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初期,随着希特勒向西线大举进攻,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面对纳粹德国的威胁,他从现实的国家利益出发,积极推动英苏合作.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立即发表声明支持苏联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援苏抗德是丘吉尔现实主义外交的代表性例证.  相似文献   

2.
1940年11月14日,英国重要工业城市考文垂遭到德军毁灭性轰炸.然而,让德军没想到的是,在轰炸开始之前,丘吉尔就早已知道了德军的空袭计划,只是他最终决定不采取任何防御和转移措施. 希特勒信赖的“谜” 希特勒很清楚保守机密的重要性,早在1934年就指示德国军方及情报系统开始更换无线电密码系统.1936年,德国情报局启用了一种由机器编制的密码.这种机器被称为“ENIGAMA”(英语“谜”的意思).这种密码机结实耐用,操作、保养及携带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如果敌方不知道编码程序,这种机器对缴获者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希特勒对“谜”极度信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修辞与演讲的关系入手,从修辞的视角考察了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主要从鲜明的政治观点、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劲的鼓动力三方面分析了丘吉尔的语言艺术魅力,认为这篇演说语言魅力的体现是与修辞手段的运用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9,(12):28-29
故事斋令希特勒头疼的"特种邮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授意情报部门,要用邮票给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找点麻烦。果然没有多久,在德军前  相似文献   

5.
1945年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内阁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历史生涯中“声名赫赫”的时期之一,人们给他盖以“战时英雄”、“领导英国度过‘光荣时刻’的人”、“祖国掌舵大师”、“时代的天才”、“反法西斯著名领袖”等等桂冠。按照资产阶级政治的一般规律,执政党的领袖威望达到鼎盛时期举行大选,连选连任的可能性最大。对于1945年7月5日开始的国内大选,丘吉尔和保守党人也自认为稳操胜券。在波茨坦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的间隙,丘吉尔充满信心回国欢庆胜利,以至于行李中的日常用具都没让下属带回,“他相信自己会回来的”。当时,英国和世界著名的评论家、观察家也估计,丘吉尔必胜。连斯大林对丘吉尔再次组阁也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6):38-38
臭鱼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还闻什么?”那人回答说:“我没闻,我是跟鱼说说话。”“你跟鱼说了些什么?”“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鱼怎么说?”“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7.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广播演说》一文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意味深长,感情充沛。这些修辞技巧包括排比、重复、头韵、比喻等。  相似文献   

8.
邓万祥 《社区》2010,(17):29-29
苦难是财富。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晚年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其中写道,著名汽车商艾顿是他终生的好友,两人私交甚笃。丘吉尔是这样回忆他与艾顿的一段交往经历的,在一次聚会时艾顿对丘吉尔叙述了他的过去: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组织内阁,并非法西斯独裁统治己经确立,其内阁仍然是“总统制内阁”,政权基础是不稳固的.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希特勒上台后,通过排挤和打击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议员,控制国会,通过了总理有权违反宪法、不经国会和各邦议会同意就可制定法律的“授权法”,从而使希特勒不但具有行政权,而且还有立法权.希特勒依靠“授权法”,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实现了政治生活一体化,并随之实现了政府和议会一体化,建立了法西斯统治的中央集权制.同时,通过“盖世太保”,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通过“领袖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面实行法西斯专制主义统治.希特勒在兴登堡总统1934年8月病故之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才终于在德国实现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内阁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历史生涯中“声名赫赫”的时期之一,人们给他盖以“战时英雄”、“领导英国度过‘光荣时刻’的人”、“祖国掌舵大师”、“时代的天才”、“反法西斯著名领袖”等等桂冠。按照资产阶级政治的一般规律,执政党的领袖威望达到鼎盛时期举行大选,连选连任的可能性最大。对于1945年7月5日开始的国内大选,丘吉尔和保守党人也自认为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本文里一面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那些虚伪的道德口吻,并且指出所谓道德上的是非是有两方面的,但在末尾却令人意想不到地恭维到丘吉尔的“实力主义”,甚至俾士麦的“铁血政策”,把这些认做是政治行动和政治上大是大非的标准。如果作者抱的是讽世态度,那就不足为奇;但是作者的态度肯定是十分认真的,因此我们只能说,作者是故意耍弄一套玄虛,来为最反动的资产阶级政治立场进行辩护。在我们看来,私人道德上的是非和政治上的是非只是一个小是非和大是非的分别,或小善和大善的分别;而无论小是非或大是非.小善或大善,都离开不了阶级立场;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的是非必不同于被压迫阶级的是非,反过来也如此。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讳言,但恰恰是反动阶级害怕承认的。正由于此,所以作者只敢指出,所谓私人道德、一般道德有它两方面的是非,而不敢指出政治上也有它两方面的是非;他只能把丘吉尔的“实力主义”和俾士麦的“铁血政策”(其实我们还可以给作者添上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说成是按照上帝的声音行事的。不过这样说欺骗不了我们,因为我们早已听惯了,这个上帝的声音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一直就在替,而且现在还在替资产阶级的最高利益说话。  相似文献   

