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林  李惠华 《秘书之友》2009,(10):34-37
在文秘专业教育中,要把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行业、实践和企业等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秘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出现高层次化、多元化、职业化的情况下,作为培养秘书写作能力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只有以训练思维为基础,培养语感为核心,加强实践为关键开展教学改革,方能提高教学的实效,实现文秘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范秀娟 《秘书之友》2013,(11):32-33
高职文秘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秘素养和较强文秘技能,能适应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文秘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就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不断加强文秘实训教学建设,深入探索实训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培养应用型人才:文秘写作教学要唱好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艳 《秘书之友》2006,(5):28-30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笔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一课题,在文秘写作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真正掌握文秘写作这项专业技能,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三个步骤:一、以任务性学习为先导,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茜 《秘书之友》2009,(9):36-38
教材是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必需、够用”之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日本教育家雨宫好文说过:“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思考能力,其核心就在教科书的编写上。”适合于高职教育的文秘专业教材,可以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秘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以下称为"文秘类专业")为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培养了大批文秘类专业人才,为加强文秘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行业趋势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学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本研究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测评中心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多元化、实用型、复合型的文秘类人才,提出中职学校文秘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文秘专业,专业教学依然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实践教学与训练,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合格专业人才,应对文秘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设计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文秘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助理和文员工作,因此,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市场对文秘人员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这无疑对中职文秘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顺应文秘专业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我认为中职文秘专业的传统教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将从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招聘的文秘人才却不尽满意。对前几届文秘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技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如何立足于市场所需,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现代文秘人才,是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课题。一、从企业调查看当前中职文秘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构建学生素质模型对于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由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人格品质为指标的高职文秘学生素质模型理论框架,突破一般素质模型中单纯依靠定性方法的局限,尝试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统一,为高职文秘学生的量化测评提供了方法,为完善文秘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何屹 《秘书之友》2010,(5):24-26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建立以秘书岗位(群)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突出专业性、实践性、系统性与职业化特征。建立在企业和学校利益共同点之上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王晶 《办公室业务》2012,(14):26-27
文秘岗位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手段与方法。"办公自动化"课程,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办公软件,锻炼学生熟练操作现代办公设备。笔者在"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三个特点:一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实践教学;二是以岗位技能为导向,进行模块实训与综合实训教学;三是以"过程+现场"的实验考核模式检验实践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仍是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各方面改革教育步伐加快,特别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新型专业人才的呼唤,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难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秘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铜仁学院秘书学专业于2007年开办,当时的学历层次为专科,专业名称叫"文秘"。2012年2月,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文秘教育本科专业,并于2014年9月招收了首批50名学生。在2012年10月1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文秘教育专业更名为秘书学(编号050107T),该专业名称亦随之更名为秘书学。铜仁学院秘书学专业现有2012级、2013级、2014级3个年级,在校生共计96人。自开办专  相似文献   

15.
在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需求的文秘人员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实践性人才。作为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教学,培养学生干好秘书工作实务远比秘书理论研究来得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用技能的培养。本文从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立足点出发,浅谈了为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文秘人员技能培养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中文学科背景下文秘专业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秘书之友》2007,(9):28-32
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材,高校在倡导“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同时,大力施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与中文专业相生相伴的文秘专业的改革仍未迈出大的步伐。文秘专业在我国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是市场经济进程的产物,诞生伊始就缺乏独立的学科背景,传统的秘书专业大多依附于中文专业,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文秘专业多元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比较注重实践性教学训练,但目前采用的校内实训基地模拟训练与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模式,由于校内客观条件与社会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对没有“工科”背景的文秘专业来说情况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文秘专业的实训教学既是秘书技能培养的重点,又是学生提早体验职场氛围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探索构建出"理论学习、模拟实训、实战演练"的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杨阳 《经营管理者》2013,(8X):276-276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只增不减,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秘书这一职业的社会需求量尽管很大,但每个企业对于秘书人员的需求量仅仅在2-5名左右。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高职文秘教学新模式的采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广西财经学院自2006年开办文秘教育本科专业以来,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将立足广西、面向基层,培养有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熟悉秘书职业规范,能熟练掌握写作、沟通、策划三方面核心能力的秘书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文秘教育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馈了毕业生在应用写作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与缺陷,这引发了学校秘书系教学团队的忧虑与思索.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反思,广西财经学院秘书系重新调整办学定位,重点突出秘书学专业(2013年更名)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摸索出了一条以秘书学专业课程链打造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