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组织中人员培训与流动的良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员的培训和流动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人员的合理流动,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组织和个人因流动而放弃培训和培训后未产生应有效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人员培训与流动的相互关系。笔者从人员培训的角度,思考人员的流动,分析人员培训和流动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把培训与用人、留人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当今企业生存与发展来说.人才无疑是第一要务.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的无疑也是如何能够真正留住企业的关键员工.因为他们是支撑企业发展舞台的“领衔主演”和“台柱子”为此.很多企业费尽心机,什么高薪留人、高福利留人、期权股份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有些企业甚至给员工戴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与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第一资本.因此,人本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选人、用人、留人等方面阐述了人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部门,主要工作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现代企业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人才  相似文献   

5.
重视人才早已成为公司老总们的口头禅。但令人不解的是,许多公司一边不断地招人,一边听任人才大量流失。现在该是考虑如何留住人才的时候了。招人难,留人更难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大公司都在完善企业自身的聘用机制,以求更多地吸引那些才华横溢、雄心勃勃的人才。但即使如此,仍有许多人才悄然而去。一家公司流失的人员越多,它必须重新物色的人才也就越多,即使那些不准备大事扩张的公司也是如此。而这些用人需求,恰恰给那些天资聪颖、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今天,不论是那些新崛起的小公司,还是那些兴旺发达的大公司都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问的竞争也越演越烈,人才的竞争尤为明显。为此,众多企业先后尝试着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员工频繁跳槽,比如: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契约留人、文化留人等。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员工依旧在不同的企业问频繁跳动。要么是觉得薪酬福利待遇不好,要么觉得企业机制压抑人……这些也许不足以成为员工流失的全部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人才竞争面临着内争外夺的严峻局面。如何将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措施落到实处?缺乏人才竞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如何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兼顾、内外协调的人才环境?笔者认为留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认同感、成就感、新奇感、知遇感、归宿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一、认同感。人才是否愿意到一个单位工作并长期留在那里,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发展前途和有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对引进的人才要如…  相似文献   

8.
人才战争随着业务的全球化而日益加剧。于是,如何留住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成为各大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由此,各种各样留人方案应运而生。然而.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人才的流动并没有因为留人方案的出现而减少.人才照样以每年10%-20%的流动率在市场上流动着。  相似文献   

9.
用人首先要求用人者先要使用好自己,创人先创己,用人先自用。用人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用人者的素质,取决于用人者谋略和决策;用人者也有一个被用的问题,这是因为领导者一般都有两重属性,对于下级是领导者,而对于上级则是被领导者。用人者也具有两重属性,即被用和用人的属性。所以用人者在其用人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用的问题。自用,就是在用人活动中自己使用自己。它包括三个方面:一、用人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素质、现代的观念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10.
拴心留人用真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人才竞争面临着内争外夺的严峻局面,高层次紧缺人才资源流失日趋严重,人才安全问题正逐步成为各级用人单位的重要议题。如何将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措施落到实处,缺乏人才竞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如何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兼顾,内外协调的人才环境?笔者认为留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以同感、成就感、新奇感、知遇感、归宿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王敏 《人才开发》2007,(6):28-29
胜任力概念及应用发展历史不长,随着它的理念在国际上被逐渐认同并接受,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建立各式胜任力模型,用以指导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工作,其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迅速显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目前,胜任力在中国也得到广泛接受,但这种应用还多局限在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挽秋 《人才瞭望》2003,(7):42-43
随着外企在中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场外国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一些跨国企业的人事经理认为,留人比招人更重要,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他们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开招聘工作的推进,濮阳市县乡基层事业单位逐渐出现了招人困难、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即有用人单位设置招聘条件过高的主观原因,又有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以及发展空间小等客观原因.解决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既要充分运用招聘政策,优化选人机制.又要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创新晋升机制、完善服务机制,优化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用人取士上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深究起来,此观点实在有失偏颇。说其偏颇,是指其在决策者用人取士上的误导作用,造成用人决策的失误。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即便是才华超常的孔明也概莫能外,很明显的是失街亭之悲剧。蜀之骁勇魏延能征惯战,但因为是疑人而被安排在街亭之后屯扎。魏延不服而责问道:“某为前部,理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而马谡只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却被委以抵挡魏兵的重任,蜀兵岂有不败之理?孔明一生谨慎却不得不弄险退兵,焚香操琴唱起空城计,差一点没成了司马氏的活…  相似文献   

16.
留住人才是一门管理学问,现实生活中企业采取的策略大都是增加工资、奖金、股权以及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等,但这些措施很难保证人才不为更高的报酬而跳槽。那么,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是如何既留人又拴心,让员工从一而终地忠诚于自己的企业的呢?  相似文献   

17.
从“能人”离开看企业如何留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彬 《人才瞭望》2003,(10):16-17
现在的企业员工流失过快、企业留人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企业的理念出现了问题,是企业的经营思路出现了问题,是企业文化出现了问题,还是企业的管理机制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16,(17):1-1
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铭刻在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起坚固防火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监督责任。从而进一步细化了选人用人责任,为加强选人用人把关增添了一道防线、再加了一把锁。  相似文献   

19.
企业有企业用人的规则,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润产出,使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用人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企业用人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巧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果方圆分离,则用人效果会明显降低。那么,现代领导到底如何使“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呢?1.开局:先圆后方开局即领导刚开始走马上任。这时的领导一方面面临着全新的人际关系和陌生的工作环境,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负,但要经过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才能讨诸实施。另一方面,新官上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