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是英国散文中的珍品,但是批评家大都认为作品中充满了逃避现实和回归过去的消极心态.如果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审视《四季随笔》,就会发现该作品远非如此消极.作为英国文化批评传统“过渡期”(1880-1914)的一部作品,《四季随笔》中表现出了深切的生态焦虑.这种焦虑不但继承了卡莱尔等人所表达的文化焦虑,更深化了这一文化批评传统,并且在奥威尔等后人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
胡文彬 《南都学坛》2002,22(6):39-43
四川省图书馆藏《读红楼梦随笔》与洪秋蕃的《红楼梦抉隐》被红学界看成两个作者所写的两本书。这桩公案经深入辨析后 ,有充分根据肯定郑藏本《随笔》与川藏本《随笔》当属于同一作者的同一本书 ,而仅是两种抄本而已。而郑藏本有洪秋蕃的亲笔署名落款 ,据此可以肯定《抉隐》与《随笔》同属洪秋蕃 ,不再存在后者“抄袭”前者的问题。郑藏本《随笔》当是作者当年的“初稿本” ,川藏本《随笔》是作者“初稿本”的一次“誊清本”。《抉隐》是正式出版的定稿本。此书是分两个阶段完成的。第 1 - 69回评批当在作者于同治元年 ( 1 862 )就任临武知县之前 ;第 70 -1 2 0回约于光绪十年 ( 1 884)至光绪十五年 ( 1 889)前后完成的。周汝昌先生对此案有考订之功 ,他的学术功力和治学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译事既竟,谨将英国随笔的发展概貌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 随笔(The Essay,过去曾用译名“小品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发展常常是在诗歌之后,而随笔在各类散文中更要晚出。近代西  相似文献   

4.
挑灯夜读,时有所感。或得,或惑,或喜,或忧。常信手录下,以志不忘。今择四题,总冠《夜读随笔》,按写作先后罗列于下。不敢苟同——读《古堡》与《致“铁匠”曹文轩》周晓在《致“铁匠”曹文轩》一文中说;“《古堡》和《海牛》都写得空灵”。但我细细读了《古堡》(恕我避开《海牛》不说),留在脑际的感觉却不是“空灵”感,而是一种不真实感。小说的开头似乎写得有点儿玄乎:那山“对于孩子们,不,对这山下的全部居民,它却有一种强烈的诱惑力量——据老人们说,就在这云雾漫漫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木犁书系·风雨文丛]系列之一《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选集》于2000年4月出版。本系列丛书由袁良骏、阙国虬主编。“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理和反思,以鉴往知来;或是对作家、作品的评点;或是对文风、学风的思考;或是治学感怀。由著名文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袁良骏教授编撰的《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选集》,全书分成三辑;第一辑“八方风雨论鲁迅”,共15篇,篇幅占了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旅居海外的四位中国散文作家(林语堂、余光中、陈之藩、蔡濯堂)作品的研究分析,探讨了中国散文与英国随笔的关系。文章指出,这四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国随笔的影响,但都没有摆脱中国散文的传统。文章还论述了中英随笔或盛或衰的不同命运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诗评解随笔陈增杰一、“李、元二侍御”谁指柳宗元七律名篇《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为元和六年(811)十二月在永州吊念吕温所作.诗题中“李、元二侍御”,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卷四二注:“元侍御名稹。是时德自东台监察御史,贬江陵...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重读了艾煊同志的《乡关何处》,倍感真切。作者生活底子的浑厚,艺术功力的高超,我也深感钦佩。本想写点象样的文字,把作品赞美一番,终因底气不足,只能随读随记些感想式文字而已,故名“随笔”。一、清新、隽永的命题有人说,小说的题目要新颖,勿与别人雷同;有人说,要耐人寻味,有丰富的内蕴;有人说,要简明,能揭示主题;……如合起来说,正好表达了对《乡关何处》这个题目的评价。人所共知,“乡关何处”出自(唐)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本意指故乡,这里可引申为“前途”、“出路”。书中着重塑  相似文献   

9.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的第一本散文集.由于其影响深远,也为了称叙方便,缘缘堂主人此后虽有《缘缘堂再笔》等散文随笔集问世,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已将“缘缘堂随笔”看作是丰子恺散文的总称或代名词了.丰子恺散文具有独到的情韵,有如醇酒,历久而弥香.有人评他的散文,认为胜于他的漫画和书法.“缘缘堂随笔”取材极其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的  相似文献   

