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7岁的儿子看完心理医生后告诉我,他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父母教育不当引起的。从这以后,我们一批评他,他就说:"这都赖你们!"他提出的过分要求,我一反对,他就说:"谁让你没把我教育好?"我们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但他怎么能把全部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该怎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xiaoxixp 《现代交际》2007,(11):55-56
(1)1919年,罗素把他提出的集合论悖论通俗化如下的理发师悖论:萨魏尔村有一位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下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2)梵学者的预言:印度预言家的女儿,在纸上写了一件事(一句话),让他父亲预言这件事在下午三点钟以前是否发生,并在一个卡片上写"是"或"不"。  相似文献   

3.
公鸡和宝玉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这是说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舟皮>"人性最深刻的需要,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心理动因上看,"赏识"是一种心理认知,是一种可以萌生尊重感与认可度的感情基础.从教育学角度讲,每一名学生都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可培育体.教育的真正成功,就在于让被教育者"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者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存在的潜能,唤醒其原本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 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认为,好学生考高中,升大学,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上职校.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初中升高中这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抱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来到学校.因此,大部分学生自卑情绪严重,认为自己笨,不如别人,把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看成是升学无望后的无奈选择,心灰意懒,觉得前途无望,滋生了"混文凭,等就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很喜欢一首儿歌,它的歌词是这样的:"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微笑,使自己轻松,更带给他人快乐。微笑,是写在脸上最美的表情,它所展现给别人的不仅仅是气质和自信,更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微笑更能体现它的价值。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微笑与正确的肢体语言相结合,会相得益彰,给学生最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可能,23岁的艾山江希望自己能像周杰伦一样开一场演唱会,底下是黑压压的观众。这个爱美的新疆克拉玛依小伙儿把头发留得很长,锡纸烫、离子烫……他不断尝试着最潮的发型。他喜欢穿日韩风的衣服,耳朵上还戴着一枚红色的耳钉,虽然他的耳朵只有黄豆般大小。他把自己称为"外星人"。因为一场火灾,他的上半身缩成了一团,看人时,得整个身子一起扭转过去;因脖颈和左肩有一半粘连,他的面部严重扭曲,头始终  相似文献   

8.
亏心事     
《现代交际》2008,(7):64-64
有个店铺老板打发学徒去买竹竿,结果学徒去卖肉的地方买了猪肝。因为卖肉的猪肝不够.就又给他一个猪耳朵。学生就把猪耳朵藏在怀间,想自己私吞了,只提着猪肝回去了。老板一看就怒问道:"你买的竹竿  相似文献   

9.
<正>从餐桌上,美国孩子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并且享受吃饭的乐趣。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时,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  相似文献   

10.
周艳 《中国扶贫》2017,(3):45-48
在中国"建莲"之乡——福建省建宁县,有一名独爱莲花的"莲子王".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如今致力发展建宁特色经济,年产值上亿元的民营企业家;他把小小的莲子做成大大的产业,20多年来坚持致富不忘乡亲,带动三千多户莲农共同发展;他将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作为自己回报社会应尽的责任,为贫苦学生插上了求学的翅膀.他就是福建文鑫莲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帅金高.  相似文献   

11.
徐斌 《职业》2014,(13):24
教练式领导力和教练文化所谓"教练式"就是采用提问题、引导的方式与人沟通。发问是教练式的有效方法,在发问中搭建一个桥梁,让对方走到彼岸。早期教育管理界的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负责提问题,但是不负责解决问题。"他早就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提问得当能把对方的潜力激发出来,让他自己寻求方向感,同时挖掘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提升他的快乐指数。同时,这也为他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教练式的团队能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其效果比自己单打独斗更好。  相似文献   

12.
正李小龙尚未成名时,在好莱坞教授武术。有一天教完武术,他和他的弟子,有名的剧作家史托宁·施利芳一起喝茶聊天,谈到了"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不同。"花费时间是把时间花在某件事上。"李小龙首先开口,"在练功夫时,我们是花费时间,现在谈天,也是花费时间。浪费时间则是糊里糊涂或漫不经心地把时间消耗掉。我们有时把时间花费掉,有时把时间浪费掉,至于是花费还是浪费,全靠我们自己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时间一过去,就永远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社会,剩男剩女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虽然有人提出"男女独身主义",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有"无论如何也不能一个人孤苦终老"的想法. 既然要择偶,肯定就要涉及到择偶标准.问题是,在最开始是应该把自己表现得"差"一点儿,然后"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他(她)在继续的交往里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还是该一开始就全力绽放自己所有的优点,先把对方吸引住再说?  相似文献   

14.
彭孑芸 《职业》2008,(23):4-6
他曾是国营企业最早一批有大学文凭有工程师职称的推销员,15年的推销生涯,他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尝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历经人生坎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推销神话。2001年,他开始推销自己,把他做推销员行万里艰辛路的人生故事写成了一部小书,被众多中外媒体连载或选载,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推销员"。如今,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他再一次主动"推销"自己,到各大中专院校做一场场鼓励学子们"推销自己挑战就业难"的生动演讲。  相似文献   

15.
    
夏芳 《现代妇女》2005,(4):43-43
他和她结婚之前曾经去过一次黄山。黄山里有条情人谷,一条长长的铁链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各样的锁。从全国各地来的情侣们在这里共同把一把把锁锁在铁链上,祝福自己的婚姻能像这锁一样锁得长久、锁得牢固。他和她也在这铁链上共同锁上一把锁。她对他说:"将来你要离开我的时候,我们还到这里来。" "做什么?"他问。"来开这把锁。打开了,我放你走。" "要是打不开呢?" "你就死了那份心吧。"他"哈哈哈"地笑。她"格格格"地笑。当时他们想,那是不可能的。十四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十三岁。他们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他在…  相似文献   

16.
"范跑跑",不是他的真实姓名,此君叫范美忠,汶川大地震前他在都江堰光亚学校任教。今年5月12日,他正在给学生讲课,忽然教学楼猛烈震动起来,他面对未成年的学生,连一句"快跑"、"跟我来"之类的话都没说就只身跑到了操场。范君的嘴也不慢,他很快就在网上发表文章,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根据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母亲经常和我们讲发生在她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她讲的关于"老戏迷"的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母亲那时候还小,村里有一个从外地逃荒来的人,我们这里管这些人叫"跑盲流"的。他是外来户,自然没有他的土地,只好在村里的煤窑出苦力。他每日几乎都是窝头就着咸菜,再加一碗汤,终日里不见细粮,更别说荤腥了。他爱抽烟,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弄些劣质旱烟卷着抽。赶上村里开个群众大会啥的,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拿一把扫帚把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老年世界》2013,(16):30-30
一学生面临高考,跑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告诉他:“你的命,是连中三元,然后归于平淡。”学生听了特别高兴,这说明自己肯定本、硕、博连读啊!他把朋友们请来,大吃了一顿庆祝。吃完结账,他在发票上刮出了三张一块钱……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14,(4)
正有个男人勤扒苦做,打拼出一番事业,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也是一个称职的好丈夫,更是一个慈爱的好父亲。然而,他因为平时没有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幸英年早逝。一天,上帝把他带进了地狱,男人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是世人公认的好人,死后应去天堂才对啊。于是,这个男人找到上帝讨"说法"。  相似文献   

20.
小鱼 《现代交际》2008,(12):33-33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5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最后的皇帝:我国最后一位皇帝是清代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即位时只有3岁。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次数最多的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