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时间要素变革后生成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使得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原本的信息差异进一步拉大。预付式消费具有缓解经营者资金压力、提供稳定消费群体以及为消费者带来优惠等制度优势,系双赢模式,但"先付款、后消费"过程中的信息差异所引发的风险往往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较大威胁。应对预付式消费中的信息差异失衡需要在法律制度设计上深化预付式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强化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同时还应当增加预付式消费者的合同终止权、变更权与索赔权,最终形成应对预付式消费信息差异失衡的法律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
我国预付式消费模式近年来的发展已呈泛滥之势,其引发的消费投诉和法律纠纷不断增加,发卡主体混乱,欺诈行为严重,消费者权益受损、隐私被侵,预付式消费已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发卡经营者与持卡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应界定为预付款的消费格式合同关系,建议制定统一的预付式消费格式合同范本,并在合理适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创设新制度和新规则。  相似文献   

3.
预付式消费作为新型消费形式,既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内在缺陷。在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向企业提供了长期信用,却难以进行自我救济,容易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仅凭事后救济,不足以妥善保护消费者利益,必须在预付式消费的提前申报、销售收入第三方控制、消费合同强制条款、消费合同担保以及营业转让等方面,加强对预付式消费的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设立冷静期制度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充分保障,也是对消费者权利提供"诉前救济"的有效途径,更是社会实质公平的重要体现。构建冷静期制度,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应当考虑适时充实现行立法;在适用范围上,应当将重点放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缺乏充分沟通且消费者容易受到不当劝诱的领域;在撤回权行使上,应当考虑以书面方式作为主要的撤回方式;在冷静期期间的设置上,应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在法律效果上,应当使合同恢复到订立之初的状态。同时,应对滥用冷静期制度的情形做出禁止性规定,消费者恶意行使撤回权时不应适用冷静期制度。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要求经营者告知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有关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依法享有要求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提供消费信息的权利。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的主动了解权和被动告知权,其权利客体是真实、全面、适当、有效的消费信息。-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主体有经营者、政府、消费者组织、大众传媒,它是典型的经济法权利。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个关于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典型案例,解释了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分析了经营者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应履行的义务,认为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不得通过合同方式给予取消,即在消费过程中第三人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权以及消费者自身有过错时,经营者应尽到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及附随义务,在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受到损害时,经营者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责任不应减轻或免除。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关于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典型案例,解释了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分析了经营者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应履行的义务,认为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不得通过合同方式给予取消,即在消费过程中第三人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权以及消费者自身有过错时,经营者应尽到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及附随义务,在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受到损害时,经营者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责任不应减轻或免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预付式消费发展势头强劲,在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好处的同时,潜伏在其中的各种商业陷阱往往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因此建立并完善有关预付式消费的法律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从预付式消费的含义和特点出发,进一步论述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运用民法中的欺诈理论进行的事后救济方式,以及经营者被要求在一些具体合同领域履行告知义务的事先预防方式是当前在消费者合同中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均衡的主要路径,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事实。在继续完善事后救济路径的基础上,应继续增大国家力量的介入,使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可诉性,逐步建立起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一般性告知义务为中心,由具体合同明示告知内容组成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中,就诊方享有自主选择权、知情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项权利,并承担缴纳医疗费等义务;与此对应,医疗机构负有注意、忠实等义务,并享有获取医疗费等权利。在合同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上,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性质上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这有利于维护就诊方的权利。出于同样的目的,医疗服务合同应当也是消费合同,从而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法为视角,认为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要求经营者告知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提供相关消费信息的权利。考察国外消费者知情权行政保护的做法,从中得出有益启示。针对我国消费者知情权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改革我国消费者行政保护体制,建立消费者行政保护协调机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立法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现行消费者保护立法体系进行回顾,中国未来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构想,应当考虑采用系统化、一体化的立法模式,拟含消费者政策(法)、消费者合同(法)、消费者安全(法)三部分;中国未来消费者保护法的理论创新应从立法指导思想及性质定位上探讨;制度创新拟确立消费者反悔权及“强行持续”制,建立经营者惩罚性赔偿制、强制缔约义务的规定及强化对不公平条款控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虚拟性、高技术性、无纸化等特征使消费者面临信息欺骗、格式合同陷阱、合同的不当履行、信息传递安全等问题。为了使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达到传统消费环境中的保护水平 ,应加强立法 ,从信息披露、合同履行、格式条款、个人数据保护、意外损失的风险承担等方面规范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同时 ,相关行政部门发挥应有的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力量的壮大也是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渠道。而在目前法律不健全的网络消费环境下 ,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电商平台购物中发生危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的经营者“砍单”行为日益增多,当事双方冲突不断。造成“砍单”行为与日俱增的根本原因是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判断标准的不统一以及经营者滥用格式条款。因此,有必要对“砍单”行为进行法律规制。首先,应当注重事前规范,即统一要约邀请、要约、承诺的判断标准。其次,要规范电商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即认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及有争议的格式条款不能单独由电商平台制定。最后,在“砍单”行为发生后,既要规范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合同责任承担也要规范电商平台与经营者的责任承担,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社会,网络购物、电视购物、邮寄购物等各种新型消费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些新型交易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消费者相对分散,力量弱小,因此其与经营者相比,无论在信息获取能力还是经济实力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新型交易方式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这一弱势地位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也日渐增多。而针对此种情形,我国现有法律却无以规制。所以,本文从消费者撤回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正当性,建议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法律应不断完善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更好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作为预付式消费载体的商业预付卡,其持续发展在刺激消费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所体现出来的弊病不在少
数,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其进行监管,学界对商业预付卡的规制研究更是百花齐放。公权力对商
业预付卡的事前规制必不可少,私权利对商业预付卡的事后救济也不可或缺。而现今我国对于商业预付卡的规制多
体现于公法的强制监督,私法方面则仅靠《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般性规定来维护。鉴于此,有必要从
私法角度对债权债务关系、消费者各项权益的保护、商业预付卡合同的建立进行借鉴分析,加强对商业预付卡的事后
救济。  相似文献   

18.
“超市购物”不仅体现为一种消费关系 ,而且更应体现为一种合同关系。对“超市购物”中的合同关系及其合同规则的分析和适用 ,可以弥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法律适用方面规定上的不足 ,丰富和完善超市经营的法律治理结构 ,实现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的公平保护。适用合同法律制度调整“超市购物”中的合同关系所产生的合同责任同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调整“超市购物”中的消费关系所产生的侵权责任在具体案件中存在冲突 ,冲突协调的规则是 :“由消费者选择具体的责任方式”和“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西方有关消费者增权的文献,认为西方学者所持的消费者增权模式主要是一种信息供给型模式。文章力图超越信息供给型消费者增权模式的局限,提出制度供给型消费者增权模式,并从制度供给型消费者增权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城市宏观消费模式转型的性质和路径,提出消费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朝着有利于消费者增权的方向迈进。而且这种增权应该是人民大众的增权,而不是少数群体的增权,更不是以牺牲人民大众的消费者权力而达到少数既得利益群体的增权。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并逐渐成为消费的主要方式,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现行的相关立法将受到挑战.文章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重点讨论了一些新的热点法律问题,包括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退换货权利、消费者网络购物合同效力、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消费者批评监督权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