10.
一在日本古代文学史上,由于受中国的影响,散文的传统相当久远。其中的议论性散文,日本人称随笔,其成就并不逊于小说和戏剧,这一类作品在日本文学遗产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最有代表性的,是平安时代(794——1191)靖少纳言的《枕草子》、镰仓时代(1192——1332)鸭长明的《方丈记》以及南北朝时代(1333——1391)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称做日本古代随笔的三大名作。而后来室町时代(1392——1572)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学时代 ,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 ,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 ,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 ,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 ,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再过十年,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韩中两国(包括南韩和中国的大陆、台湾三地区)的随笔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无论质与量,都有新的突破.这一新高潮不是突然兴起的,而是继承了三千年以来的散文创作经验,同时又受到近代“开化期”以来的语文一致运动和1920年以来的随笔文学化影响的结果.因为韩中两国都在汉字文化圈内,在士林崇文的风气下,随笔就成了“生活”、成了“理想”了.但由于民族和语言体系的不同,而且从现代发展史来看,各自的政治遭遇不同,所以便造成在随笔的发展上,出现了同中有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语言随笔精品》漫评曹德和何伟棠教授根据王希杰先生发表在《语文月刊》上的120多篇文章选编的《语言随笔精品》(以下简称《精品》,不久前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希杰先生以随笔形式写作分析语言的文章,是打1977年发表《阶级对立的社会 一视同仁的语言》(见...  相似文献   

14.
名家随笔走俏文坛,有人欢喜有人忧。喜者以为这类随笔多从生活琐事切入,述亲身经历,品生活酸甜,道内心感悟,见实性真情,不装腔,不作势,无“假大空”之嫌,亲切有味,可以娱情,可以益智;优者则认为这类随笔往往题材微小,轻飘飘,软绵绵,没有多少思想含量,营养价值不足,尤其有的随笔大谈自己家如何养鸽养猫包饺子,等于“闲扯淡”。笔者恰是喜爱名家随笔的一个,而且尤爱其中写小猫小狗小虫小鸟的篇章,可谓“嗜痴成癖”。下面,我仅就名家宠物随笔作一管窥,略述其情采,以为名家随笔辨诬,兼自我解嘲。一个美丽的感情世界名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现代随笔是现代知识者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炼狱”中的精神产物。回顾现代随笔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消长兴衰的经验和教训。首先,现代随笔是知识者高扬现代理性批判精神,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核心内容,进行社会启蒙、思想启蒙和国民性改造的重要言说工具;其次,现代知识者必须注意推动随笔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第三,文化专制、艺术民主与现代随笔的兴衰消长也息息相关、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6.
《雅舍小品》深受兰姆随笔的影响,但通过对外来艺术营养的消化和吸收,《雅舍小品》纳"外援"为"内涵",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化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自我表现精神、文体风格和幽默的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雅舍小品》和兰姆随笔之间相同而又不同的特点,厘清了《雅舍小品》和兰姆随笔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揭晓了《雅舍小品》成功应用"拿来主义"的经典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画禅室随笔》四卷,大魁堂本题梁改亭鉴定,前有方拱乾序云:“随笔者,董玄宰先生所著,皆小品也。杨子无补诠之而另为一书,其旨终于禅悦,而发端于论书”。梁穆康熙庚子序云:“予家向藏《画禅室随笔》二帙,系杨子无补所辑。其中详言书画之旨,而归其要曰用笔、运墨”,开卷题“华亭董其昌著,长洲杨补编次,吴趋陈王宾校订”,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实公元一七二○年,  相似文献   

18.
《容斋随笔》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部主要著作,在中国修辞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容斋随笔》论及的修辞理论涉及面相当宽,而且每一种修辞理论的提出,无一例外的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继承并总结了前人以及时人的成就而有所发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容斋随笔》中关于辞格的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19.
拜读袁良骏先生杂感《热风冷眼学术随笔的“三忌”》(载《北京日报》2001年12月2日文艺周刊),不能不令人击节叫好。袁先生这篇短文,切中了当前学术随笔繁荣景象中存在着的某些时弊,提出了自己对学术随笔写作的一些真知灼见。他在文章中提出:“为保征学术随笔的健康繁荣”,“必须克服以下‘三忌’”:“一、忌信口开河。某些作者认为学术随笔就是  相似文献   

20.
《柳南随笔》因记载钱谦益而受文字狱案牵连、被挖改删削 ;《柳南随笔》关于钱谦益的记载 ,有助于研究钱谦益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