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也谈“混”     
编辑同志: 读今年一月你刊上的《混: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编者按”,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对这问题的一点看法。首先,我同意林玖一的看法:“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一个高度健康的社会”。客观现实中的确存在“混”的现象。而作为口头语的“在哪里混”、“混得怎样”、“混混日子”、“混得不错”……,已成为习惯,似乎无多大指责的必要,问题看它的实质如何据我所见所闻,真正主观上存心“混”的人也不太多,之所以”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前一些制度上有缺陷、弊端(特别是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始于今天。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倡导混了。老庄的“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把混作为治国的良策:“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庄的无为政治主张,真是把混说绝了,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混”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方面要有基本生  相似文献   

3.
“混”,已被不少人挂在嘴上。对于它的含义,如果想从词典里找到一个确切的注解是很困难的。混杂,有纷乱的意思;混合,有搀和的意思;混然,有蒙昧、不分明的意思;混沌,有无知、不清晰的意思:混充,有假冒的意思。还有混日子、混饭吃,有糊里糊涂过去、不积极工作的意思等等,似乎没有一条注释能确切地表达人们所说的那个“混”字的意思。人们生活中所说的“混”,它的意思是相当丰富的,但人们不必翻词典也能理解它。人们说自己在“混”,并非一定是坏事。因为,“混”也含有自谦、自责的意思,没有业绩,没有成效,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于是说在“混混”。但是把“混”作为一种生活哲学,那就不好了。有人自以为“混”得不错。什么样才算是混得不错呢?据说“混”得好的有四个特征:一曰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二曰能尽量少干活,三曰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一期上,登载了读者林玖一的来信,就时下国人的混世现状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大量的来信来稿,他(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混”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读者来稿的踊跃和地区波及面的广泛使我们欣慰地感到,这次讨论是抓到“点子”上的,因而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我们社会中滋生“混”的条件依然存在,“混”的现象也就不可能一下子消除,然“混”的讨论毕竟是要暂告一个段落的。我们期待着亲爱的读者继续给我们出类似诱人的题目,让那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丑恶现象在众人的口诛笔伐中丧失其生存的土壤吧!  相似文献   

5.
“混”是当今流行的一大社会病。更有人指出这是一种吞噬我们社会机体的恶性肿瘤。有识之士的这般痛切陈词,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反映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对“混”的痛心疾首和盼望诊治“混”病的殷切之心。鉴于“混”病的形成与流行有着深刻和复杂的社会因素,从而决定了对它的诊治也要有一个辩证施治,综合治疗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可以有多种多样治“混”对策的选择。但是,任何一种选择都应着眼于治本的考虑,即要从根本上铲除社会上有些  相似文献   

6.
“混”实乃为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象。在国家公务人员中也不乏其人,不仅基层有,中层有,高层也有。它们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有人概括为三大类:基层干部中有的以酒肉穿肠,醉过一天。有些人一上班便互传信息,“今天到我家去玩”,随之,召之聚来,聚之便喝,喝之便醉。一天便可在兴奋之中度过;中层中有的则以一张报纸看一天,一杯浓茶透青天,外再陪衬“侃大山”来度过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前特性,迅速地接受社会中那些还只是隐隐若现的价值日际。这时,尽管社会价值目标依然存在,但在青年的心目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简雄 《社会》1991,(10)
“熟人”一词,其内涵之丰富无法言尽,除了望文生义的所谓“相识之人”这一基本含义外,还包括相识之相识之相识……,即使毫不相识,甚至远隔千里,只要通过某种关系,照样可以划入“熟人”范畴。这犹如一个同心圆,以“我”为圆心,然后以血缘亲属、朋友、朋友的血缘亲属、朋友的朋友……作波状辐射,形成一个比传统宗法社会更为庞大繁复的人际关系网。当“熟人”之人际关系网一旦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社会运转的一种方式时,就形成了“熟人”氛围。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每一社会乃至每一社会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语言,它是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而今,有一种社会心态很令人担忧,反映在语言形式上曰之为“混”诸如:读书的曰“混张文凭”;有点官衔的曰“混只位子坐坐”;经商的个体户曰“混几张分意思意思”;更多的人则曰“混混日脚”、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10):176-178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定位要求与特殊内涵。即:营造自身特色的"学术"气氛;形成特殊的"实践"氛围;让"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有机结合,达到相互渗透与融合、相互影响与作用,使"学术"气氛沾染"实践"意味,使"实践"氛围渗透"学术"色彩。  相似文献   

