微观基础,包括共享机制、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等。从学习机制的角度,研究知识的产生、知识的扩散等与城市的集聚关系,可以看出,企业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其不同的阶段,根据成本收益比较会进行不同的选址,从而导致多元化城市和专门化城市的共存;技术的传播使得年轻人和技术人员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密度的提升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城市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吸引要素不断集聚。  相似文献   

18.
城市承载的文化因素有机融合所表现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格调和人文性格。从唐长安城的自然选址所应和的天人关系,城市建筑的主题文化概念和内涵以及内外文化交往和融合的程度来分析唐长安城市文化的主流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汲取和摈弃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一些城市的寺观园林在物质表现和精神蕴含上出现同质化现象,这对于城市地域特色的发展显然不利。本文对武夷山的寺观园林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园林选址、建筑布局、空间意境、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归纳其环境特点,引导大家对武夷山寺观文化产生关注和保护的意识,使得它在城市旅游开发中得以保护与发展,彰显武夷山的景观特色,从而提升武夷山的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20.
从选址原则、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老年住区的区位选址问题,考虑到诸多区位选址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为了更清晰明了、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址操作,提出了层级选址的方法,逐层分析区位选址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将其分层化、模型化处理。同时,指出老年住区的区位选址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可变性,最后总结出老年住区在区位选址上的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