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是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安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安徽省1985年至2011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发展历程量化分析影响安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结论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徽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探讨了促连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历史悠久,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明与发展了各种农业技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土地利用技术、耕作栽培管理技术、防虫减灾技术、生态系统优化技术、畜牧兽医渔业技术等,具有活态性、生态性、地域性和复合性。分析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征,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为实现安徽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90年代以来优惠的经济政策,为深圳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加大投入力度,发展外向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圳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通过实行“三扩大”,大力发展玉米、间套、蔬菜和设施农业,引导农业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是甘肃沿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持续高产高效农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采取优化品种结构、时空结构、要素组配等措施,实行全方位增加农业投入,进而实现沿黄灌区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角度分析了安徽农业小微企业的现状:一是安徽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二是安徽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出现融资瓶颈,主要体现在安徽农业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少且不稳定、农业小微企业融资贵且风险高。阐述了安徽省对农业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主要构成,包括金融支持供给体系、金融支持保证体系、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提出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的间接融资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降低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条件,加大农业小微企业信誉评价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科技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安徽农业强省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和谐安徽"、"美好安徽"的需要。"十二五"时期,安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着较好的历史机遇,我省要发挥资源与人才优势,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入WTO对我省农业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如对主要农产品生产不利,对农民收入和现有粮食流通体制可能造成影响等。安徽农业发展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抓紧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建立高效与持续农业示范区,坚持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加快发展出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安徽与拉美农业互利合作有良好的合作背景、稳定的合作平台、坚实的合作基础.安徽与拉美国家有各自的农业优势和互补需求.安徽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安徽的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研发企业较多,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丰厚.安徽对拉美农产品特别是高质量的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安徽农业走出去面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语言等多层面的问题,如政治和政策问题、资金问题、本土化问题、人才问题等.政府需要在宏观政治指导、融资、投资立法、信用担保、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和科研院要在相关信息整理、应付本土化挑战、产学研结合、抱团合作、资产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及安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地域资源优势,并就支持和促进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和全国的繁荣稳定。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只有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加快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科学跨越发展,为富民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由于土地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相对较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组织化水平不高,农业发展受到土地、技术、资金、人才、产业体系和农业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推进安徽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结合安徽农业发展实际,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瓶颈”,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专业化、生态化、一体化和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发展安徽的外向型经济,必须适应国际市场变动的大趋势,认清本省在国际市场中的位置,制定跨世界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作者对安徽农业和工业的现状作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分别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对实现安徽外向型经济的跨世纪战略转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农业大省、畜牧大省,更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上,选择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农业循环经济道路。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优势,提出黑龙江省可以采取农业资源投入减量化模式、农业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模式、生态园区型发展模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并建议从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科技支撑等方面确保上述路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客观存在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必然更加激烈。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以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农业首当其冲。中国和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大省,如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支持和发展衣业,特别是保护和合理使用农业之本的土地资源,是一项重大任务。本文分析了我省我国存在着人口剧增和耕地锐减的尖锐矛盾,指出必须把缓解这个矛盾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就如何发挥农业基础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通过对劳动细化和劳动作用对象的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论:不同质的劳动创造出价值量不同的农产品价值、劳动作用对象差异形成高低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动力来源。再以山东、四川、河南三个农业大省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对稀缺资源、级差地租收益管理不到位,加之农业经济属地利益流失到异地,以上原因阻碍了农业大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此,应开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大力度理顺级差地租收益分配、大力度推动农业区域性品牌发展,以行政区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构成内容,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发展休闲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的增收、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安徽是农业大省,地理、资源优势明显,发展休闲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在休闲农业的开发上,应针对本省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不能盲目开发。特别是在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服务,规范管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产业支柱,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县域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县政府的政策措施,本文在充分论证实施农业产业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强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优势产品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强化市县政府的有效调控和服务等,是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动力来自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始于农业,农业改革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安徽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新跨越,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进行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农业科技和管理创新.要建立新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产业化,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处于成长关键期,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指导地区数字农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涵盖发展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建设、技术应用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为例对省域内数字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