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含碳能源的消费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值得权衡。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采用1978~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城市化与含碳能源消费发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协整分析,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规律性变化。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期滞后时,具有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工业化国家,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不具有理论上的双向因果关系。二期滞后时,城市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但后者不是前者的原因,对其不具有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城市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人口城市化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国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经济效率、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目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同经济发展不同步、大城市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人口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成份和人口最多,社会经济滞后、生态环境最严峻的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各民族人口的现代化,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本文以大量的数据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省际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际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俞德鹏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程度是超煎于还是滞后于该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却很少有人论及。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每一省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素质、发展机遇和...  相似文献   

5.
“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被用于概指大城市发展所导致的各种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但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城市经济学家对“过度城市化”这一概念本身提出了置疑,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大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本文围绕“过度城市化”问题所引发的争议,对不同观点进行全面述评,指出: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背景。只要中国采取合适的城市化战略,是完全可以避免“大城市病”的。最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城市发展政策特别是人口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加入WTO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加入WTO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加入WTO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演讲过程,我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过分重视工业化而忽视了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加入WTO对中国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阶段的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问题。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正面临着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新阶段所带来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从而使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放慢;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以工业化进程为核心,不应脱离工业化进程,盲目追求城市化率的提高;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的赶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自从70年代后期实施旨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物的人口城市化,同改革的实践休戚相关,改革的深度、广度和进程怎样,不能不在颇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人口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华安  王崇举  石智雷 《西北人口》2010,31(6):82-86,92
从城市容量角度关注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城市容量出发结合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容量是一个以人口负荷量为主体,包含自然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的三维系统,并建构了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容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的自然容量和经济容量有助于人口城市化,而城市的社会容量则因无法满足农民工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延缓着这一过程,也使农民工"半城市化"成为长期现象。因此,作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包括两个阶段、四种身份和八个特征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关键须从城市的社会容量着手,系统地考虑三维容量之间的相互嵌入和协调扩张,并提出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水映  李晶 《人口研究》2002,26(5):63-70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而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及调控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的过程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市化有不同的理解。人文生态学派、区位学派、经济学派、社会学的互动学派和规范学派,都对城市化作过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各派论点,城市化包括了四个含义:(1)是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腹地的扩散;(2)乡村社群网结构向城市社群网结构转变的过程;(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城市个数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4)城市人口占整个社会人口比例的增加。笔者认为,城市人口的集中趋势,是城市化最关键的步骤。以此为线索,本文分析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宏、微观动力机制,自组织演变周期,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调控方略。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问题的不同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的新看法 ,指出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 ,相对缓慢的过程 ,具有其特殊性和艰巨性 ,不可简单照搬国外模式 ,必须结合国情 ,恰当把握其进程 ,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70~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结合三次函数型和对数函数型拟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基本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正常发展;但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制度障碍,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并未表现出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在逐步缩小,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滞后值为12.3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推论:中国这种整体下移的发展路径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并降低城市化水平的饱和值。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也是农村人口伴随工业化进程向城镇迁移和集聚的结果。人口向城镇的迁移与集聚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除工业化进程这一基本因素以外,国家政策对人口的迁移、集聚和城市化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必须研究影响人口迁移与集聚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口城市化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口城市化进程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者要协调、稳妥地发展。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统一体,它是以一定的空间和自然环境为依托,高度集中了生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在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通过构建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法(3SLS)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化与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且显著于城市化对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本地市场效应、开放型经济都有利于服务业集聚的产生;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省际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习惯上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东高西低,即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超前而西部地区滞后,这显然是对各省份城市化水平进行单纯对比的结果。但是一个地区城市化进程适度与否不在于该地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取决于城市化水平与该地经济发展程度的适应状况。在选择了合理的度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与适当的对比参照系之后,我国1991年各省份的城市化水平与该省份经济发展程度的适应状况的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却与习惯说法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每当有人问起某年某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是多少的时候,10个从事城市化问题研究的学者至少会给出9个没有多少相似性的答案,只要我们稍微去翻一翻近年来有关城市化问题研究的诸多学术论文便足以确信这一点.这说明度量城市化程度的复杂性.然而,不清楚一个地区城市化的程度,就不可能清楚这一地区城市化进程是超前于还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清楚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是超前还是滞后,就不可能提出正确指导这一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与对策.也就是说,建立在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学术研究是缺乏科学性的,而用缺乏科学性的研究成果去指导城市化实践,其后果如何就不言自明了.  相似文献   

19.
徐永利 《人口学刊》2013,35(5):26-35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金砖四国"城市化的进程不同,中国和印度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就业结构明显存在着分布失衡和质效低下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但远非劳动力强国,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显著落后于俄罗斯和巴西,应该在三次产业间和产业内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也从低点起步、呈单调升势快速发展,201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但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深刻制约下,城市化发展滞后,影响工业化、非农化发展;城市化速度过快,不利新农村建设;土地城市化呈大跃进式疯狂扩张,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继续对农村和农民进行剥夺,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要推进未来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