12.
正丘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他曾两度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丘吉尔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让人瞩目,而他独特的养生方法同样让人们津津乐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临危受命,担任起了英国的首相。在艰苦而复杂的生活环境下,丘吉尔不仅没有出现未老先衰的迹象,反而精力旺盛,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并且一直活到了91岁,成为众多英国首相中最长寿的一位。据丘吉尔的家人透露,丘吉尔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除了与他豁达乐观的性格有关外,还与他自创的一套养生方法息息相  相似文献   

13.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宣布对德作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面战争的标志.波兰沦陷后,希特勒立即进攻北欧,挥戈西向,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就希特勒的侵略本性和既定的战略目标而言,德波战争爆发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德波战争是否就不可能阻止或推迟爆发?希特勒又是怎样实现了他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是一个具有独特悲剧意蕴的文学形象.它的独特性首先就在于它是作为老人桑提亚哥自我的镜像而存在的,老人追逐马林鱼的过程就是他自我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次还在于马林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林鱼骨架所透露的存在的荒谬感与虚无意识.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是自欺的自我,因此,马林鱼作为一个“他者”对老人的自我建构产生了悲剧性影响.存在主义哲学表明,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荒谬的存在,这是既定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外在于荒谬.老人的这种求而不得、罢而不能,让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剧底蕴.马林鱼是“存在”的“镜像”.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可乐》2007,(5)
摇自已的头一次,与丘吉尔共事的保守党议员威廉·乔因森希克思在议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时,看到丘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便说:“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丘吉尔针锋相对地回答道:“我也想提请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相似文献   

16.
希特勒最不希望打世界大战吗?──和利德尔─哈特先生商榷沈志恩英国著名军事史家利德尔一哈特断言:“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1]此说无疑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这样一个不该成为疑点的问题之所以变成疑团,似与不识希特勒纵火寰宇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希特勒这个燃起战争烈火的恶魔,色厉内荏,既穷凶极恶,把屠刀挥向全世界善良的人民,又贪生怕死,时刻担心有人会送他上西天。为了安全,他不仅在柏林的总理府修筑了坚固的地下室,而且,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附近的森林里建立了一座隐蔽而又戒备森严的元首大本营——臭名昭著的“狼穴”,光它的水泥墙壁就有15英尺厚。但他仍不放心,毕竟,他不能永远龟缩在钢筋水泥里面,总得抛头露面。于是,盖世太保以希特勒为范本,炮制了3个赝品来当替死鬼。  相似文献   

18.
希特勒采用了与1938年相同的战略——神经战。 1939年4月3日和11日他草签了准备进攻波兰的军事命令。在4月28日的帝国议会演说中,希特勒要求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取得一条穿过波兰走廊的航线和铁路线。同日本缔结军事同盟的冗长的谈判失败了,但由于5月22日同意大利签订“刀剑条约”而得到了补偿,因为这一条约  相似文献   

19.
二战过程中 ,毛泽东主要依据苏联情报局宣布红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德军包围线的一条消息 ,及时做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正确判断 ,为我们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正确捕捉和解读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信息海洋”中“抓住重点” ,“抓住要害” ,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而他能正确预测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发展趋势 ,断定希特勒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在于他对唯物辩证分析方法的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20.
坚持,再坚持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演说家。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发表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在这次大约持续了20分钟的演讲中,丘吉尔只是不断地重复着两句话:“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绝不认输!绝不,绝不,绝不,绝不!”这句号角般的至理名言体现了丘吉尔一生的成功经验: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有的话,那就是,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绝不认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