11.
倘问现在的“国病”是什么?一字曰:“混”。在我们社会中,努力工作、勤奋上进,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大有人在,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这是事实。但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亦为数众多,这也是事实,而且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说句并不夸大的话,“混”  相似文献   

12.
谈“峭措”     
近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仲联先生笺注的宋刘克庄的《后村词笺注》,该书卷四,三二四页,有一首《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词:“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词中“峭措”是什么意思?钱仲联先生笺注说:“峭措,应是瘦削寒酸之意。”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大约钱先生认为“峭”即“峭削”“瘦削”,“措”即“措大”。旧称贫寒的读书人为“措大”,“措大习气”即寒酸气。因此钱先生把“峭措”解作“瘦削寒酸”。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术界的争鸣空气逐渐活跃,冲破了不少禁区。有些学术刊物打破框框,采取了文责自负的做法。所谓文责自负,就是刊物发表的文章,并不一定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其思想内容、理论观点、学术见解的正确与否,由作者自己负责;刊物编辑部在发表文章时,除了在文字上作必要的修改外,要尊重作者自己的意见,不要在本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任意修改文章中的观点和见解。实践证明,这种文责自负的做法,对于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培养作者队伍,提高刊物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谈“内耗”     
在我们社会中,“内耗”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普遍性所造成,更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影响极大。它使得社会凝聚力降底,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感增加,社会各职能部门效率衰退,其长期泛滥的结果必将结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中被注入一种可怕的毒素,导致民族的活力衰退。  相似文献   

15.
谈“锁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锁国”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在日本近世史中,“锁国”是至关重要、且最为人所熟知的用语。《角川日本史辞典》“锁国”条目的释文为:“为确立、维持江户幕府的权力而采取的对外封锁政策。……通过1639年禁止葡萄牙船来航的锁国令,最终完成锁国。由此,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我实现”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议论较多的中心话题和追求达到的目标。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说法,“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是自我发展最高潜力的表现。也就是说,个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有要求将自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的需要。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实现”确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社会需要,这  相似文献   

17.
妒忌心理,似乎是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东方式的妒忌”是相对于“西方式的妒忌”而言的。“西方式的妒忌”的主要特征是“你好,我比你还要好”,而“东方式的妒忌”呢,就不同了。“东方式的妒忌”主要表现为:向下拉平、不许齐平型,其特点表现为“我行,可不能让你和我一样行”。不准超越型,其特点是“我行,可不能让你比我更  相似文献   

18.
娃娃办报?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它却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上海。这张取名《小主人》的是全国第一个由孩子们自己办的报纸,那张《我们一百万》是全国第一家由红领巾理事会主办的报纸。据说,这两张各称第一、全国发行的报纸从美工、编辑、记者到主编,甚至发行经理,全由七岁到十四岁的少先队员担当。如今《小主人》发行量每期已达二十万份,《我们一百万》的发行  相似文献   

19.
“课桌文学”,顾名思义:课桌上的文学也。实际上并不单纯是文学,而是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包括雕刻、绘画、洋歌、音乐等等。这种“课桌文学”较普遍地存在于目前的高校的课桌上。综合性大学有之,理工科大学有之,文科大学也有之。笔者对××大学这所名牌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了调查,仔细“欣赏”了这几乎存在于全校一百二十多个教室的桌子上的“艺术”,深有所感。“课桌文学”的形式表现为多种多样,涉及的内容也很广阔,可谓丰富多彩。这里有不少“佳作”颇有感染力。它的内容从倾向来说有高昂的、上进的,但更多的是灰色的、颓废的,甚至是下流的、庸俗的。“课桌文学”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对于生活、人生的评价。这个内容占有很大的部分。我们偶尔发现一、二条有点上进性的言语。如:“仅仅依靠天生的优点的人是天生的蠢人”,等。大量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如用中外文结合的诗歌:·“人生本是lazy(懒惰),何必整日study(学习),找个漂亮的lady(爱人),抱个胖胖的baby(小孩)。”把裴多菲诗改写的:“馒头诚可贵,油条价更高;若有大肉包,二者皆可抛”。等等。  相似文献   

20.
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有“大环境”,有“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关系到上海对外观瞻的城市面貌或对外窗口,例如虹桥机场、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这些地方影响大,所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是政府可以集中力量抓大事。近几年来的外滩改造,淮海路改造,机场改建,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新建,正在进行的中山环路高架工程,成都路高架工程,以及城市雕塑,重要路段的清洁卫生,重要窗口的文明礼貌服务等等,都是明证。虽说还有不如人意之处,毕竟上海的“大环境”变好了,而且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